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易岩)“非常感谢李老师,我可以用德语和别人打招呼了。”近日,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机电产业1901班李易岩为自己小区内的小学生们进行了一次公益性的“德语小课堂”活动,旨在激发学生们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感受语言的魅力。 7月下旬由于疫情,原本种类繁多的课外辅导班没有开始投入运行。刚刚结束自己德语A1课程学习的李易岩发现自己可以趁这个机会给孩子们上一堂公益课,同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因此,李易岩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动员孩子家长,准备给小区内的孩子们举办一场德语的公益课堂活动。 在确定好学生人数和具体的日期之后,李易岩开始对课堂内容进行筹备,由于自己的授课对象都是小学生甚至学龄前儿童,授课内容不能太过晦涩难懂。最终,李易岩决定参照小学的英语课本,将自己的授课内容确定为简单的日常用语和自我介绍。同时,李易岩向自己的老师请教了一些教学技巧,并制作了幼儿向的教学PPT。 课程开始后,李易岩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学生们都没有学习过德语字母的发音规则,面对写出的德语单词只能当成汉语拼音来读,因此教学只能改为从字母的发音规则开始。在发音讲解完毕后,李易岩才对剩下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讲解。由于事先商定的教学时间为两个小时,原本计划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完全完成,但学生的家长们对李易岩的讲解也十分满意。 当谈到自己的教学感受时,李易岩说:“我原本觉得给小学生讲课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但我发现他们的思维实在是太跳跃了,这两个小时比我自己考试都难。”李易岩本次德语课堂的目的不是在这两个小时内对孩子们硬性输出一些内容,而是激发孩子们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一位旁听的家长也表示:“一门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兴趣,李老师的内容以诱导为主,我在听完之后也对这门陌生的语言产生了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