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吕云洲 于 2020-5-28 21:00 编辑
永州赋
吕云洲
余初识永州于故纸,《永州八记》是也。诵其文,别样随性,跃然纸上,“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为其写照焉。及至亲永,观其山川地貌、风土人情,虽经沧桑巨变,然风骨千年依旧。感今怀昔,遂成此拙作,传诸文友,俾其窥见一斑,余不敢独享也。
南岭逶迤,若群马饮于溪,然不甘俯首,君临之势未减;云梦①荡漾,如众裙舞于池,却笑脸相迎,包容之态日增。永州之岳,由高及低;潇湘②之水,由浅入深。山环三方③,内生聚宝之盆;境开一面,外通方便之门。潇水东来,逝者如斯夫,细涧归巨流;湘江北去,来者不拒也,洞庭纳奔腾。 奇哉永州,物华天宝,引人入胜。动物三绝兮,化育如神。华南虎,呼啸山林,绝处逢生;中华鲟,力争上游,适者方存;穿山甲,探视地穴,掘洞藏身。植物三宝兮,缘来有分。珙桐树,花开鸽子,择地而栖;苏铁树,坚守寂寞,不与物争;红豆树,留下火焰,相思感人。特产三香④兮,天下闻名。香米始盛唐,芬芳今胜昔;香柚得稀土,品质青胜蓝;香芋称国号,味美传乾坤。 圣哉永州,人杰地灵,辈出贤能。舜帝⑤南巡,越五千载,青史留至今;稻谷遗存⑥,逾一万年,种子仍传承。元结⑦赴任舂陵行,益解良知大于天;宗元⑧邂逅捕蛇者,深知苛政猛于虎。名僧怀素⑨,蕉叶习字,史不绝书,天下尊草圣;深闺女书⑩,布帕为纸,方志不述,专家称图腾。赤壁之战,黄盖⑪愿挨,方能演绎三国,故土藏大谜;刘备入蜀,蒋琬⑫免死,终成蜀汉四相,永州植深根。 福哉永州,安居乐业,异彩纷呈。湖南者,湖之南;永州者,南之门。红色之热土,信念今犹在;绿色之家园,美梦已成真。昔年民生凋敝,富者走,贫者亡,时时现哀鸿;而今百业兴旺,近者悦,远者来,处处闻和声。机缘不弃,湘南之边陲,永州制造惊世人;矢志不移,开放之前沿,加工贸易出国门。铁路为经,千里奔驰万重山;公路如织,万里畅通千里马。人居僻远,全知天下事;房在山中,咸临满园春。 若夫平安永州兮,幸甚至哉。值此撰赋之机,寄语执事诸君,不忘初心,视民主为坦途;希冀有司列位,牢记使命,以公正为心声。永州弗大,但通四面八方,在位者须深思;潇湘非小,可达五湖四海,后来者当谨慎。
注释: ①洞庭湖古称“云梦”。 ②永州雅称“潇湘”。 ③永州位于湘南三面环山、一面开口的地形之中,内有多处大小不一的盆地。 ④香米冠“三香”之首,仅产于富源村48丘内。该米煮熟后清香四溢,经久不散,从唐至今已有千年种植史。香柚原产广西省沙田村,引种永州百年,因其吸收当地丰富的稀土等微量元素,品质更佳。永州香芋个大、肉嫩、味美,产地江永被称之为“中国桃川香芋”。 ⑤《礼记》《楚辞》《史记》均载,舜帝南巡驾崩,葬于江南九嶷。 ⑥道县玉蟾岩出土过距今12000年的稻谷遗存。 ⑦元结为中唐时期道家学者,两任道州刺史,写下《舂陵行》《贼退示官吏》。 ⑧柳宗元谪居永州十年,写下《捕蛇者说》和《永州八记》。 ⑨名僧怀素少时出家永州绿天庵,以蕉叶代纸习书,成为著名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⑩江永县上江圩一带流传世界上由女性专用的文字——女书。这种文字一般写在布帕上,史志不述,外人不知,上世纪30年代才被发现。现能见到的最早女书是太平天国(清咸丰年间)发行的“雕母钱”,该钱背面用女书铸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据专家研究,女书起源很早,似与鸟图腾文化有关。 ⑪黄盖为泉陵县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是赤壁之战的主要功臣之一。《三国演义》中有“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民间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歇后语。 ⑫蒋琬为永州人,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死。后经诸葛亮的悉心培养,成为蜀国大司马,总揽军政大权。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作者简介:吕云洲,号退思斋主,生于1957年;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三峡文化研究会会员、宜昌市楹联协会会员、枝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枝江市政协《枝江文史》期刊主编;著有长篇小说《黄柏之恋》、散文集《耕读横溪》等;编有昌明大师纪念文集《甘露》《为引源头活水来》《枝江文史》等;《玛瑙河赋》载《中华辞赋》杂志2017年第6期,《枝江赋》载《中华辞赋》杂志2017年第12期,《宜昌赋》载《速读》杂志2019年第2期,又于2019年2月16日载《三峡日报》。《金湖赋》于2019年7月3日载《三峡晚报》。《宅封记》载《速读》杂志2020年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