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813|回复: 0

《从梁元帝焚书说起》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2

主题

3

帖子

11

积分

列兵

Rank: 1

积分
11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7-7 04:3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儿童kitty 于 2020-7-7 04:39 编辑

《从梁元帝焚书说起》

南梁承圣三年,公元554年,在荆州江陵,发生了一起焚书事件。这是中国历史上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又一次空前的文化浩劫。

这次事件的主角,是南梁帝国的皇帝,被后世称作梁元帝的萧绎。他在国破身死前的一夜,将自秦汉以来历代收藏的皇室藏书共计十四万卷,全部付之一炬。多少珍贵典籍、善本图书,因此一炬,从而永远失传。

令人奇异的是,梁元帝在焚书之时,还慨然长叹:“读书万卷,犹有今日,故焚之。”这位博览群书、才学冠绝一时的皇帝,把他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卸到书卷之上,带着十四万卷珍贵图书,和他的帝国一起殉葬。

然而,真的是读书太多的错吗?

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王夫之,在著作《读通鉴论》中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认为,读书没有错,错的是读书的方法。他从史书中梁元帝的言行看出,书籍始终是这位皇帝炫耀才学的工具、消遣无聊的玩物。他从未把书籍作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也从没有努力从书籍中汲取有用的知识。当敌军将京城重重围困、国家危在旦夕之时,梁元帝还在金殿之上给大臣们讲解《老子》,以夸耀自己的学识。如此作为,若是普通人也就罢了,偏偏他是一个帝国的皇帝,于是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是的,我们读书,不仅是为了消遣时间、陶冶情操,更是为了增长学识、学习能力,乃至改变自身的命运。那么,正确的读书方法必不可少。正如王夫之所言,“辨其大义,以立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读书要领会书的精神实质,体会书中的微言大义,并将获取的知识经验付诸实践中,从而达到精通事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在读书中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锻炼自己,而不仅仅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了。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要读好书,首先要先立下求知的志向。只有定下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有持之以恒的动力。其次,要在读书中不断提升学习的技巧,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像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日夜研习《阴符》,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读书方法有很多种,不必拘泥于成法,而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最后,读书要将书中所学运用于实践,并从实践中汲取经验,用以指导读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离开了实践的读书,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有百害而无一益。

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没有了书籍,文化无法传承,智慧无法汲取,科学无法进步,知识也无法更新。梁元帝的失败,归咎于他错误的读书方法,而并不是那无辜被焚的万卷图书。以史为鉴,我们更应珍惜手中的书籍,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人生,在学习中促进自己的事业,让读书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