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帖子
查看: 3528|回复: 6

“郧县人”自何而来系列报道⑨ 郧县之“郧”来自古郧国

[复制链接]
来自
河北
精华
2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50

IP属地:河北省

发表于 河北省 2020-5-23 21: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正统至成化年间,200万人流入郧阳

汉江是夹于长江、黄河之间的最大水系,又处于中国的中心地域,是中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区域。处于汉江中游的郧县(现郧阳区),从军事上南控襄汉,东接宛洛,北通关陇,西连巴蜀,故在古代的冷兵器时代,历来为兵家所必争。争得必以重兵扼守。如楚庄王灭麇、庸、绞,则郧地属楚。楚庄王强制迁麇人出境,以楚人扼守郧县。公元前280年秦伐楚,楚败,割汉北之地及上庸予秦,郧县境地遂属秦,由秦兵扼守……因此,史家论郧地,有“朝秦暮楚”之说。

郧县为兵家必争的要冲之地,战端一起,灾难倍重于其他地域,人口流失严重;一旦战事消弭,被破坏的庄园、被遗弃的土地很快就会被后来的移民所利用、开发。

秦汉之后各朝代,为便于充分利用汉水运输之便和郧关枢纽作用,又于郧县江南、江北修驿道、设驿站(或称塘、铺,如沿用至今的南化塘、梅家铺、魏家铺、黄龙铺、青龙铺,皆由古驿站渐发展为乡镇),以供官差商旅往来使用。因此,各地商人纷纷赴郧设店立肆。

至于宋元明清,郧县已是“舟车贾贩周于四方”,千舸万舻游弋汉江,“商族往还船乘不绝”。郧县城内,各省商人形成行会,建有“江西馆”“山阳馆”“山陕馆”等。这些外省商帮因世代于郧经商,故与当地人融汇,后世子孙也就成为郧县人了。

综合上述,郧县以其独特的地域优势、交通条件、政治环境、军事位置,决定了历朝历代大批外地人迁入。

据《明史》记载,明正统至成化年间流入郧阳地区,特别是郧县的难民,有近20个省份的200多万人。其中以邻近的陕西、河南居多,远的有山西、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这种因求生存逃难至郧定居者,较之前所述军事驻扎、商业运输而入郧者更以百倍、千倍计,换言之,流民是后来郧县人的主体部分。

最早的郧国、郧县在江汉平原

关于郧县的得名,应当是发轫于“郧关”。而“郧关”则源于江汉平原的古郧国。

“郧国”是周天子册封的位于安陆涢水的古方国。公元前701年,郧人欲策动楚周围的方国随、绞、州、蓼联兵截击楚师。其他方国或不响应,或响应却按兵不动,而郧国之师迫不及待地在郧郊蒲骚盲动,结果被楚将斗廉一举击溃,从而亡国。楚灭郧国,保留“郧”名,就其地设为楚国之“郧县”。其地域在今安陆、云梦、天门一带。

郧国被灭后,部分不屈服于楚的郧人,沿汉水上溯,到绞国、蓼国间(今郧阳区城关周围)驻留,保留“郧”的称号,曰“郧关”。郧国毕竟是楚国姻亲之国,因此,郧国故都仍有郧国官族留住,只不过列于楚国大夫之列。

由此,最早的“郧国”“郧县”在江汉平原,为先秦所设。上世纪八十年代新修的《天门县志》援引古志进行了详细介绍。

后来的“郧乡”在汉水中上游——鄂西北,为晋朝所设。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沈约《宋书》考证:“太康四年(283年),复立长利县,五年(284年),改长利为鍚,改鍚为郧乡。”

另一说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六国富豪及贵族十二万户强制迁移到咸阳、秦巴山地和南阳一带。作为楚国官族的郧公,也随着被迁移到秦巴山区的汉水流域——今郧阳区城关,保留“郧”的字号,曰“郧关”。

《史记·货殖列传》称“南阳西通郧关”。这当是“郧关”最早的正史记载。又据清嘉庆《湖广通志》载:“郧关在郧县城东二十里”,在今琵琶滩北岸。此处是溯汉水而上的第一个险滩,水湍流急,是屏蔽郧阳水路的第一关!

