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省发展看湖北“襄荆宜城市群”发展前景 略显秋意的夜晚有点凉,不过秋季是个收货的季节。我们也进入了收货季了吗?这几年湖北西部的几个城市有点“热闹”,前几年国内某网站还做了一个谁是湖北第二城的民调,比较来比较去,各有千秋,谁都不服谁,GDP数据这几年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不过不影响各自的对比;近期“鄂西南下铁路”也成了热点,唯一可以说明无论哪个地域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很关心自己城市的发展,也许有些争论很义气,可能就是在跟自己较劲,实际意义不大,纯属娱乐。在这里从纯聊天的角度谈谈鄂西城市发展的一些想法。无论怎么对比,鄂西是一个整体的区域发展概念,应该把眼光放的更长远,视野更开阔,自家兄弟有什么好参照的呢,前期提出的“襄荆宜城市群”才是鄂西发展的最佳出路,大家抱团发展才是眼前亟需的。
“放眼观外,才发现我们需要更大的抱团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无论是我们的邻省还是同区域省份,都出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先说湖南,该省不仅孕育出了“长株潭”城市群,常德、岳阳、衡阳等城市都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每每到达这些城市,都为气魄的城市骨架及完备的产业结构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所震撼,下面谈点皮毛的直观感觉。
先说长沙吧,长沙给人的印象“凡是与科技挂点边的公司都有上市计划”,公司组建财务部的时候起点都很高,从最开始都在为上市做打算,不过长沙这几年上市公司这一块的确是突飞猛进,给人印象深刻;其次长沙房价幸福指数高;湘江新区发展迅猛;构建城市群过程中能够平衡与湘潭、株洲的关系,不鼓励大型企业都扎堆长沙,不利用城市群搞“虹吸”,是确实想构建均衡发展。对衡阳的印象靠近广东,有大型企业富士康入住,很早就有了综合保税区,产业对接珠三角区域,城区骨架比较大,建成区面积大,人口众多,在地级市中“大学等高等教育资源”比较集中,大学数量较多,在同类城市中比较罕见,实力不可小觑。岳阳这座城市最大的感受石化工业发达,长江航运发达,城区建设品位高。总体来说,都是一些表象的感受,但是能感受到“发展的激情”。
再说说贵州、广西。上述两省地处西部高原,单纯比较GDP数据可能比较片面,贵州这几年发展最快是的“大数据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升级较快,国内几大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都在贵阳,可以说未来的贵州是中国数据领域的战略高地。遵义、安顺在产业结构上与贵阳逐步形成“协同效应”。
| | file:///C:/Users/lqq/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png |
广西虽然地处大西南,邻近北部湾,南宁及柳州发展迅猛,南宁五象新区及东盟工业区日新月异,老工业基地“柳州”逐步走出了一条新的“工业转型之路”,从产业结构及未来看,实力不让容忽视。特别是近几年“海上丝绸之路”内涵的逐步丰富,广西沿海城市开始发力,形成以防城港及钦州为主的出海通道,随着产业发展大量东北籍人员进入广西沿海北海、防城港、钦州区域,带来大量的新的人员结构,形成新的发展基础。 对于广西、贵州来讲,有一些后发优势,不存在“一城独大的虹吸效应”,省会城市与“榜眼”城市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各有千秋,无论是贵阳、遵义还是南宁、柳州都在迅速找准自己的定位,错位发展,可以说空气中都充满“激情的味道”。经过“西部大开发”的滋润,广西、贵州区域基础设备水平相当完备,特别是每一个进入贵州的朋友,贵州的高速公路及立体式立交给人印象深刻,西部早已经不是原来那个“西部”。
最后,来说说我们自己“襄荆宜”城市群抱团发展的紧迫性,该区域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地理单元,有战略性的长江通道,有国家级能源基地,有荆襄古道,有深厚楚文化、三国文化,有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有一主两副的政策积淀,有近2000万人口,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在湖北区域占比较大。好不客气的说,中部崛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襄荆宜城市群”的崛起,反观现实,上述概念仅仅停留纸面,可悲的是上述四城之间连高铁都不互通的情况下就在争论怎么南下,怎么沿江,几年过去了谁都不能南下,谁都不能沿江。而我们的周边已经盘踞了很大“潜力巨大的发展对手”,大家都在默默发展,我们怎么能掉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