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797|回复: 1

[热点评述] 破译随州枣树林曾候宝芈加墓铭文发现楚王之女妳加与曾候害 芈月可能叫妳月 图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14 20: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6-15 10:40 编辑

破译随州枣树林曾候宝芈加墓铭文发现楚王之女妳加与曾候害 芈月可能叫妳月 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考古史上能够把合葬墓夫妇名字同时都考错的机会不多,而这样的事情在曾国枣树林同一墓地考古中已经真实的连续发生了两次,考古专家把曾公猬张冠李戴的考成了曾公求,曾夫人糖指鹿为马变成了曾夫人渔?把M168、169号曾侯害和妳加夫妇考成了曾候宝和芈加?没想到考古专家睁眼说瞎话的功夫不浅?如果芈妳之分得到最终论定,《芈月传》里的秦宣太后有可能不叫芈月而叫妳月------------?
    因为2015年的热播剧《芈月传》,国人记住了《芈月传》里的芈月和芈姓名芈字,为饰演芈月的孙俪赢得了不少荣誉,最没想到的是热播的《芈月传》居然影响了湖北一方勤、黄凤春、郭长江的考古专家,做了近十年的芈字梦?这是2020年6月11日发表“破译随州枣树林M191号铜鬲铭文 震惊发现曾公求夫人不吃鱼吃糖”后的又一重大新发现?
    关于曾国的考古,出土了不少曾侯、曾公大墓之外,近年来伴随曾公曾侯的夫妇合葬墓陆续出土了不少“芈汤、芈加、芈渔”等带芈字铭文的曾公夫人墓。原来看到这些带芈字铭文,没有细看也没多想,破译发现M191号渔糖之误后,仔细一研究这些带芈字的所有铭文的笔画,才发现这些被专家考成“芈”的字根本就不是芈字?
随州曾候宝 楚王媵随仲芈加铭文甲骨文金文对比图.X.jpg

