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楚凤鳴

[古塔茶馆] 黄梅县,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4

主题

1650

帖子

1831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31

IP属地:湖北省十堰市

发表于 湖北省十堰市 2020-7-21 22: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重庆市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7-22 10:23: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鄂州民间广为流传江西地理谚语

鄂州新观察
15小时前
江西填湖广是一句有名的地理型谚语,在鄂州不仅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还衍生为江西填湖广,湖广易(方言,亦填意)江南之俗说。所谓填湖广是指明洪武年间的一次历史大移民,即从江西上饶的瓦屑坝、南昌附近的瓦子角,还有筷子街等地,大量移民至湖广(湖南、湖北)以及其它地区。其实,大多数史料记载的是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如果再加上江南,那就说明江西这次大移民,不仅仅是湖广两地,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可想而知。人们常说,谚语充满了哲理性和科学性,是一种智慧的语言,精练的短谣,内容丰富深刻,形式多种多样。几百年来,联系老鄂城的人口增减、姓氏变迁以及农业、水利、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发展,应该说与江西填湖广这次大移民密不可分,移民们功不可没。


老表老表,勿忘豫章--谚语短小、顺口、易懂。象老表老表,勿忘豫章这句谚语,反映在在日常生活中,指的是人们相互之间,常戏称为是一种表兄表弟的亲缘关系,尽管是不同姓不同宗,但无论如何不能忘记,大家的祖宗都是从江西(豫章)那边移民过来的·····经典的谚语通常是,一句谚语一段历史,一句俗说一段传奇。可不是,笔者根据近几年,从平常闲聊到多点采访所积累的材料中,似乎可以看出,在鄂州百家姓中,有百分之五十的姓氏都是来自江西,其覆盖面主要是丘陵、湖畈及山野地区。靠葛店、华容、临江一带要少一些。 如享誉海内外至德宗亲的吴姓;素有周半城,周半街之称的周姓;较早登梁子岛从事渔业生产的樊姓;游猎入赘鄂城落籍的黄姓;以及王、吕、胡、钱、熊、肖、贺、夏、唐、张、方、姚、姜、罗、万、水、邓、严、陈、李、邵姓等不胜枚举。笔者本人的第二十世祖亦不例外,据说还是绳捆索绑到鄂城的。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太和毛家晚村的毛姓。明洪武时期,朝廷为了新建立的江山,笼民心,建家园,极力恢复农业生产,便开始从江西大量移民至湖南湖北(当时称湖广)。由于朝廷允许移民插标占地,以及减税的政策,因而毛姓和其他姓氏,便利用木牌或竹竿吊稻草砣,在太和的胡进、邱山头一带占了不少的荒山野地,人们称之为九坜十八窝······所以仅就鄂州而言,上述这些不同姓氏的变迁,完全印证了江西填湖广这个历史事实。


湖广熟,天下足--俗话说:谚语二三字,百象包其中。谚语是语言的花朵,智慧的结晶。如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湖广熟,天下足、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这些世代相传的名句,其丰富的内涵,高度的概括,让谚语珠玑生辉,世代相传。

千百年来,根据有关资料的介绍,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很长一段时期不在南方,而是在黄河流域和东北平原。这两个地域在西汉时期,其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八分之一,而人口却占全国的百分之七十,所以唐朝以前,朝廷的皇粮官饷、库银赋税,主要依靠这些地区提供:到了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由于历史上的移民作用,推动了江南经济快速发展,使江南一举而成为南宋赋税的发源地。这种历史的巨变,使我国的经济步入了重心南移的辉煌时期,故民间广为流传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湖广熟、天下足的经典之类的谚语不胫而走。