郧县之“郧”取自古郧国

郧关地处汉江中上游,又有杨溪、大堰、柳陂三大块千亩成片的良田沃土,加上从当时发达的楚国中心区域迁来的郧公族带来了先进的耕作、纺织、制造技术,郧关地域逐渐繁荣昌盛起来,经济、文化实力逐渐超过了郧地原有的锡穴、长利县。故至晋代,郧属地方即改名为“郧乡县”。

此处说鄂西北郧县之“郧”来自于郧国部族,是因为若只是一家一户或家族迁移,大多是选择与原居地地貌相似的地段居住,仍沿用原居地的带姓氏的地名命名新居地,例如“李家坡”“张家沟”“田家洼”等,以寄托故园之思。史学界称这种现象为“地名随着人迁移”。而只有大的部族或亡国之官族集体迁移,才可能带来部族或邦国之名号。

因此,只能是江汉平原的郧国部族成规模迁移到鄂西北,才可能带来并保留“郧”的名号。至于近年出现的郧县得名系古降陨石一说,无依据。

安陆郧公族迁于鄂西北郧县,已有武汉大学石泉教授及其他学者考证论及。安陆至今保留的古地名仍有“郧乡”“郧亭”“郧城”“郧公庙”等,可以说安陆是现有地名中保留“郧”字最多、最集中的地方。(邢方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

主题

3131

帖子

4061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061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20-5-24 15: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郧国是鄂西古国,与庸国、鄀国、罗国、卢国为临,不知后来怎么被附会到安陆去了,大概因为安陆在涢水下游,郧、涢同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201

帖子

20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09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5-25 13:45: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是古 地图3.jpg 郧国都城聂城遗址,这里的荣家大瓦房。即是郧王王宫遗址。荣家东冲 荣家西冲则是郧王聂城里的主要通道。而红框里的“郧”字更是表明这里就是古郧国和后来的楚郧公邑的原始出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201

帖子

20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09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5-25 18:0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郧国毕竟是楚国姻亲之国........。楼主所言楚郧两个国的姻亲联系最早可追溯到清华简《楚居》 .... 穴酓迟徙于京宗,爰得妣湛,逆流哉水,厥状聂耳,乃妻之,生侸叔、丽季......。鬻熊娶妣湛的故事。这里面的哉水即是沮水,厥状聂耳则说的是高耸入云的聂耳城。古郧国都城名曰“郧王聂”。聂字为三耳聂,故曰聂耳。这里是说妣湛的娘家是住在郧国高耸入云的聂耳城里。鬻熊沿沮水朔水而上来到聂耳城娶妣湛为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201

帖子

20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09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5-26 18: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承野.jpg ......若敖起祸,焉徙居承之野....。庄王居丞之野郢是在庄王灭郧国之后。丞之野郢立于郧国都城旁。红框里的文字为“楚王丞之野郢”。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0

580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东湖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11167

IP属地:湖北省黄冈市

发表于 湖北省黄冈市 2020-5-26 23:43: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随侯蜘蛛 发表于 2020-5-24 15:04
郧国是鄂西古国,与庸国、鄀国、罗国、卢国为临,不知后来怎么被附会到安陆去了,大概因为安陆在涢水下游, ...

春秋时期郧国是在现在的安陆云梦一带,郧阳那时属古绞国和古麇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201

帖子

209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209

IP属地:湖北省荆门市

发表于 湖北省荆门市 2020-5-27 15: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郎织女故事起源地的准确地址,在汉水流域古郧国。故事人物的原形就是源自鬻熊娶妣湛的故事。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是织女育有两个子女后,织女被王母娘娘派人强行带回天庭。妣湛的结局则是在生侸叔、丽季后“殡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