曾候宝 芈加墓 铭文  PPT截图. 1 X.jpg
    经过仔细甄别枣树林M169墓出土铜缶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加芈行匕”,枣树林M191墓“楚王媵渔芈”、枣阳郭家庙墓M111墓“曾侯作季汤芈鼎”带“芈”的铭文笔画发现,近年来曾国考古出土带“芈”的铭文笔画,出写法略有出入外,笔画都是(女+日+两+双)的结构组合(如图)。初步研究,这些女部结构的字与“妳”字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笔画惊人的一致相符,与“芈”的异体字本意是口部的“咩”字相差甚远?
    不知道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及郭长江等考古专家依据什么将明确是“妳”的枣树林M169墓出土铜缶铭文释为“楚王媵随仲芈加”与铜铭文释为“加芈行匕”?将枣树林M191墓铭文释为“楚王媵渔芈”,将枣阳郭家庙墓M111墓出土青铜鼎铭文释为“曾侯作季汤芈鼎”的?也不知道是故意蹭《芈月传》的热度还是为什么?
    芈姓是中国非常古老的姓氏,祝融八姓。祖源地丹阳在湖北荆山一带,芈姓,是周时楚国贵族的祖姓,其已经分衍为诸多其他姓氏。综合研究“楚王媵随仲芈加”和“曾侯作季汤芈鼎”发现,如果铭文中的字作“芈”姓的芈字解答的话,铭文文字笔画与芈字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不符外,无法解释曾国的曾侯作季汤芈媵鼎”使用楚国贵族专用的“芈”姓姓氏?可以肯定的是曾国的曾侯不管什么时候只能媵其曾随之女,曾候不可能有芈姓女子?
    彻查芈、妳两字甲骨文金文篆书的汉字演变、字意,据楚国贵族专属的芈姓传承、及古代男女有别男女姓氏传承的传姓资格、楚王媵器、曾候媵器,终于破解“芈妳之谜”。
曾候宝 芈字 演变.jpg
    “芈”的字源解说,“咩”是“芈”的异体字。芈,甲骨文是指事字:在“羊”的头部上加一竖指事符号,表示羊发出叫声。隶化后楷书芈将误将篆文字形中的羊角状写成“草头”。造字本义:动词,羊发出叫声。为避免对楷书字形中的“草头”的费解,楷书异体字另造会义字:咩,口是鸣叫,加羊,表示羊叫。“芈”是动词,表示羊发出叫声,“咩”是拟声词,拟羊的叫声。附一文言版《説文解字》: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气上升出,与牟同义。附二白话版《说文解字》:芈,羊发出叫声。字形采用“羊”作边旁,上方的一点,像是声音或气流从羊嘴向上升,造字原理与“牟”字所表现的相同。
    妳字字源演变,爾,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第二人称,在现代汉语中“爾”由“儞”代替。嬭,金文女是女性,尔、第二人称,表示对女性的第二人称。简体金文“妳”将“爾”简化为“尔”。造字本义:代词,对女性的第二人称。《汉字简化方案》中的简体楷书“妳”,依据类推简化规则,将正体楷书字形中的“爾”简写成“尔”。“嬭”在古代读音同“爾”ěr,后来读音演变成与“儞 ”nǐ 同音。港澳台及海外部分华人地区的印刷物,目前在第二人称上有男为“你”、女为“妳”的性别区分,而在第三人称上,传统印刷物却男、女都用“他”,不分性别;中国大陆的印刷物在第二人称上男、女都用“你”,不分性别,倒是在第三人称上有男为“他”、女为“她”的性别区分。“妳”的词汇分类①本义,代词:对女性的第二人称。妳们、妳媪。妳,与囗(女爾)同。——《字彙 • 女部》妳媪每抱诣温,辄易人而后至。——《晋书 • 桓玄传》。恨浮名牵系,无分得与妳恣情睡睡。——宋• 柳永《殢人娇》。②代词:古代部分地区对姐姐、母亲的称呼。该义项只见于古文,妳,母也。——《广雅• 释亲》妳,楚人呼母。——《广韵 • 齐韵》。妳,姊谓之妳。——《集韵 • 纸韵》
    据可以查得到的已知“芈”字演变和“妳”字演变,没有任何关于芈通妳和妳通芈、异体通假依据。另外楚国“芈”姓的芈字,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存在使用,“芈”姓的芈字是楚国贵族专用族徽符号不可随意更改,也不可能用妳字替代?根据古今文字演变规律,研究一个专指动物,一个专门指女人的芈妳两字认为,分属两个不同类别的文字,无论芈字和口字旁的咩字怎么样演变,都不可能演变成为与女字旁的妳字相仿的繁杂笔画和相关字意,二者之间不存在演变交际之根。综合研究认为,与“芈”字笔画差别悬殊的铭文文字,当是与妳字甲骨文金文篆书笔画相符的“妳”字。
    曾国考古出土带“芈”字的铭文,作“妳”解读,“仲妳”就是二女儿,“季汤妳”就是三女儿的意思,并且这个“妳”字是不分国属,不管哪个国王嫁女作媵器都可以称可用的。这样解读的话,曾国考古关于芈字的所有疑团都哪个被妳字轻松化解,这样不管是楚王的“仲妳”、还是曾候的“季汤妳”不仅合情合理顺理成章,还与古代贵族女子长幼排列顺序称呼吻合相符了。
    关于电视剧《芈月传》里的芈月,因未见楚王当年嫁女时的“媵器”铭文,不知“芈月”之“芈”到底所铸为“芈”还“妳”,如果所铸为“妳”,那么轰动一时的《芈月传》的芈月,有可能是叫月儿的楚王之女。
    考论完“芈妳”之误,再说下碑专家考为曾候宝的随州枣树林M168号曾候墓。仔细甄别研究M168号曾候宝编钟铭文发现,这个看起来有点像宝的宝字铭文,也与历代曾国墓出土带宝的铭文区别很大,明显不同?经过一笔一画的反复研究最终破译出这个被考古专家释为宝贝的宝字,是个令人诧异的“害”字?
随州枣树林M168曾候宝编钟铭文与宝害甲骨文金文篆书对比图.X.jpg
曾候宝 铭文  PPT截图.jpg X.jpg
    “宝”字在古代青铜器铭文中是使用很多的常见字,初看随州枣树林M168号曾候墓中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及郭长江等考古专家释为“宝”的字,也认为可能是个简笔的宝字了?经过反复放大一笔一画的仔细对比查源,最终发现这个(宀+午+一半横+口)的字缺胳膊又少腿儿,如伞字的右边缺右上向下的部分,左边中间缺半横,看着急不像窖藏的窖,也不是宝贝的宝字?
曾候犺 铭文拓片 图.jpg
叶家山墓地M111保存完好的曾侯犺编钟
曾候宝 《说文解字》宝字 演变.jpg
宝,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宀(房),从贝(货币),从王(玉),会意字,房中有珍宝之意。在商代,有省去“贝”作“
曾候宝 妳字 演变.jpg
曾候宝 编钟 视频铭文  竖版合图 X.jpg
曾候宝 《说文解字》害 字 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3

