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热线】主汛期已至,记者实地探访我县防汛备汛情况
黄梅广播电视台 昨天
第174期看点
当前正值梅雨季节,6月1日我县也已全面进入主汛期,全县已进入临战状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准备的各项工作是头等大事,织牢防汛安全网,确保汛期安全,关系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本期《生活热线》,我们将实地去了解一下今年入汛以来,我县防汛工作的具体情况。
△△△生活热线第174期:主汛期已至,记者实地探访我县防汛备汛情况
(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点击上方图片观看视频↑↑↑
我县是全省有名的“水袋子”,“头顶三盆水(古角、垅坪、永安三大水库),腰系两只壶(太白湖、龙感湖两大湖泊),身披四条带(古角、垅坪、小溪、考田四条大河),脚踩一条江(长江)”,防汛任务重、压力大,因此汛前准备工作对我县防汛工作至关重要。
记者在县水利部门获悉,今年元至6月19日,县城降雨813.6毫米,比历年同期675.5毫米多20%,比去年同期748毫米多65.6毫米。
在连绵的小雨中,记者跟随县水利局的工作人员,来到了黄广大堤,该大堤临水面以混凝土为主,背水面则铺满草坯,围绕着黄广大堤的是一片防护林。记者沿着黄广大堤向西走,在刘佐乡的八一港与长江相邻的位置,记者可以清晰的看到江水和内河水的交界线。
【采访 黄梅县河道堤防管理局 局长董志勇】
董志勇: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八一大闸,八一大闸主要有4孔,它的流量是57.3立方米每秒,这个是排、灌两用闸,目前,在汛期到来之前,我们对八一闸进行了运行的维修保养,现在已经进行了试运行,运行都很正常,我们八一闸在防汛期间,假如八一港水位高于长江水位,那么可以启动八一闸进行外排,长江水位如果高于八一闸水位,那么这个必须要进行关闭,防止长江水倒灌。
防汛备汛物资可以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在黄广大堤上,记者看到了为应对汛期准备的料库,有石料、黄沙等防汛备料。
【采访 黄梅县河道堤防管理局 局长董志勇】
董志勇: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黄广大堤19公里处的备料点,目前我们黄广大堤总共有16处这样的备料点,总共方量是5.4万立方米。
随后,记者一行人来到了小池镇清江口电排站,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电排站的机组用于汛期排水,将东港的水排入长江,而东港主要汇集了我县新开、分路、小池、孔垄等几个乡镇的水源。
【采访黄梅县电排电灌站 管理处副主任 汪国勤】
汪国勤:现在检修已经基本完成,等待港道有水的时候进行试机、试运行,试运行以后就保持进入战备状态。
6月以来受降雨影响,长江流域的水位情况怎么样呢?记者跟随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来到了小池口长江水位观测点。
【采访 黄梅县河道堤防管理局 局长董志勇】
董志勇:我们小池口的这个自动观测点,今天(6月19日)的这个水位是16.19米,同期的2019年水位是17.85米,同期今年比去年低1.66米。
黄梅北部山区有古角、永安、垅坪三大水库,地势十分险要,防汛任务艰巨。作为我县大型水库之一的垅坪水库,风景秀美、水质清澈,它不仅担负着县城区及周边乡镇近几十万人安全饮水的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农田水利灌溉,汛期调度等任务。
【采访 黄梅县垅坪水库管理处主任 陈敏】
陈敏:今天(6月19日)我们水库的水位是63.91米,库容3908万立方米,比去年同期水位低1.87米,库容少861万立方米,我们将密切关注中长期天气形式,科学调度,确保垅坪水库安全度汛及农业灌溉用水及城镇供水需求。
我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34条,湖泊25处,水库37座,长江水道过境58.9公里,是湖北防汛“打句号”的地方。北部三区34座小水库,是安全度汛的重要部分。
【采访 黄梅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 徐旭文】
徐旭文:今年主汛期前,我们组织技术专班,对全县152处各类预警预测站点进行全面体检,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个登记造册,逐一维护到位,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目前,全县黄广大堤、西隔堤、三大水库等主要工程,共计储备砂石料5.37万立方米,化纤袋3万条,粘土2400立方米,这些物料的储备,为工程应急抢险,提供了强力物料保障。自5月1号以来,水利系统实行24小时值班制,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开展工程巡查,精准做好水位预测,严格按照战时机制待命,确保关键时刻人员队伍迅速到岗,履职到位。
无论您在生活当中有大事、小事还是烦心事,
都可以拨打我们的生活热线:3328111
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
进入节目论坛,与我们互动、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