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700余万元;5月900余万元;6月1300余万元;7月近1300万元。这是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月23日复工复产后的每个月销售额。
“抢二季度、拼三季度、守四季度,我们按照这个路线图,厉兵秣马,上半年实现了产能产量大幅提升,有信心把疫情耽搁的损失夺回来,完成全年既定的目标任务。”湖北大二互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维贤说。
“比别人多做一点”,危中寻机抢市场
位于黄州区西湖工业园的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2007年招商引资企业,是自主研发生产0.66KV-35KV电压等级的干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真空断路器等产品的专业公司。
7月30日,走进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干快上,产销两旺”的气势扑面而来——
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着绕线、调试、包扎、热浇等等,一刻不停;在每个作业区都贴着当日生产任务清单。
成品车间,偌大电子显示屏上“7月30日发货计划明细”来回滚动:四川泰克有限公司交流互感器104件;扬州新概念电压互感器75件;江苏无锡互感器100台……
发货区内,叉车来回穿梭,装货、出库。发货负责人韩家和边忙着核点发货单边告诉记者,自4月开始,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发货,日平均发货量300台,最高峰日发货量达400台。
“我们是定制生产,4月份以来,一直是满负荷生产。”湖北大二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峰说。
身处疫情“风暴眼”,面临多家巨头竞争,湖北大二互这些订单是怎么抢到的?
“主动‘示弱’,比别人多做点,不放过每一次机会,订单抢回一个是一个。”王维贤说,疫情期间,公司一直在线上跟老客户保持联系,提供线上技术指导,打感情牌,讲疫区企业的难处,请求多支持,以优质服务和诚意稳固了优质老客户。
“获取的每一次信息,只要有1%的希望,就会做100%的努力。”王维贤说,今年公司成功“虎口拔牙”,抢到天津一家新客户订单;还开拓了湖南威胜电气、江苏亚开电气、广东明阳电气等30多家优质企业,其中,最大新增单笔订单额达240万元。
数据最有说服力,今年1至7月订单约6000万元,特别是二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7%;公司还储备了数千万元的订单。
聚焦第一资源,向管理要效益酷暑难耐,走进湖北大二互热浇车间,却凉爽宜人!
热浇车间,曾是公司最热的车间,如今却是厂房中,最凉爽的地方。工作环境巨大转变,源自于公司管理理念和发展目标的转变。
人才是第一资源。王维贤说,企业发展,关键在人才。湖北大二互公司年营业额约1.2亿元,在全国同行中,处于前15名的第一方阵。不仅市场份额稳定提升,而且财务信用状况优良,没有一分钱外债。
公司正处于壮大成长期,留住人才是关键。
今年,公司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审时度势,提出“三规三做”发展理念,即“规范内部管理、规定发展目标、规划未来方向。企业争做行业领头人,计划3至5年,在行业细分领域做到极致;让员工做企业当家人,共享发展红利;公司同事之间做知心人,感受集体温暖。
按照这一理念,今年,员工待遇不但没减,部分人员待遇还提高了15%左右。
王峰说,除了提高薪酬待遇,公司还大力改善员工生活水平、生产环境,提倡家文化为企业文化,用情感留人。
在大二互公司,中午员工可免费享用三菜一汤。贫困员工,每年可获得2000元慰问金。对孩子考取大学的员工,公司给予3000元的奖励。
公司的热浇车间,原来一到夏天,如蒸“桑拿”,工作时,师傅们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今年,公司投入20余万元,对车间进行改造,工作环境大大提升。
“生活、生产条件提升了,员工们精神状态更好了,生产效率提升了。”质检主管吕先锋说,“现在,员工们干得好,有钱赚,大家都愿意留下来,长期干下去,人员稳定,情绪高涨。”
投入千万元技改扩能,抢滩高端市场
外抢市场,内强管理,湖北大二互公司筑牢了发展的底盘,如何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王峰坦言,公司有300多种信号的模具,最多一个型号就有100多个模具。虽然产品类型齐全,但高端“拳头”产品不多。
近年,公司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经过2年多研发,成功研发出环网柜互感器。今年,公司谋远蓄势,计划投入500万元,对多个车间进行技改升级,扩大产能。在公司厂房外,整齐码放着亟待安装的横梁。横梁安装后,将大大提升生产自动化程度。更让人期望的是,厂区左侧即将改建1600平方米的高端互感器生产线。
该生产线,主要生产公司新研发的环网柜互感器,新产品将实现“0”局放,这是核心技术,新产品利润可观,市场寻求旺。
“该生产线投产后,将年新增产值2000万元,产品也将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颇具市场竞争力。”王峰说,今年,公司中标湖北电网,所需的近1000台产品,均是该高端环网柜互感器。
为抢滩高端市场,公司还不惜巨资,投入科研,加大科研。今年,公司投入300万元,携手华中科技大学机电学院进行互感器电式互感研发。计划在3年内,攻克技术难关。
“500万元,约占公司年利润的三分之一,不是个小数目。但技改扩能后,年产能可提高3000万元。”王维贤说,企业发展到现在年收入过亿元的公司,靠的是预见性、前瞻性和实干性,每一点进步都是公司全体员工脚踏实地奋斗出来的,同时也得益于黄冈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特别是今年“四进”工作队,在公司生产最艰难时刻,解决了一系列难题,我们有信心完成全年目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