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下士

- 积分
- 75
IP属地:湖北省
|
(李淼)“论述类文本分为论文、杂文、评论。”7月27日早,通过腾讯会议,我院暑期云支教藏族高三队伍“莫日朗康”开讲第一课。汉藏师生正式于线上语文课堂上碰面交流互动,共同解析高考试卷,专题学习现代文阅读。
“除了巴金先生,大家还认识哪些文学家吗?”“鲁迅,戴望舒,金克木...”为引入文本作者,志愿者语文老师马永祯简单提问,学生们立刻争相在聊天框回答到。
针对2018年至今的全国卷三高考语文题型,马永祯提前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并在PPT讲解中加入对相关题型的预测。论述题讲解部分,她采用了先详后略的策略,详细解析第一题,引导学生举一反三。
在学生们疑惑询问时,马永祯首先鼓励学生写出答案,之后再摆出详细的方法总结同时扩展课外知识。“思考过后,知识才会属于自己。知识通过一次次揣摩才能巩固得更牢。”马永祯解释道。
“莫朗日康”云支教队面向的高三学子们多数处在网络不良、信号差、偏远、学习环境条件差的藏区,许多藏族同学却克服了重重困难,准时进入课堂。在未开摄像头,无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因有事需暂时离开的同学,仍然在向老师汇报之后才离去。
“老师,能教我如何录屏吗?有些知识我没有完全理解,我想下课了继续听几遍。”课间休息时,藏族学生四郎卓姆小声地询问。语文组学生班主任娄新雅立刻解释每天的课程都有录屏,并表示会单独发给她一份,并鼓励她踊跃提问。
语文课结束,藏族学生们表示对于学到了新知识很开心,并用蹩脚的普通话对支教老师表示感谢,笑着用藏语说再见。
“课堂上每位高三学子积极认真的求学态度,所表现出来的对知识的渴望是无声却动人的语言。”娄新雅感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