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湖保卫战,湖北第三大湖泊超历史最高水位,荆州荆门2万人巡堤查险严防死守2020
07/14
08:00
楚天都市报
企鹅号
分享
[url=]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url]
评论
0
长湖荆州市纪南文旅区纪南镇徐家湖段面,施工车辆排队运送加固大堤的石料 沙洋港口村转移安置受灾群众 □楚天都市报记者 高伟 刘丁维 通讯员 边飞 何长青 黄志刚 张强 受近期强降雨的影响,湖北省第三大湖泊长湖水位持续上涨,截至13日20时,长湖的水位达到33.56米,高出了保证水位0.56米,比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水位高出了10厘米。 为确保长湖防汛安全,荆州、荆门两地2万人巡堤查险,严防死守。13日下午,在荆州纪南文旅区纪南镇徐家湖渔场胜利垸预分洪口,记者看到附近湖水已淹没至房屋窗户处,当地正在加固预分洪口的两端。 记者获悉,长湖荆州境内的马子湖、胜利垸和长湖荆门境内的乔子湖、幸福垸已做好分洪准备。当地政府已妥善转移安置群众,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 24小时巡堤确保万无一失 长湖位于荆州、荆门、潜江交界处,是湖北省第三大湖泊,最大库容约7亿立方米。 荆州市境内长湖湖堤长35.68公里,其中,在沙市区辖区内的长湖堤岸长32.58公里,是长湖防汛的重要卡点。由于长湖地处荆州城区北部和四湖流域上游,荆州城区海拔高度在30米至36米,所以长湖被称为“荆州城区头顶上的一盆水”。 记者从荆州市防汛指挥部获悉,在完成两个分洪点人员、物资安置转移的同时,已组织近7000人上堤,24小时巡堤查险,确保长湖防汛万无一失。 长湖在荆门沙洋县境内的湖面约占70%,这里的圩堤已经出现30多处管涌,1处脱坡和20多处散浸。防汛大军与时间赛跑,用沙袋加固堤坝,同时在堤坝上加铺油布和土袋,防止风浪湖水侵蚀坝体和沙袋。 “我们每天有近13000名干部和群众,奋战在防汛一线。”沙洋县委书记刘克雄告诉记者。 60岁巡堤员想起“九八抗洪” 12日,在荆州市沙市观音垱镇朱场村,长湖边的小树被淹得只剩树梢。 朱场村村委会副主任甘军在身前拉了一道警戒线,“这里是6日早上7时发现的一个散浸点。”甘军介绍,在水利专家的指挥下,巡堤值守人员及时开挖了人形沟。 “小隐患也能出现大问题,如果不及时帮助渗水导出,保持江堤干燥,很有可能造成垮塌。”甘军说。 长湖湖堤安全,事关江汉平原安危。目前朱场村负责长湖3600米的湖堤值守,分4个哨所,总计58人,此外还有100多人的抢险突击队随时待命。 60岁的巡堤员余秀梅望着长湖洪水拍岸,想起“九八抗洪”的情景,“那时候都是土堤,汛期长期泡在水里,堤坝都泡软了,沿线男女人人上阵,挑土筑堤。”余秀梅用方言笑着说,那是真的把人搞累死了。 “今年我们还没挑过土咧。”她指着硬化的湖堤说,挖掘机可以直接开进来现场作业。对此,甘军也很有感触,即便现在长湖已突破历史最高水位,堤坝上的险情也少得多。 2019年,历时两年的长湖湖堤加固工程完工,使得长湖的防洪能力大大增强。 在堤上,甘军在车里准备了一个枕头和一床薄被,即便蚊虫肆虐,他也选择晚上在车上和衣而睡。“加固的湖堤加的是我们抗击洪魔的底气,不是麻痹大意的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