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北京
- 精华
- 0
少尉
独孤求败
 
- 积分
- 1229
IP属地:北京市
|
本帖最后由 gavien_1 于 2020-7-11 16:59 编辑
昨天有自媒体曝光了早期《新建铁路沿江高铁荆门至宜昌段可行性沿江(鉴修稿)》中宜昌北和荆门西的方案,其中荆门西安方向别布置,规模为5台13线。从图中可以知道,荆门西为沿江、呼南、荆荆 ,2条干线,1条城际的5个方向枢纽,从到发规模来看与宜昌北沿江,呼南,宜兴基本一致。这里不谈其他,就荆门西示意图来说,其规模和设置存在明显的问题。
首先,按照国家2条干线交汇,一般地级市均按照6台14来设置,荆门西作为2条干线加1条城际的配置居然缩减到5台,后期调度复杂性可以预见,一般来说,站场规模决定了干线的通过能力,这样的设计将形成明显的肠梗阻,影响干线速度和效率。其次,按照方向别布置,除了省钱,看不出任何优点,通常方向别用来设置干线与城际交汇,很少放在干线设计上,如此设计真的科学合理么?有没有考虑到未来干线的行车密度。最后,不得不吐槽一下,设计短视,翻看国内新建高铁站,就连县级市3向高铁都是5台13规模,作为5向,2干线,1城际,即使不说未来随荆,云荆,荆沙潜等可能性,按照一般规律来设计也不会如此低配。
任何高铁建设,至少应该考虑到未来50年乃至100年的城市发展需要。一旦建好,随着周边的开发,以后再想扩建,其成本和难度将成倍增加。高铁不仅是满足现在需要,也要满足城市未来定位和发展需要。同时,高铁也是一个城市的脸面,规划既不能安于现状,也不能自我设限,要平衡好资金成本和发展成本这本帐。要树立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意识。希望最终呈现的荆门西站是科学合理、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设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