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西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92
IP属地:广西钦州市
|
(1) 秦汉时期,南越王赵佗驻军合浦,大兴土木为其修建行宫(今合浦县东山寺遗址)四处征用民工木匠。身为独子的海塑已年方十八身强力壮,从小天资聪颖,跟父亲长辈学习砖瓦木匠技艺。虽然年少但技艺超群,他不忍心父亲带病之身再受劳役之苦。索性悄悄应征劳役,替父前往工地修建行宫。
一天,工地上拉砖的两头大公牛,不知为何突然受惊。撞倒牵牛民工挣脱缰绳,拉着整车汉砖四处狂奔乱撞。前方10米高的楼台上,几十名工匠正在聚精会神埋头苦干,丝毫没有觉察到这突如袭来的危险。眼看狂奔的牛车就要冲撞上了,后果不堪设想。就在这千均一发的时刻海塑挺身而出,一个箭步冲上前去用双手紧紧拽住了狂奔中,两头蛮牛的缰绳。使尽全力迫使蛮牛紧急调转了方向,在最后的一刻,避开了10米高台。只听“嘣嘣”的两声巨响,两头蛮牛身后的整车汉砖因惯性的原因侧翻腾空后,重重地砸在躲闪不急的海塑身上。把海塑原本健壮有力的双腿压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海塑当场昏厥过去。众人紧急送医后,医生为保住海塑的性命,只好把粉碎成血肉模糊的双腿截肢。从此海塑就在花样年华的美好时光失去了双腿,落下终身残疾!
为给海塑治腿疾,父母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很多钱财。为了还清债务还要照顾海塑生活。年迈的父亲坚持带病工作,结果祸不单行。父亲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疾病倒在工地上,最终撒手人寰。父亲去世后,为了维持一家的生计,年迈的母亲再次上门,找一位家境富裕的亲戚借钱。虽然只是借一个月的生活开销。但那亲戚觉得,海塑父亲过世后家里还欠着他一大笔钱未还,现如今海塑又是双脚残疾;即便借钱给他们以后肯定也是还不上的。最后还是海塑舍命相救的那帮民工木匠们得知情况后,主动捐款凑了三年的生活费用,解了他家的燃眉之急!
父亲的去世和自己的遭遇,对海塑触动非常巨大。他发现自己的一生,连同这个被命运击垮的家,未来都只能靠自己了,必须奋发图强!为父亲守灵的三年里,他暗暗的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为自己争口气闯岀一片天地来。绝不让人看不起残疾人,更不能让家人被别人瞧不起。他一边守灵,一边用双手为自己制作了一张木制轮椅。首先为自己解决行走的问题。但没有双腿,过去从事的砖瓦木匠,总要攀上爬下的施工活是干不了。但双手还在,可以干些只用双手的技艺活。这次为自己设计制做的轮椅,就是最好的证明。也是给自己最有力的支持和鼓励。在迷茫之际,他想到了合浦手工汉陶技艺。于是,就拜师学起汉陶制作技艺来。
早在秦汉之前,古合浦就有了烧制陶器的技艺。由于当时,海上贸易的需求。古合浦先民很早就已经开辟了,民间的海上丝绸之路合浦始发港,如(今合浦县石湾镇大浪古城古港码头遗址)等;与海内外各国通商。使得当地瓷器、丝绸、茶叶、南珠等商品得以通过海运大量销售到海内外。而中原的陶瓷等出口货物商品,要运抵东南亚各国。都因路途遥远,陆路交通运输又因山长水远困难重重。所以只能通过海上船运。为方便运输又能节约成本,许多陶瓷商人很早就开始在古合浦大廉江畔,老哥渡和(今合浦海丝小镇西门江畔)草鞋村张屋湾和窑上街(今合浦县廉州镇二街居委会)一带;以及古合浦沿海周边;连江.连河的出海港口附近城镇;开造陶窑、设手工制陶坊生产陶器。合浦地处南海的北部湾畔,天然港口众多;境内高岭土矿藏资源十分丰富,且洁白细腻、松软易变是烧制陶瓷的上等材料;用作陶器釉面的石英砂,更是遍布整个北海合浦的海岸线,蓄量巨大(今合浦县沙岗镇出产的石英砂最为出名);当地天然松林密布,柴火燃料充足;南流江支流合浦水又称大廉江穿城而过,常年水量充沛,清澈见底;沿途江河湖泊纵横交汇,沿海水运网络超级发达便利,在此地发展制陶产业得天独厚,筑窑烧陶便应运而生发展繁荣。
海塑从小就跟父亲学习砖瓦木匠的技艺,功底深厚。他不但热爱艺术创作,而且非常勤奋刻苦,所以学起制陶技艺总比别人领悟快。一些制陶的工序他只看一两遍,再操作练习一两次就学会了,具有制陶的天赋。此后几年里,海塑更加刻苦钻研。时刻不忘向技艺娴熟的前辈匠师请教学习,还利用一切休息的时间到各大陶窑坊不断取经交流、经过日积月累,他的制陶技术日臻娴熟。创作出独具个性的作品层出不穷,特别是他制作的青白瓷碗和白瓷水盅等,不但得到同行巨匠们一致称赞,还深得客户们的青睐。
相传,海塑在一次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一件被上釉学陡工,重复过量上釉的陶瓷器皿上,神奇的凝结出一颗水滴状,晶莹闪亮、温润光滑的釉砂泪。先人称此釉砂泪为琉璃珠,即是今天人们所说的玻璃珠,漂亮极了!海塑觉得,如果能把琉璃珠,做成项链或者制作成耳环吊坠等首饰,不就可以多增加一种副产品经营了吗?于是他就开始,潜心钻研、废寝忘食的做试验。终于研究出:利用矿物材料与石英砂配制成,能烧制出各种颜色的琉璃釉料。放入高温窑炉中烧制,在烧制过程中;适时、适温、适情按比例加入适量的硝石与草木灰作为助熔剂;待釉料充分熔化后,便可以跟据需要,做出形状各异的珠体和物件来;最后再经过冷却、抛光、打磨、穿配、连接成珠链等首饰;(据说,海塑还发明了用琉璃珠穿链成珠帘,装饰门窗隔段)。海塑用适量的硝石与草木灰作为助熔剂,这种方法,生产出的琉璃珠;即是今天被学者专家们称之为——含钾玻璃珠。(据说今合浦县汉代文化博物馆,收藏的合浦望牛岭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几百颗玻璃珠,就是这种含有氧化钾的玻璃珠)。
经过多年的沉淀,海塑决定独自创业。在合浦古城,今草鞋村汉代遗址成立了海塑汉陶琉璃坊。经过不懈奋斗,终于在竞争激烈的陶艺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海塑发家致富后,不但偿还了所有亲戚朋友的欠款,还尽己所能,帮助合浦当地困难群体。为很多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在今合浦廉州镇窑上街,免费开设海塑汉陶技艺培训作坊和琉璃珠培训作坊。无私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以满腔的热情帮扶残疾人。他常常对大家说:“我自己就是个残疾人,最能理解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以前我困难潦倒,徬徨的时候别人也是这样帮助过我的,现在我有能力了,也要像我的恩人一样,去帮助需要的人。”
声明:未经许可不能转载改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