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黄冈新闻网
1小时前
据《经济日报》报道,今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村庄清洁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各地纷纷采取有效措施,弥补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真正让农村告别“脏乱差”。
对农村环境卫生进行整治,既是改变村容村貌、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更是改善人居环境、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需要。近年来,通过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全国大部分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仍有不少地方的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彻底告别农村“脏乱差”,须在稳、准、狠上下功夫。
稳,就是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农村“脏乱差”状况的形成涉及多方面因素,是长期日积月累慢慢形成的,短时间内彻底整治和根除绝非易事。我们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动于衷,要稳打稳扎,稳步推进。咬定目标不放松,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一任接着一任干,方能见到成效。
准,就是要依症施治,靶向发力。“脏乱差”涉及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生态保护、水体污染、古村落保护等多方面,在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紧盯问题、刨根问底。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依症施治、靶向发力,才能有效、快速解决问题。
狠,就是要抓铁有痕,铁腕整治。针对农村常见的白色垃圾乱倒、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等现象,虽然各地经常在整治,但是效果也不明显,究其原因还是手段不硬,失之于宽、失之以软。整治“脏乱差”,就得下狠功,拿出抓铁有痕的作风和铁腕整治的勇气,一寸不让,一抓到底。
黄冈日报 查看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