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的故事
从前我养过一只仓鼠,名字叫作小灰灰。它最喜欢吞下大把的鼠粮,却又不吃进肚子,而是一直包在嘴里,两颊因之鼓鼓的,既滑稽又可爱。
我对此有点好奇,专门去查了资料,才知道仓鼠的两颊内各有一个腮囊,用于存放他们野外收集的植物种籽,一点点搬运回洞里仓储起来作为食粮。这是仓鼠在严酷自然中磨练出的生存本领,已经渗入了他们的基因,即使被人圈养饮食无忧,依然不能改变他们的天性。
后来,我认识了一位长辈,他喝酒号称海量,千杯不醉。某日在酒桌上,我亲眼所见,每当他饮下大杯白酒后,双颊如同仓鼠微微鼓起,这时他要么侧身以纸巾擦嘴,要么借故去了趟洗手间。之后依然神采奕奕,丝毫不见醉态。
看到这一切,我微微一笑,并不点破,然后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试图把酒蓄在两颊。然而烈酒甫一入口,热辣气息充溢口腔,呛得我头晕目眩。众目睽睽之下,我无法将酒吐出,于是满口烈酒顺势滑入腹中,一股热气直冲丹田。一瞬间我满心懊悔,又不禁暗暗佩服那位长辈,有些本领果然不是谁都可以学的。
再后来,我读《世说新语》,发现了一个既类似又心酸的故事。西晋末期,天下大乱,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一个名叫郗鉴的官员,带着他的侄子和外甥两个幼儿,九死一生逃难回到家乡。由于郗鉴平时乐善好施,深得人心,因此乡亲们轮流邀请他来家中吃饭。
每次出去吃饭,郗鉴都带上两名幼儿同往,时间一久,贫困的乡亲们也无力承担,只好委婉提醒他。此后郗鉴独自出门吃饭,只是他每次都吃很少,却悄悄把食物藏在两颊,等回家后再吐给两个孩子吃。靠着郗鉴仓鼠一般地搬运食物,两个孩子熬过了兵荒马乱的饥馑岁月,最终存活了下来。
多年以后,当郗鉴因病去世时,那位被他含饭吐哺养大的外甥,已经当了县令。听说舅舅去世,他立刻辞官回到家中,披麻戴孝夜卧草席,为郗鉴守丧整整三年。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些惭愧。自我出生以来,从未忍饥挨饿,浪费的粮食不知多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就能背诵的诗句,此刻方能切身体会它的含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