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373|回复: 0

[热点评述] 无惧风雨稳步行——十堰经济疫后重振持续向好走笔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0650

IP属地:湖北省宜昌市

发表于 湖北省宜昌市 2020-7-13 21:3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七月的秦巴大地,处处热潮涌动,车辆穿梭,塔吊挥舞,一批批重大项目建设正酣;人影忙碌,机器轰鸣,一个个产业基地发展如火如荼……

火热的生产建设场景,绘就了十堰经济发展的美丽弧线——截至6月底,全市开工企业2333家、复工率98.9%;678家限上服务业企业复工率100%;企业复工达产税务指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电力指数均居全省市州第2。

这是一份成色不俗的成绩,显示了后劲十足的发展动能;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释放出稳中向好的积极信号。

善作善成,稳住经济基本盘

元至六月,东风商用车累计销售中重卡106619辆,同比增长9.56%。其中6月单月销售中重卡23694辆,同比增长49.24%;销售重卡22764辆,同比增长54.54%。5月16日,东风商用车车辆工厂单日生产818辆,创下东风公司成立51年来的最高纪录。

自2月25日防疫车辆生产启动以来,东风公司十堰基地各单位众志成城,提前湖北省其他市州15天复工。之后,我市与之配套的近700家企业相继复工,快速“重启”。到4月初,全市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生产能力已基本恢复到疫前水平。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全市上下把握大局大势,坚定信心决心,加大“六稳”力度,夯实“六保”措施,以坚定决心和满腔热情,精准发力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加速恢复。

——建立首贷工业企业培植库,实施汽车产业“强链、补链”提升工程,促进整零协同创新发展,引导十堰汽车零部件企业对标优秀同类企业实施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

——政银合作搭建金融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企业氧舱”为首批80家企业出台8项“增氧”服务,提供增贷30亿元。疫情发生至今,全市引导投放优惠贷款15.5亿元,延期企业贷款本金偿还37.5亿元,延期企业贷款利息偿付3.6亿元。向全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内59家企业发放贷款8.3亿元,辖内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已达602.07亿元。

——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的实施意见》《关于人社系统稳企稳岗稳就业的实施意见》等,核减核免企业社会保险费58979.8万元。市税务局落实新旧15大类230余项减税降费政策,为各类企业减免税收8.1亿元,办理退税5432万元。

在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前提下,我市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经济展现出巨大韧性,多项数据显示经济复苏步伐加快。5月中旬,湖北省最新复工“成绩单”出炉,我市企业复工达产指数达96.20,位居全省第二;复工电力指数达97,位居全省第一。

危与机相生并存,稳与进相融并进。

数据印证我市经济“稳”的定力,也揭示“进”的潜力。随着市委市政府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加上一系列惠企政策落实到位,下半年全市经济将走得更有速度、更有质量、更加稳健。

只争朝夕,稳住重大项目“压舱石”

室外热浪滚滚,但身处恒温室内的香菇安之若素,从容绽放。总投资17亿元的郧阳食用菌循环经济产业项目,打造集自动化生产菌棒、工厂化养菌出菇、原料林木资源培植、菌种研发生产、产品深加工、香菇产业研究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彻底颠覆传统食用菌种植模式,为特色农业发展蹚出了一条新路。

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发展、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应对疫情防控大战、答好发展答卷的硬招实招。市委市政府按照“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的工作思路,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以项目建设之进,撑起经济发展之稳,冲抵疫情影响;以投资强度保发展速度,顶托经济下行,稳住发展大局。

4月21日,全市第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225个重大项目开工,总投资498.7亿元,涉及汽车、生物医药、新材料、文旅休闲等多个产业,以及城市排水防涝、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城镇污水管网改造等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民生项目。

5月12日,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十堰分会场活动在丹江口市举行,再次擂响了以重大项目建设加快疫后经济重振的新鼓点。

5月14日,市委、市政府举办2020年云招商产业推介暨项目签约活动,1000多名企业家在十堰主会场和北京、上海、天津等8个分会场同步参加活动,网上签约100个项目,总投资达534亿元。

6月28日至29日,全市举行重点项目拉练活动,通过看项目块头、看产出效益、看发展前景,在现场观摩、比学赶超中,重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项目建设如潮涌,铆足干劲促提速。

在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我市紧紧抓住疫情下催生出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平台,积极争取、引进、培育新项目、新业态,不断为产业转型升级赋予新动能。抢抓“新基建”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更好地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实施5G基建、工业互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项目,推进智能产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抢先机,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

刀刃向内 优化营商环境

“这代办帮办服务太暖心了。”6月30日,十堰空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玉成在办理完成相关证照后高兴地说。

该项目位于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港澳台工业园,6月23日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6月24日投资代办中心即送来《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证照,实现了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我市通过开展刀刃向内的“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快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掌上可办”。出台《关于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的工作措施》《“十必须”“十不准”》,提升服务标准,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一律“网上办”,符合受理条件要求的“一次办”,有严格程序要求的“限时办”。

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创新招投标方式,在全省首次实行“一对多”跨多省远程异地评标。目前,已开展远程异地评标70余次,实现“省市”“省县”“市县”“县县”等4个层级纵横交叉型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

市行政审批局建成“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大厅,涵盖6家单位、50余项政务办理事项,从资料录入到后台审批,再到证照打印,实现全流程一站式“不见面”审批。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推出“招商地图·云上选地”系统,通过全景影像、现场图片等,全方位展示城市全貌、区位优势、产业布局以及城区可供可用的127块商住用地和52块工业用地情况,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

近日,市纪委面向社会通报查处的4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案例,起到了极大的警示教育作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市公安局出台《十堰市公安机关“便民惠企”十件实事》,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服务;市司法局制订《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十堰尊商、重商、亲商、爱商氛围浓厚,投资发展环境优越,是卓尔控股拓展事业发展空间的理想区域。”卓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阎志说。据了解,今年以来,该公司已累计在我市签约110亿元项目。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全市上下把疫情当成大考,用抗击疫情的团结一心和昂扬斗志,咬定全年目标不动摇,扎实推进“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