549

主题

4696

帖子

5005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005

IP属地:湖北省襄阳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襄阳市 2020-6-15 10:41:20 | 显示全部楼层

破译随州枣树林曾候宝芈加墓铭文发现楚王之女妳加与曾候害 芈月可能叫妳月(2)图

本帖最后由 卧马居 于 2020-6-16 10:15 编辑

破译随州枣树林曾候宝芈加墓铭文发现楚王之女妳加与曾候害 芈月可能叫妳月(2)图
文/卧马先生(李敦彦)
    ---考古史上能够把合葬墓夫妇名字同时都考错的机会不多,而这样的事情在曾国枣树林同一墓地考古中已经真实的连续发生了两次,考古专家把曾公猬张冠李戴的考成了曾公求,曾夫人糖指鹿为马变成了曾夫人渔?把M168、169号曾侯害和妳加夫妇考成了曾候宝和芈加?没想到考古专家睁眼说瞎话的功夫不浅?如果芈妳之分得到最终论定,《芈月传》里的秦宣太后有可能不叫芈月而叫妳月------------?
     考论完“芈妳”之误,接上继续再说被专家考为曾候宝的随州枣树林M168号曾候墓。仔细甄别研究M168号曾候宝编钟铭文发现,这个看起来有点像宝的宝字铭文,也与历代曾国墓出土带宝的铭文区别很大,明显不同?经过一笔一画的反复研究最终破译出这个被考古专家释为宝贝的宝字,是个令人诧异的“害”字?
随州枣树林M168号出土铭文与宝害甲骨文金文篆书演变对比图
随州枣树林曾候宝墓铭文资料图
   “宝”字在古代青铜器铭文中是使用很多的常见字,初看随州枣树林M168号曾候墓中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及郭长江等考古专家释为宝的字,也认为可能是个简笔的宝字了?经过反复放大一笔一画的仔细对比查源,最终发现这个(宀+午+一半横+口)的字缺胳膊又少腿儿,如伞字的右边缺右上向下的部分,左边中间缺半横,看着即不像窖藏的窖,也不是繁体简体宝贝的宝字?
叶家山墓地M111保存完好的曾侯犺编钟
    宝字在古代青铜器铭文中是使用很多的常见字,初看随州枣树林M168号曾候墓中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方勤及郭长江等考古专家释为“宝”的字,也认为可能是个简笔的宝字了?经过反复放大一笔一画的仔细对比查源,最终发现这个(宀+午+一半横+口)的字缺胳膊又少腿儿,如伞字的右边缺右上向下的部分,左边中间缺半横,看着急不像窖藏的窖,也不是宝贝的宝字?  
    宝,会意兼形声字。甲骨文从宀(房),从贝(货币),从王(玉),会意字,房中有珍宝之意。在商代,有省去“贝”形的,《说文》古文沿用了这种写法。在周代金文中,加上了缶(器皿,亦为古人所重),缶也兼表声,成了会意兼形声字。篆文承接金文并整齐划。发展到汉代,隶书中有把“宝”改为从宀、从珍或珎“珍”的异体字、从贝的,作“寳”形。隶变后楷书写作“宝”,异体作“寳”。如今皆简化作“宝”,从宀从玉会意,表示室中有玉。最后查出“害”字是伤的意思后,才发现这个缺胳膊又少腿儿的随州枣树林M168号铭文的字是个“害”字。
    《说文解字注》害,伤也。段注:人部曰:伤,创也。刀部曰:创,伤也。诗书多假害为曷,故《周南》毛传曰:害、何也。俗本改为曷,何也,非是。今人分别害去,曷入。古无去入之分也。  特别是随州枣树林M168号曾候墓中那个“伞字中间缺半支撑”的传神笔画,堪称点睛之笔,简简单单的缺笔笔画划准确的阐释表达出如“伞缺撑”的伤残之意,悟出其妙意后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关于破译出的“曾候害”没有“曾候宝”好听不像曾候名字问题?其实不然,纵观曾国已经出土的曾候犺、曾候猬等,犺是狗和刺猬,按说都不适合曾候的称谓,问题是曾候就这样命名了,思考这个“害”字反而更适合曾侯命名取向。欢迎关注随州枣树林曾国曾候墓最新研究批评指导。                   2020年6月11日 于湖北老河口 卧马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