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误期
老伴的娘家在邻省的某市,是该省最南端的小城,有北国小江南的美誉。今年春节刚过,老伴就跟我商量,清明节她想回娘家为父母扫墓,希望我也陪她一起去。老伴的心情我很理解,便爽快地答应。
前年岳父去世,走得很怱忙。我们听到噩耗,就仓促地回了她娘家。当时孙女还没上幼儿园,身边不能没人。好在奔丧期正逢休息日,我们将孙女推给其父母,这才脱了身。把岳父送上了山,我们又火速往回赶。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搞得我们很狼狈,也很尴尬。
民间有为逝者做“七”的习俗,就是以七天为单位做一次祭祀,连续做七次,完成整个仪式需要49天。为人子女,尽忠尽孝,这个仪式是不能马虎的。问题是,老伴远离娘家,又有孙女这个累赘,完成复杂的全仪式太难。只在“五七”这天独自回了趟娘家,据说“五七”是女儿的主祭日。老伴选择性地应付了一下,没有走完全过程,这让内兄、内弟们很失望。老伴心里很内疚,一直都在想弥补的办法。
去年孙女上了幼儿园,我们就能腾出时间办点自己的事了。春分还差几天,老伴就开始张罗扫墓之事。约好了我的两位姐姐,老伴说,先搞掂婆家的事,好腾出清明节假期回娘家。
也许是受厄尔尼诺的影响,去年夏季持续高温,捱到了深秋,天气才有了些许凉意。冬天一到,寒冷就如同逼上门的讨债鬼,进了屋就赖着不走了。大自然的眦睚必报,比人间社会更任性。翌年开春,天气仍然阴雨绵绵,冷风嗖嗖。熬到三月中旬,身上过冬的棉衣想脱也脱不下来。等我们定下了日期,约齐了人,借好了车,天气却时睛时雨,老伴的心情被天气搅得乱糟糟。
临到出发之前,天气预报说,当日有中雨外加四级北风。老伴催促我,赶紧打电话取消行程,免得姐姐们跑冤枉路。我在阳台上观察了一下,发现没有马上下雨的征兆。我说,现在都是家务事緾身,凑在一起难。天气预报说有雨,指不定是下午和睌间的事。再说现在墓地都修得好,不会踩泥巴。万一遇雨,在车躲一下,办事不会受影响。
老伴听我一讲,心里安稳了。一路下来,风和日丽。办完了事,她心里非常高兴,夸我关键时候敢拍板。我说是她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听了这话,她更开心。显然,她听得出我是在逢迎和讨好她。搁在平常,她会拿话来嘲讽刺激我。只因今天事情办得太顺利,也就没觉得我的话别扭。
事情办得很顺利,老伴高兴,我的心情却没有她那么好。行车途中我总觉得有哪个地方不对劲,想来想去,却又查不到具体问题,心里耿耿入怀。回程途中,有一岔道,因对路况不熟悉,选择的时候,不知该向左还是向右?正在犹豫彷徨的时候,忽视了前方一个过街的信号灯。老伴大声惊呼,红灯。我一下惊出了一身冷汗,等回过神来的时候,己经违章了。
我退休之前,是专职的司机。老师付犯这样的低级错误,传出去很没有面子。老伴说,违章扣分罚款,看你怎么向儿子交待。
车是向儿子借的,所有的信息资料都登记在他的名下。现在是网络时代,车在外面出任何问题,信息都会传到儿子的手机上,并且还要由儿子出面处理,所以老伴才说这样的话。我一听,心里又是一个激灵,感觉到正真的麻烦来了。
实话讲,违章是行车的衍生物,时时刻刻陪伴行车左右,是大概率发生的现象。眼下出现问题,只要正确对待,及时接受处理,再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就不算大事。因疏忽大意在儿子面前丢了形象,只要本着谦虚改错的精神也无所谓失了面子。只是被老伴这一惊一乍,我心里本来不明朗的疑问,一下挑明了。原来,是我怀疑儿子的车没有经过当年年检的担心作祟,这令我心里很不安。
思想情绪的変化很微妙,先前不明朗,刻意找却没影。眨眼之间,问题可以由暗转明,有点变戏法的意思。其实,梳理一下,还是有踪可寻。事情先由违章罚款起头,再扯到车辆的信息登记,很自然就跳到车辆年检的事上。过程很清晰,可麻烦却不小。开未年检车辆出行,在违章条款中属于犯案严重的一类。一旦被查,不仅处罚重,而且还有扣车的可能,并且补办手续很麻烦。
年检是安全行车的大事,能有这个安全意识得益于当学徒时的实际教育。开始学车,我是狗屁不懂。刚上教练车三天,师付就告知我们,十天半月暂停教练,所有学员都去帮忙搞年检。我问,年检是干什么事?师付解释很简单,意思是要检查车辆了,我们要帮忙做卫生。我说车没坏,干嘛要年检?师付和学员“轰”地笑起来,我感到莫名其妙。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车和人一样,不疼不痒,没毛病,就不应该吃药打针进医院,检查岂不多此一举?谁知道,我越解释他们笑得越厉害。后来我才明白,车辆上路行驶是有安全技术要求的,监理部门每年要对上路车辆检验一次,以保障车辆的安全性能正常有效果。弄清原委,才知道他们是嘲笑我无知和外行。虽然很丢面子,却弄懂了一项业务常识。
