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6-4 11:04: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放活“马路市场”,多了“烟火”气息
添加时间 : 2020/6/4 8:47:57
作者 : 孙 婷 欧阳娟 来源 : 黄冈日报
路边摊回来了。
6月2日早上6时30分,黄州壕沟路便民服务点就驻满了卖菜的摊贩,到这里买菜的市民络绎不绝。
为助力复工复市,提高人民群众的就业率,促进市区经济发展, 5月31日,市城市管理执法委员会发布公告: 自6月1日起,在西湖一路等3个路段设立夜宵服务点,在东门路等2个路段设立小商品服务点,在赤壁北路等6个路段设立临时瓜蔬服务点,在新桥社区等20个点设立夏季瓜果临时服务点,总计可容纳摊位4000余个。
一个摊点,一份生计
过去推着三轮车沿路叫卖,现在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来专门的摊位卖。在壕沟路便民服务点卖水果的熊大姐高兴地说:“人比过去轻松了,一家人的生计也有着落了。”
路口镇的黄大爷是个老菜农,过去只能在地头卖给菜贩,现在专门有个地方卖自家种的菜了,一天能卖100元左右,算下来一个月能多挣一两千块元。“又没税又没其他费用,养活我们老两口没有问题。”
摊贩余先生告诉记者,像他们这种自产自销的小商贩,过去租摊位成本高不划算,随地摆摊又违反城市管理规定。如今,他在便民服务点内卖菜,因为有了固定的客源,生意比以前好。
不仅让经营者得实惠,也让市民得方便。市民李琴说,壕沟路便民点设立后,她在家门口就能买到菜,少走了许多路。而且街市热闹以后,压抑的氛围消失了,街坊邻里的心情也轻松多了。
一份规矩,一片文明
6月2日下午7时,记者再次来到壕沟路便民服务点,发现街道上的摊主和小推车不见了,道路畅通无阻,干干净净。
此次放活“马路市场”,坚持“放管结合,以疏为主”,选择既不影响市容环境和市民生活又不妨碍交通出行的地段,设置临时便民服务点;坚持“科学设置,统一管理”,临时设置的便民服务点,实行统一划行归市、统一划定经营摊位区域、统一经营时间,实行编号管理。
“不乱扔垃圾,不乱倒污水,不越界经营,不乱搭乱建,不乱贴乱画……”在壕沟路便民服务点,记者看到,各个摊位前都张贴着42个字“文明经营公约”;营业结束后,小商贩都会自觉把垃圾带走。市民李琴说,早上这里热闹非凡,到了晚上就会恢复平静。
为做好对临时便民服务点的服务与管理,市城管执法委配备城管执法队员60人、区工作人员50人,成立12个服务管理专班,在临时便民服务点周边做好场所消杀,进行巡查管控。同时加大便民服务点保洁力度,配置垃圾桶并实行专人专责,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人走场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