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6-15 14:0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梅网络媒体乡村行】和我们一起走进大河镇
青春黄梅 06-14 08:54 阅读 291
6月11日,由黄梅县委宣传部、县委统战部牵头组织的黄梅网络媒体乡村行暨精神扶贫活动在大河镇广文冲村正式启动,网络新媒体通过实地采访,近距离感受该镇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火热场景。
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有黄梅广播电视台、黄梅微讯、黄梅党办、黄梅政府网、梅城清风、黄梅先锋、法治黄梅、平安黄梅、黄梅检察、黄梅法院、黄梅文化旅游、青春黄梅、黄梅妇联、黄梅市场监管、黄梅新力量、黄梅招商、百通传媒、黄梅文学、曹锦军围炉、文化黄梅、黄梅同城、黄梅文哲史等20余家网络媒体和乡野八妹、阿零护士、琴宝等一批县内网红。
活动主办方在大河镇广文冲村翠微山庄举行了简短的启动仪式,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总工会主席张国平要求,广大网络媒体要发挥各自优势,深入挖掘优秀典型,采写一批上接天气、下接地气的网络新闻作品。同时,要相互学习、增进交流、彼此包容、共同提高,凝聚黄梅网络宣传最大公约数,为黄梅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在启动仪式上,广文冲村脱贫示范户帅四民儿媳妇王霞、殷五伢讲述了各自自力更生、不等不靠、脱贫奔小康的故事。
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严晓晴、县百通传媒公司负责人黄生兵代表所有网络媒体作发言,他们表示,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宣传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运用好手中的媒体资源,积极发挥网络媒体优势,讲述黄梅好故事,传播黄梅好声音。
启动仪式之后,全体网络媒体人士还来到红十五军诞生地吴祥村,瞻仰红十五军烈士陵园,参观红十五军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河镇党委、政府按照"环境美、经济强、乡风好"的建设目标,从大产业、大生态、大农村的角度,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这两条主线,高点定位,整合资源,积极探索生态宜居绿色发展之路,不断破译乡村振兴发展"密码",重点打造了广文冲、永安村、吴祥村、天门村等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叫得响的美丽乡村,它们正成为黄梅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样板和文化旅游闪亮名片。大河镇党委书记田华为介绍说,尤其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大河镇积极培育优秀领头雁,攻坚市场主体,发动在外能人回乡创业,实行产业带动,举全县之力抓招商引资的同时,重点发展水稻、茶叶、中药材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截至目前,该镇共开辟产业基地25个,现有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970户8344人的贫困人口脱贫,下剩未脱贫人口176户281人,预计今年全部脱贫。
在广文冲村的项目基地,处处可见正在劳作的贫困户,广文冲村村支部书记帅仲威介绍说,广文冲村依托现有市场主体,整合荒地荒山种植油茶500亩、黄花100亩、黄桃基地180亩,并利用600亩的农副产品加工车间,有效安置贫困户就近务工,实现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同时,他们还鼓励贫困户利用产业扶贫资金、土地资源、劳务资源等方式入股合作社,为贫困户带来更多的收入。
来到红十五军诞生地吴祥村,村支部书记吴政洪介绍说,在这片红色圣地上,脱贫攻坚也在如火如荼进行。该村做大红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两大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扩宽就业门路,增加百姓收入,目前该村已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该村三组贫困户吴国良通过种植果树,二组贫困户吴太朋通过发展立体养殖等众多贫困户,通过自己勤劳双手,纷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小康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喜悦。
走进永安村,映入眼帘的是清新别致的村文化广场,宽阔干净的村道,修葺一新的民居。据永安村村支部书记翟红祥介绍,该村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投资数百万修公路优环境进行污水管网改造,推进美丽乡村健设,以袁夫稻田和圣地茶叶为基础,发展生态农业和扶贫产业基地,把永安打造成为大河北部新时代美丽家园。在黄梅"网红"打卡地袁夫稻田,只见稻田里麦浪滚滚,池塘中蛙鼓声声,民宿木屋清新雅致,一派田园风光,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赏乐。据悉,袁夫稻田现建有火车餐厅、向日葵基地、稻田花海、养生菜地、咖啡厅、民宿等项目,吸收就业人员1000余名,其中贫困户66户。袁夫稻田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围绕发展文创农业的思路,致力于把袁夫稻田打造成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产品展销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在天门村,村党支部书记於江汉介绍,他们以构建生态天门、人文天门为目标,以稳妥推进精准扶贫为抓手,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共投入资金934。87万元,实施了10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同时,天门村为解决集体经济收入不高,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于2019年7月将废旧的原天门粮库改造为厂房,引进浩雅服饰和昊天商贸两个市场主体拎包进驻并于当年8月1日就实现投产,两个扶贫车间共安置就业岗位58个,其中贫困户就业岗位20多个。在扶贫车间现场,只见30余名妇女在缝纫机前飞纱走线,在此务工的刘大屋村妇女吴美辰说道,在此务工一个月最少都有3000余元,不耽误挣钱还能照顾在家的两个女儿。"扶贫车间建村头,挣钱看家两不愁",扶贫车间外墙上的标语引起大家纷纷赞叹。
通过一整天的实地采访,参加采访的网络媒体人士充分感受到,大河镇是一片红色圣地,文化沃地,更是一片发展旺地,将利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认真总结大河及全县脱贫攻坚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大力宣传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优秀干群和感人事迹,为黄梅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摇旗呐喊、擂鼓助威。
活动剪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