当年学车,没有现在这样的专业驾校。都是运输单位为自己培训从事运输生产的司机,每年遇到年检高峰,单位就会把学员抽出来帮车辆做清洁卫生。那时的车辆百分之七八十是国产货,与现在的造车水平相比,技术相当于初级阶段,产品很粗糙。漏油、漏水、漏气是司空见惯的问题。拿密封这样的小事来说,当时没有粘合剂,密封靠衬垫和螺丝的扭力紧固。车辆在运行的过程中,螺丝难免松动或脱落,于是,机油、齿轮油会溅得发动机和车架上到处都是,天长日久积成油垢。清除时,身子要钻进车下面,做起来别手别脚。费老半天的气力,也清洁不了多大一块地方。有时为了赶时间,主车司机连基本的清洁也不做,干脆就用喷漆将车涂一遍。
那时验车没有专门的检测线,合格不合格全凭眼睛看。这种方式虽然主观随意性很大,也不需备案存档的技术数据,但检验人员用土标准卡得非常严格。一看清洁卫生,二看刹车车印,三看方向连接,四看灯光设置和雨刮功能,其中清洁卫生是重中之重。
检验人员由自检片组的骨干成员组成,自检片组是一个行业性的自治组织,采取警民结合的形式,主要负责基层单位的交通安全管理。具体而言,就是各有车位单和个人按落户的地址划片分组,由交通队干警牵头负责,处理片和组内的交通安全事务。这些人多数是跑运输的能手,深谙行车之道,因此检验起来,总能抓住要害,能轻易地揭露伪装和造假。在审验现场,我经常看到检验人员从车辆的隐避处抠出喷漆下面的油垢。被查到造假的司机,返工重做是肯定的,还少不了领班警察的一顿训斥。那种尖酸刻薄的语言,按现在的标准,句句都是可以投诉的材料。
我当时是学徒,看到这些情况非常纳闷,检测车辆的安全性能,为何那么看重车辆的清洁卫生?民警凶巴巴的态度,如同审问犯人,例行公务有这个必要吗?师付告诉我,清洁车辆,表面上看是个卫生问题,实际上,清洗的过程就是对车辆的一次检查。哪个地方脱了焊,哪个位置松了螺丝、掉了线在清洗时就可以发现,卫生指标能反映检查车辆的程度。开带病车、凑合车的人很多,蒙哄过关的手法也多种多样,查出来不严肃对待,效法者会更多。
现在回头看,当年检验的方法虽然落后,但客观上还是能够杜绝一些安全隐患。问题是,这个方法是建立在感官上的评判,主观随意性强,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车主执行起来心里始终没有底。因此,年检对车主而言,相当于每年都要过一次的鬼门关。
现在的造车水平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先进技术用于造车领域,过去让人提心吊胆的事故隐患,现在在制造过程中就被生产厂家消灭了。安全有技术做保障,现在年检的尺度也放宽了。非营运的小客新车,有六年不上检测线的优惠期。这大大减轻了车辆拥有者的负担 。
儿子的车是14年买的,要到20年才上检测线检验,但是,其间每两年要去交管部门登记一次。儿子是个只知用,不知道管的主。16年的一次登记,是我去帮他办的。时隔两年,我几乎没动过儿子的车,就把登记的事忘记。今年扫墓借儿子的车,开始就觉得不对头。后来路上被老伴一惊一乍,18年登没登记的问题才浮现出来。
儿子没有我当年遭遇年检的经历,行事的作派我也了解,他不会主动去登记。尽管如此,还是抱着他能主动去办的侥幸期望,打电话让他查一下自己车辆的审验状态。开始,他不当一回事,含含糊糊说登记了。我没有轻信他的话,督促他详察。结果,18年真的没有登记。
知道了事情的结果之后,我心里忐忑不安。现在距离18年登记的安全有效期超过了半年,重新登记会不会提前上检测线验车?真要上线,预检车辆会不会排成长龙?检测线上有无潜规则?要不要提前作准备?如果检验过不了关,会不会拖个十天半月?……人上了年纪,心里搁不住事,爱瞎想,而想的结果又老爱向最坏的方面靠。想来想去,弄得一宿没睡好。
第二天一早,与儿子一道去了交管部门。接待我们的是一名年轻的女警员,听了我们的情况介绍后,告诉我们,车还在免检期内,只需补个登记就可以了。如果过了免检期还未年检登记,车辆号牌就会进入黑名单,随时会被路面的电子眼抓拍。万幸的是,你们的车还没有走到这一歩。又反复叮嘱我们,不要忘了下一期的年检时间。临走时还特别强调,今天不要用车,说今天的登记信息十七点之后才汇总,当心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态度非常温和,解释很有耐心。未了还请求我们,遇到电话回访的时候,不要忘了给她点赞。
从进入办事大厅到走出大厅之门,只用了约五分钟,就把事搞掂了。走出门的那一刻,心情非常愉快。说真话,短短的几分钟,一辈子的职业生涯仿佛有愰如隔世的变幻。过去办事是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现在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竟然还把办事质量的裁决权放到群众的手中,新风气、新气象使人耳日一新。的确,随着物质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所带来的社会文明进步真让人有猝不及防的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