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492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2020-12-5 22: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武汉童汉芳 于 2020-12-5 22:38 编辑
1月5日,童汉芳乘地铁7号转3号,第二次来到汉阳陶家岭路附近的龙阳湖畔,以湖畔看守所门前的桥为起点,顺着隆祥路、环湖东路、陶家岭路到墨水湖畔龙珠路为终点,一路骑行,一路拍摄,一共拍摄了11座桥。
这11座桥是:龙阳湖畔看守所前的桥(未见挂牌)/803公交场边的拱桥(未见挂牌)/隆祥路桥(未见挂牌)/明珠河桥/陶家岭桥/陶家岭侧路桥/车友路桥/人行桥(未见挂牌)龙泉桥/龙阳大道桥(未见挂牌)洗笔桥(桥上未见挂牌,但桥身二边的“洗笔桥"三字依稀可见)。
在这11座桥中洗笔桥并没有什么明显特点,如果不看桥附近保护墨水湖湖长责任制的公示牌,也就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湖畔公路/人行桥,但路过的人倘若看了墨水湖有关”洗笔”的介绍: 古代有个秀才住在湖边,每日勤奋著书写字,常到此洗笔(也有说是五代十国时期,昭明太子写《昭明文选》后,在湖内洗笔),而把湖水染黑,致湖色墨黑而得名。是不是会觉得此桥又不一般了?
武汉,有江城之称,江河湖泊港渠众多,因而桥也有多,又有桥都之誉。如果武汉市相关部门把所有的桥名疏理一遍,既保留那些有文化内涵的桥名,又将那些无名桥或需重新命名的桥,采取专家和大众相结合的办法,面向社会广泛征集桥名,尔后命名,从而让武汉的桥不仅在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交通作用,也发挥桥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岂不是为武汉的发展做了一件好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