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66|回复: 0

[特别关注]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基层有难色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383

主题

464

帖子

695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695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20-5-22 09:3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如镜子,照出了一些地方干部治理能力和专业能力短板,也照出干部队伍专业化的发力方向,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成为各方共识。连日来,记者对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进行了调研。

  “没事靠边站,有事你要上”

  调研中发现,虽然基层专业技术人员承担着大量的专业事务,但他们很容易被忽视、被边缘化。

  “口号喊得震天响,说重视我们的工作,但既不给钱,也不给人。”一个贫困县的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表示,全县基层三农服务岗位有141个编制,只招了105人,还有36个空编。“领导说这些编制要留给以后的关键岗位灵活使用。三农服务难道不是关键岗位吗?”

  单位编制不断压缩,如今只剩下“光杆司令”。

  基层专业性技术干部虽然平时不受重视,但有事情都要冲在前面,担负责任较大。

  某乡一位农技站站长是农技推广好手,也是省级科技特派员,但近年来工作起来愈发感觉“难为无米之炊”。他说,近年来种植水稻效益低,农民种植新品种的意愿强烈,但农技站几乎无法推广试种新品种,“因为原来的试验田已经被取消了,经费也减少了”。“我们像战士上了战场,但不给枪。”这位农技干部说,现在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他只能找农民苦口婆心地劝,要是种失败了还得个人掏腰包。

  为增加百姓收入,他们引导渔民种新品种紫菜,但部分养殖户为了多赚一点钱,不按规定时间下苗扰乱了整个市场,最终导致产量下跌40%左右,一些渔民反过来责怪干部。这名站长苦笑道:“多办事多打屁股。”

  忙于写材料更让一些基层专业干部分身乏力。一位三农服务中心主任说:“农技员每年一半以上时间都在写各种材料,哪有时间到地头工作?”

  “牛看门、狗犁地”,背锅责任大

  “基层技术性岗位待遇低,青年人才不愿意来,来了没几年也要走。”

  调研发现,基层专业干部人数捉襟见肘,还常常被拉走干杂活,专业岗位上常常出现“牛看门、狗犁地”的现象。

  在基层采访时,常常听到类似的吐槽:“农技站就剩2人,还都去做其他工作了”“现在负责水技站的,专业是搞村建的”“原来专业搞水技的,被调到财务部门做出纳了”……

  一些基层专业干部被频频“挪作他用”,导致旧业务丢掉了,新业务不熟悉。一位在水利系统浸淫22年的水利干部突然被调到渔业局工作。这位干部说,虽然都和水有关,但工作内容差别较大。刚上任不久,他就接手了“整改违规养殖导致环境污染”的工作,缺少经验的他只好“以文件贯彻文件”,最后被警告处分。

  有的地方,专业干部因事设立,又因事而废,成了背锅干部。

  专业干部不专业,基层干事成本高

  当前在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部门,受各种因素影响,专业干部短缺,由此而产生外行指挥内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问题,基层干部群众叫苦不迭。

  一位从事节能环保产业的企业负责人说,各路检查督察人员真正懂环保的也不多。去年,第一拨环保督察时发现,该企业有一条生产线缺少环评手续,被要求立即拆除,企业随即停产并提出申诉补办手续未获批;随后来了第二拨环保督察,开出40万元罚单,并派人进厂限期拆除;快拆完时,第三拨环保督察组到了说,“不用拆啊,补办手续就行了”。企业负责人欲哭无泪。

  “最怕非专业出身的领导干部不懂装懂,处处揽权,让真正的专业人员左支右绌。” 一名基层干部说。

  一位组织系统的干部认为,跨专业、跨领域任用干部,在基层并不少见,但应该慎之又慎。在有些地方,专业岗位成为个别领导安插“自己人”的自留地。此外,“半路出家”的干部“掌舵”专业部门,应当在专业技能方面补短板,否则很容易对工作起到反作用。

  受访基层干部和党建专家提出,基层专业干部选配要以“人”配“位”、以“才”配“岗”。根据不同类型岗位职责任务,对专业干部分层选配、精准使用,形成搭配合理、优势互补的专业结构。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社会治理新考验层出不穷,都对解决难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部门,组织上可以考虑尽量由拥有专业背景和经历的干部来担任负责人。如果做不到完全匹配,也要尽量往这方面靠,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试错成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