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湖水情有没有荆门人说的那么危言耸听呢?各位看观,当今的湖北整体是以缺水为主,梅水季里的水患不足为虑,梅水期一过,抗旱就会成为主旋律,谁说的?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来和洪水做斗争,早就总结天气和洪水的规律:久旱必涝,久涝必旱。长江沙市段水位至今没有到达设限水位,长湖水患有引汉济汉渠的撇洪,2016年长湖大水时就应用过,今天更没有什么事。请看今天的湖北日报权威报道: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14日14:09 来源: 湖北日报 http://news.cnhubei.com/content/2020-07/14/content_13205058.html?spm=zm1033-001.0.0.1.tWE8D2
湖北日报讯(记者黄中朝、通讯员朱树娥、曾文顺)
7月14日8时13分,引江济汉工程拾桥河上游8孔泄洪闸全部打开,将长湖流域的洪水引入引江济汉渠道,长湖水由高石碑闸出口流入汉江,引江济汉工程正式开始为长湖撇洪。经过逐步调整,8时48分,拾桥河上游泄洪闸开度5.5米,撇洪流量达到109立方米每秒。
凌晨四点半高石碑枢纽开闸。 拾桥河是四湖上区主要的入长湖河流,占长湖流域面积50%。按引江济汉工程规划设计,按照“能撇则撇”的原则,在拾桥河上游水位超过30.70米时,考虑在适当条件下,通过引江济汉渠道将拾桥河的洪水撇向汉江,缓解长湖防汛压力。 凌晨五点高石碑枢纽撇洪。 受入梅后七轮强降水影响,被称为“荆州头顶上的一盆水”的长湖水位持续上涨。7月12日中午12时,长湖水位达到33.57米,超保证水位0.57米,比2016年历史最高水位33.46米高出0.11米。尽管在2016大洪水后,我省对长湖堤防进行加固,但是经长期高水位浸泡,长湖安全仍然存在风险。 拾桥河上游泄洪闸撇洪。 自6月底,引江济汉渠道受长江、汉江上压下顶,高石碑出水闸下汉江水位高于拾桥河交叉处水位0.5米,不具备实施撇洪条件。为了保长湖、保民生,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按照省水利厅统一部署,联合调度以创造有利时机,通过科学调度为长湖减压:14日4时45分,引江济汉高石碑出水闸8孔全开,开度2米,后逐步调整至开度6.6米。 凌晨五点高石碑枢纽撇洪。 为了此次撇洪顺利实施,同时确保工程安全,省引江济汉工程管理局进行动员部署,组织全体引江济汉人员加强值班值守、渠道巡查、水情监测。根据2016年撇洪实施时的历史数据对工程影响情况,加强重点部位巡视。管理局干部职工全力以赴,经过一夜无眠和连续多日的奋战,为长湖撇洪创造了条件。2016年7月中下旬,引江济汉工程两次为长湖撇洪1.1亿立方米,相当于降低长湖最高洪水位0.4米。此次长湖汛情告急,引江济汉工程再次撇洪,为确保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