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7-31 13:11:3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8日拍摄的黄梅县大河镇袁山村救援现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8日凌晨的暴雨中,袁山村传来一声巨响。
约3万立方米泥土裹挟着巨大的山石倾泻而下,袁山村3组7栋民房被毁,9名尚在睡梦中的村民被埋,位置不明,生死不明。
由于事发地点袁山村位于偏远山村,大面积山体滑坡导致的泥石流覆盖了近半个村湾。受灾区域土质复杂,软硬不一,先后赶到的村民和当地干部都难以站稳立足,一步不慎半截身子便会陷入淤泥不能动弹,即使是进入现场的狗也全身泥泞。施救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
消防救援人员抵达后,首先借助工程机械对滑坡堆积区两侧进行清理,开辟两侧作业面,再将核心区域分成五个作业单元,分组同步展开救援。
位于山体滑坡冲积区的中央地带情况更为复杂。救援人员通过雷达生命探测仪静默探测和搜救犬反复搜索确认被困者位置。通过架设简易站立通道、破拆开辟救援入口、蛇眼深入内部侦查、问话探寻等方式,试图最短时间内找到被困者。
经过30多个小时紧张持续搜救,在地质条件、场地条件和天气条件都非常恶劣的情况,终于将9名被困群众全部找到,并尽快转入现场清理及滑坡山体安全监测工作。
▲7月8日,救援人员在转移从山体滑坡现场救出的八旬老人。
“这得益于科技手段的大力应用。”事后,救援人员感慨道。
不仅在抗洪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年,科技在防汛排险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