风自江西,俗趣犹存--木有本,水有源,人皆有祖先。明清以来,数以几十万计的移民们,不仅开创了一片片新的天地,使整个国家的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而且,移民们还撒播了一些民风民俗的种子在各地生根发芽,古老的鄂城至今仍口碑不断。(一)难以割舍的旧衣。江西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勤扒苦做,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一个铜钱掰八瓣······故鄂城城乡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连婴幼儿的贴身衣服,都认为是越旧越好,越是老年人的越能保佑婴幼儿易长易大,健康成长。(二)接太公、抬菩萨。江西人许逊,为官清廉造福一方,曾因领导百姓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又因辞官后,继续带领群众,利用自己的奇方妙术抗瘟疫救危亡,人民群众感恩不尽,被人们称之为许真君、人格之神,在江西、湖广、四川、江苏、安徽等地,都修有万寿宫供真君像春秋以祭。这种被神化了的人神习俗,与老鄂城周边地区的抬菩萨、接太公的民俗事象异曲同工。民间有这样一句顺口溜:接太公,抬菩萨,文官座镇,武将出马,年年有个太平夜,岁岁保佑千万家。


不过,这种菩萨并没有许真君那样影响大、流传广,而是一姓一太公、一村一菩萨,除了自家姓氏的太公外,大多数菩萨是一些贤臣良将和民间英雄好汉的化身。如英勇抗金,血染沙场的陈三祖(结拜三兄弟),有求必应,降雨救灾的胡爷,与父争斗,破仓放粮救万民的三太子,护粮保仓,威慑盗贼的程镖师,以及十分灵验保一方平安的小哪吒等。其活动时间,大多在元宵节前后。是日,一些大姓氏的村落,纷纷从祠堂里抬出所信奉的菩萨,敲锣鼓放鞭炮,绕村串舍,家家户户摆香案虔诚接拜,有讲究的姓氏,还要搭台唱戏,异常热闹。

这种以姓氏、村落为主的民俗活动,与全民共庆的元宵节一起延续至今。(三)儿时的蚕宝宝。在彝族史诗《梅葛》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江西挑担人,来到桑树下,看见了蚕屎,找到了蚕种······这种史籍所指虽不是湖广地区,但却让笔者回忆起旧时的一段儿歌:······蚕宝宝,蚕毛毛,小小虫儿真奇妙,由着嘴儿吃,昂着头睡觉,蚕蚁儿变成蚕宝宝,长成蚕棒棒,满身儿透亮,吐着蚕丝丝,却又不见了,留下个金蛋蛋······这是一首关于养蚕的儿歌,回想起来还真有点意思。当年也不知道是谁教的,只知道小伙伴们在一起,你送我几条蚕蚁,我送你几片桑叶,不时的围着养蚕的火柴盒、粉盒儿,指指点点嘻嬉闹闹的,童趣盎然······长大以后才知道养蚕茧丝的价值作用。


时至今日,这种上辈人传下来的养蚕宝宝积习,依然是城乡少儿们的一种乐趣。(四)有趣的方言土语。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语言来说也是南北不同调,东西有杂音。按语言标准,湖北地区虽属于普通话范畴,但由于受历史上多次移民的影响,老鄂城有的地方也是音全伴跑调,字正腔不圆,与普通话对不上号。如湖广?江南的易音(下同),某某人站着,--技着,回家--气 回,回家晚了--暗了,通用的外婆称之为嘎嘎、嘎婆······据说这些都是江西人的习惯用语。

其实,仔细地搜罗一下,在广大的农村,至今仍然说着一些鄂城腔,江西调的话语,如婴幼儿用的摇窝--摇括,树上的鸟窝--鸟括,被子--被窝,老太婆称自己的老伴为老货,家人弄饭--舞饭,睡觉--困醒,下雨--落雨,喝茶--漆茶,扫把--条举,等等。这些有趣的方言土语,自然是不能长期的、广泛地流传,只能是象山野湖畈的闲花野草那样地自生自灭。

总之,地理型的民间谚语,它通过总结、提炼、概括而成的移民内涵,应该说它不仅是一段精彩的历史回顾、生动的百科教材,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文化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重庆市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7-22 10:26: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江西填湖广图
IMG_20200722_10252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重庆市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7-22 10:3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梅检文化|黄梅县检察院离退休老干部诗词欣赏

