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482|回复: 3

观光不只图留影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

121

主题

215

帖子

34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1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9-2 12: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观光不只图留影

二零年对武汉而言,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份,上半年抗疫,下半年抗洪。用星相学的路数去对应,这是凶年的表现。刚跨入新年,就遭遇了最大的黑天鹅事件——新冠病毒。封城隔离达三、四月之久,朋友聚个会,走亲访友想都别想,即便单个人出行和基本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严重的干扰。捱到五、六月份,抗疫的情况有显著的好转,却又遭遇暴雨连绵。长江的水位聚然急升,一下又把大家刚放松的神精繃紧了。好在市政府领导给力,市民团结齐心,这两大灾难都扛过去了。接下来就是恢复社会经济,复工复产。为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相关部门出台了惠民措施,开放市里所有景区,免费供市民和游客参观。我住在黄鹤楼脚下,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登上了黄鹤楼。

黄鹤楼是武汉的名片,也是湖北地标式的符号,是有很多故事的名胜古迹。历史上的黄鹤楼屡建屡毁,最后一次毁于清光绪十年的一场大火。上世纪五十年代,为了打通全国的南北交通,黄鹤楼遗址让位给了长江第一桥。1981年重建之后,黄鹤楼又续写了中断一百多的辉煌。重新开放的黄鹤楼我只上过一次,距今约有三十年,游历的印象十分模糊。这次游览,虽然唤醒了似曾相识的印象,但新增的体验让我感觉很尴尬。

去年,T同学在微信群征询意见,问,武汉供外地人游览的地方哪里最好?T同学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这话问得突兀,大家很意外,不知如何作答。微信群里回应的场面冷淡,也很尴尬,造成这样的局面是,一方面,本地名胜游览地不少,如,东湖、黄鹤楼等都是在全国都排得上号的景区,T同学心知肚明不用征求他人的意见就能拿出答案;另一方面,本地有个说法,叫“木兰山的菩萨,应远不应近”。木兰山是武汉周边的山峰,此话的意思为,去木兰山求神拜佛,远道者比其周围的人更虔诚、得到的福报更灵验。这其实是明星效应的方言表达式,反应在观光的问题上就寓意为一种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的确,在武汉住了几十年,从没去过东湖、黄鹤楼的大有人在。T同学一问,同学之中缺乏必修功课的问题一下就暴露出来了,不经意的考问击中了大家的软胁,哑雀无声很自然。

T同学早年留学德国,现为该国公民。背井离乡几十年,家乡的变化自然不是特别清楚。这次征求意见,是他的朋友要到武汉出差。这朋友的情况大约和T同学类似,只不过该朋友是其他省份出国的侨民。该朋友出差,大约有半天的空闲时间,便让T同学替他介绍武汉的景点。问题转给我们,弄得大家一时语塞。

虽然这是一桩小事,但以小见大,其根源在于共同的消费心理上,说深了就涉及人的隐私,尽管有共性撑面子,但起码也算是社会层面上的私人自留地吧。

黄鹤楼游览的门票为60元,东湖末免费开放前,单个景点的门票约40元。本地是个酷爱喝汤的城市,这个费用过去在当地值几沙锅排骨汤,当地人用这个价值去满足一下感官刺激,只“挂个眼科”,得不到实在的实惠,感觉是件很奢侈事。其实,外地同等质量或次一些的景观比这个费用更高,舍不得在当地花钱的武汉人,却乐意在外地买单,因为昂贵的路费和住宿迫使他们不愿放弃“到此一游”的机会,这种硬性消费虽然提高了旅游消费的信价比,但也助长了以多看景点数量来摊薄旅游成本的风气,这势必造成更忽略身边风景的现象。特定的消费环境带给人的这些尴尬和无奈,一时半会儿缓解不了。

我替T同学提供了一个方案:先登黄鹤楼,再坐渡船去汉口江边。以为这样,既让游客寻访了古迹,又考察了本市老家底,因为汉口江边在解放前是外国的租界地,遗留了一些旧式的高楼洋房,可以从那里了解一下武汉的发展历史。两地相距不远,只隔一条江。这个计划貌似可行,实际上很不靠谱。因为黄鹤楼不是一座孤楼,它是依托蛇山打造的一个公园。其中融汇了本地风俗习惯,人文地貌、历史典故等设计出了不同的文化景观,若要初略领悟其中的含意就得一至两天的时间。半天的时间估计只够登个楼,看个风景。这次重游,我才明白,自己虽住黄鹤楼脚下,却对此邻居很陌生。

黄鹤楼既有虚若飘渺的神话传说,又有历代文化大咖的轶闻趣事,盛名享誉海内外。其实,综合各种资料分析,黄鹤楼的本色就是一个把酒临风的茶肆酒馆。或许其因为经营场地的地理位置优越,或许是深谙经久不衰的营业之道,其渐渐的积攒人气,步逐成了当地市井民众餐饮消费和打发时光的热闹场合。武汉方言评书作家及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先生,在他的表演作品中,曾有过关于黄鹤楼的脱口秀。从何先生的话意中不难看出,黄鹤楼当年就是集餐饮,购物,说唱,杂要,娱乐为一体的百老汇。

现在的黄鹤楼已经没有了把酒言欢,觥筹交错的热烈气氛,每层除了少量的文物家什和壁画外,近乎于一座空楼。这次登楼观光,楼空之感非常强烈,私下设想让其回归酒楼茶肆的本色,或许更能给游客一种名至实归的踏实,但看到因盛名之下涌入的如织的游人,黄鹤楼回归本色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好在黄鹤楼公园的其他景点,分担了黄鹤楼曾经作为“百老汇”的功能,如,白云阁、搁笔亭、古肆一条街、落梅轩演出厅等等。如果仓促游览,主楼与分景点内在的联系就会被忽略,进而得出黄鹤楼是座空楼的片面结论。替人策划不靠谱,就是误导别人,这让我很惭愧。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旅游热潮,但多数游客追求的是点多面广。这势必造成,压缩行程,节约时间,走一处,照张相,留个影,就赶紧闪人,事后有个“到此一游”的证据。至于当地的人文特点也不是太关注,这就未免有些舍本求末。难怪好些人走过一些地方之后,吐槽各地的情景大同小异,便产生对旅游不感兴趣的情绪。

按我现在的想法,观光宁少勿滥,不跟风赶潮流,不唯名是瞻,旅游的重点不在涉足的地方广,而在内心收获的有所得多
psc.jpg黄鹤楼1.jpg
psc.jpg黄鹤楼2.jpg
psc.jpg黄鹤楼3.jpg
psc.jpg黄鹤楼4.jpg
psc.jpg黄鹤楼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5981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9-3 16:4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年没去过黄鹤楼了。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0

121

主题

215

帖子

341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41

IP属地:湖北省孝感市

 楼主| 发表于 湖北省孝感市 2020-10-2 17: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ぷ灵ふ狐ぞ 发表于 2020-9-3 16:44
好多年没去过黄鹤楼了。

感谢先生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