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北京市 2020-7-17 12:5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陷入“死结”4年的断头路, 转换理念后2个月打通
荆
荆楚网
2小时前
改造前,坡仙路到这里,就被一堵围墙给中断了。 (通讯员 王x东 摄)
改造后,新建的连接路选择从水利箱涵上跨过赤壁港。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兵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兵 通讯员 汪秀玲
6月9日,黄冈市一条107米长、7米宽的市政连接路——坡仙路,终于竣工通车。
打通这条“断头路”实属不易。4年间,居民呼吁不断,人大代表连年提案,一直未能启动。如今,2个月内顺利完工。
是什么改变了坡仙路的命运?
此路不通,“死结”结在规划
坡仙路,一个浪漫的名字,与在黄冈留下“一词二赋”的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有关。它位于黄冈市区赤壁风景区西面,旁边是一条人工渠——赤壁港。以往,坡仙路向北通过望月堤桥跨过赤壁港,与中环路联通,可以直达主城区。2016年,望月堤桥由于年久失修被确定为危桥,车辆无法通过,坡仙路从此成为“断头路”,沿路居民到主城区,要绕行数公里。
“本来,从家里出门,向前跨过十几米宽的赤壁港,就能到主城区,却只能往回走,绕好大一圈。”坡仙路旁畔山林语小区一位居民说,由于路断了,途经这里的8路公交车也停开,居民出行要么骑电动车或自行车,要么步行一两公里到坡仙路另一端路口乘公交车,很不方便。
从2016年起,居民向黄州区反映,也向黄冈市相关部门提议,请求维修危桥或新建桥梁,打通坡仙路,方便居民出行。结果,要么无人回应,要么回应说无法解决。黄州区和黄冈市人大代表也多次提出议案,相关部门办理时做了回复,但问题仍不能解决。
症结在哪里?从部门回复看,主要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规划限制。
据了解,为做大旅游业,黄冈市曾制定规划,准备将赤壁风景区扩大,升级改造为5A级景区。坡仙路周边区域正处于规划范围内,未来可能面临拆迁。“在坡仙路区域没有新建市政工程的规划,即使把桥建好了还得拆,属于浪费。”有关部门表示,“无规划不建设,我们也无能为力。”
由于财力紧张等原因,黄冈市改造赤壁风景区的规划一直没有实施。这似乎成了一个“死结”:按规划,坡仙路不能维修危桥或新建桥梁,“断头路”无法打通;另一方面,居民出行确实不便,且要求解决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个结,怎么解?
市长领办,带动理念转变
今年1月,黄冈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陈艳再次提交“打通坡仙路”的建议案,被作为一号议案向市政府交办。
近年来,黄冈市政府对办理人大政协“两案”工作更加重视——从最初的部门领办,到副市长、常务副市长领办;从办理部门只做文字回复,到与提案人当面沟通……今年4月3日,疫情防控形势稍有好转,市长邱丽新就专程前往市人大和市政协,当面领办“两案”,这在黄冈还是第一次。
领办会上,陈艳讲述了问题所在和群众呼声,黄冈市住建局负责人当场表态,将全力把建议案办理好。
办理过程是理念转变的过程。“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要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邱丽新看来,规划是为了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但人民群众眼前的利益也要兼顾,两者并不矛盾。
理念转变、领导拍板、责任明确,“死结”很快解开。市住建局与规划、水利、交通、社区等部门单位沟通协商,形成多个方案,最终确定:对赤壁港上的望月堤闸箱涵进行加固,再在箱涵上修建过港道路,把“断头路”接上。
一个月内,完成土地报批、青苗补偿、障碍物拆迁、报建等手续,5月9日,施工队进场动工。6月9日,工程完工。除107米的双向车行道外,还包括道路东侧临港的1.5米宽绿化带,西侧临居民区的人行道,以及配套的路灯、临港栏杆、雨水管网等。
百姓气顺,道路畅民心通
“本来以为只是修通一条路,没想到整个环境大变样,咱老百姓的气儿都顺了!”望月堤社区居民李子里说。
项目开工后,周边的赤壁社区、望月堤社区居民奔走相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不少群众自发当监督员,先后提出20多条合理化建议,有10多条被采纳,涉及道路线形、排水、新老道路衔接等。
路一通,8路公交车也恢复了,人流量增加,这个曾经被居民自嘲为“城市死角”的片区人气开始上升。
最近,家住畔山林语小区的余春梅发现,小区入驻的装修队多了,晚上居民楼里的灯光也变多了。从前,因为交通不便,该小区入住率很低,夜晚黑灯瞎火,“哪里像个城市小区的样子!”她曾抱怨过。
望月堤社区居民熊伟也有同感。他有一栋两层小楼,想卖但一直无人问津。最近,来看房的人明显多了。“生活方便了,环境变美了,我都有点舍不得卖呢!”他说。
黄冈市住建局负责人介绍,整个工程耗资约100多万元,产生的社会效益超乎预期,“不仅打通了断头路,还连通了民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