黄冈市人民检察院
9小时前
又瞻南湖船感吟

何健球

红船百载世人崇,革命先驱志气雄。

洁党强军民福泰,中华崛起耀苍穹。

观暴雨袭院花感吟

何健球

风狂雨恶起尘烟,电闪寒光雷发癫。

树上惊莺窠内躲,田间老叟线中穿。

华庭美卉遭残袭,嫩蕊芬枝堪可怜。

须臾东君开脸笑,阳春翠柳复花妍。

鹧鸪天·战疫情

周鹤华

雾瘴惊天扰众民,江城封堵锁重门。

南山老骥瞻前远,北阙高层运策勤。

迎天使,送瘟神。军民合力克艰辛。

无烟战役驱霾毒,指日天青处处春。

无悔青春

周鹤华

常说青春是首歌,蓦然回顾未蹉跎。

夜耕星斗闻鸡起,朝值晨曦理案苛。

花落花开堪已老,云舒云转奈几何。

莫怜岁月芳菲尽,淡墨涂鸦乐趣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重庆市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7-23 06:2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九江若想同城黄梅,就要拿出实力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重庆市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7-23 06:3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世堺
大鱼号
3小时前
关注

湖北和江西两省之间的移民要比其他省份频繁得多,甚至可以说湖北人都是江西人,江西人也都是湖北人,所以才有一座九江城,半城黄梅人的说法。
现在九江的几座桥是湖北江西两省合修,退一万步说,就算湖北同意,江西也穷全省之力把九江发展起来了,以武汉的城市水平,交通,教育,和旁边长沙的低房价,九江有什么竞争力?只能是替别人培养人才。你看哪个省和别的省相邻的地方有发展的特别好的,除非它的实力远高于周边省,否则就是给别人做贡献,送人才。

看着武汉是两江四岸,武汉以前汉口是四大名镇,又有港口,武昌在建国以前重量级的大学就已经建好了,汉阳的兵工厂、汉阳造,是三镇强大以后才合为一市的,而不是在长江两岸圈块地就能够从地级市变成副省级了,说直白点根本不是长江限制了九江,是九江还没有能力跨过那条江,想跨江就拿实力出来。

九江的一江两岸梦可以理解,在全国,往大的方面看,沿海早已经有了粤港澳、江浙沪这样的城市群,北边也有京津冀,西边成渝也携手了,现在的城际铁路是越来越方便,那些快速发展的城市因为自身房价和生活成本过高,原本要流失的一部分人才,因为便捷的城铁,和城市间的一体化,让它们可以容纳更多的外来人口就业,产生群聚效应以后可以吸收更多的人才。

客观来说中部没有城市群,武汉虽然还行,但远没有广深的吸引力,很大的原因在于武汉的强在于国企强,说到底还是工业城市转型的,纵然手握百万优质学子,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而且周边城市没有竞争力,湖北现在将顺丰机场定在鄂州,想搞武鄂黄黄一体大概就是城市群的意思,但发展需要时间,而且武汉都有点慢了,回头看九江,就更慢了。


九江发展好了湖北相关城市也是祝福的,毕竟江西也支援了随州,九江发展难度很大,周边省份城市不是发展得比较快,就是发展得比较好,九江是错过了一段宝贵的时间,就是武汉满城挖地,被全国嘲笑为大县城的那几年。

九江环境好,生活也挺安逸,但竞争力一言难尽,如若不拓思维,讲融合,干实事,办实业,政廉明,抑房价,那么只会阻碍九江黄梅融合,乃至九江和湖北产业群合作乃至城市群的构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重庆市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7-23 13:17: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黄冈: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不对称,原因在哪里?

看世堺
大鱼号
16小时前
关注

黄岗的教育水平在全国是比较罕见的,交通也发达,有到北上广深的高铁,但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却不对称,究竟是什么原因?
黄冈有将军县的红安,有赤壁黄州,黄梅戏,“本来无一物”五祖寺黄梅,板栗罗田,麻城茶油,武穴酥糖等等,但凡发展了其中一种文化,建立品牌意识,不说走向全世界,能做到传播全国也不至于如此。如今这个边缘的城市恰似《让子弹飞》,况且大环境向上,但是鹅城的这么多的黄四郎如何处理?会不会迎来张麻子?

黄州从三线变四线后,在黄州已经找不到6K的房子了,靠近开发区那边都要8K左右,但工资依然在2K左右,消费水平倒是跟上武汉的步伐了,武汉一碗热干面4块的时候,黄州就5块了,没牌子的衣服比在武汉有牌子的还贵。


为什么黄冈发展成这个样子呢,一是山区位置,很多下辖县的交通还是不发达,二是市中心太小,辐射影响力有限,这方面还不如靠武汉带动。周围有些县影响力较大,比如麻城,加上黄州离其他县太远了,和各个县区基本没有交流,下面县的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去过黄冈,从来都是以武汉为中转站,对黄岗是真的没什么归属感, 黄州在经济和文化上,对下面很多县的影响几乎为零。

如此循环,导致黄冈很难拥有自身特色优势,90后这一代的青年很少留在黄冈发展,要么北上广深,要么就是在武汉,不去这些大城市似乎还会被人看不起一样,一个真实的案例:一少年欲回黄冈发展,老父言道:你回来做什么?就算买房绝大部分也都去武汉落户,去黄州的很少,留给黄州的只有养老。


现在黄黄高铁开通在即,这条高铁联通了下面各县与黄冈、武汉,希望这种背离黄州的状况以后能得到改善。比如红安依武汉、黄梅傍九江、武穴、蕲春靠黄石、罗田麻城报团、英山自个玩。黄冈就剩团风、浠水这两个了,何况团风现在武汉眼里也是香饽饽。

以前也大力发展过黄州,结果发展不起来,原因很多,这里只说一条:欠缺踏实办事的作风是主要原因。以之前的共享单车为例,仅以鄂东区域,黄石、鄂州、武汉三地,均有投放,市民称赞有佳,便捷了最后一公里。而在黄冈投放首日 ,则因管理措施不配套、管理机制不完善、选址不科学等,依法取缔。

这种懒政的管理方式,那会有经济发展的动力,外地客商看此情景,也会被吓跑。以“依法行政”来替代“人性化管理”,哪里会治理好城市。

另外,相关人员的固守陈规,吃拿卸,混吃等,更是固定了黄冈发展的上限,从问起来三不知的人员就可以看出端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重庆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重庆市

 楼主| 发表于 重庆市 2020-7-23 13:2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冈市大学科技园PPP项目已由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准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作为项目实施机构和采购人,委托  湖北华睿诚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对黄冈市大学科技园PPP项目社会资本进行公开招标。现将资格预审有关事宜公告如下,诚邀请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下称“申请人”)参加资格预审。

第1条 项目基本情况
1.1 项目名称:黄冈市大学科技园PPP项目社会资本采购(下称“本项目”)

1.2 项目编号:HGJY(2020)F041

1.3 项目授权主体: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1.4 项目实施机构: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1.5 政府方出资代表:黄冈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

1.6 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拟建设黄冈市大学科技园。项目总用地面积20917.11㎡(约31.37亩),净用地面积20917.11㎡(约31.37亩),总建筑面积49970.68㎡,其中地上计容建筑面积41775.93㎡,地下不计容建筑面积7994.75㎡,其中高层研发楼地下车库及人防3374.28㎡,企业独栋地下1层车库2009.09㎡,架空层面积2611.38㎡。项目容积率2.0,建筑密度35.66%,绿化率38.01%。

地上计容建筑共计12栋,包含企业独栋A型1栋(5F),企业独栋B型4栋(5F),产业综合楼2栋(4F),科研综合楼2栋(5F),服务中心1栋(3F),高层研发2栋(12F)。地下不计容建筑为地下车库及人防。

总机动停车位330个,含地上停车位171个,地下停车位119个,架空层停车位40个。配套建设园区网络数据中心和智慧园区系统、道路广场、景观绿化等公共设施以及供配电、给排水、弱电、暖通、消防等公用工程。

1.7 投资规模

估算总投资34534.5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6170.2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4066.66万元,基本预备费2419.07万元,建设期利息1762.79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15.78万元。

1.8 项目采购需求

本项目由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公开招标采购社会资本;中标社会资本与政府方出资代表黄冈开发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黄冈市设立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注册资本金为2000万元,其中,政府方出资代表占20%,社会资本方占80%。

本项目总投资345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