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途中:一路有你,甚是欢喜 上了大学后发现,原来暑期并不是那么无聊,可以参与许多专业有关的相关活动。例如本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作为守望诚信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我很是欢喜,也很有幸一路有你们的陪伴。 支教的路程虽短,却令人回味。有认真备课、多才多艺的志愿者们,有活泼开朗、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朋友们,这些都让我在这次支教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和谐、当教师的喜悦。 你——辛勤的志愿者老师 从多人中选拔的小老师们,他们自信、勇敢。记得第一次视频会议后,我们彼此互相熟悉,在群里开始商讨一些支教方案、并开始进行团队分组。我选择了比较熟悉的信息部,支教前夕负责划分班级,统计各班人数,并制作班级签到表,后期则是处理相关数据,每日汇总。或许这些都是不起眼的小事,但在我们志愿者看来,这是一种挑战。面对每天人员的增加,我们信息部统计员不得不随时根据情况调整相关表格,修改相关数据。虽然一些事务处理起来有些棘手,但总会有小伙伴来帮助你。有人曾说过,在你苦惑、最无助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个人来默默帮助你,这时你需要铭记于心并学会感恩。现在想想,如果不是团队实践,自己可能真的没有能力去处理一些问题。当然,团队中的其他小伙伴那是非常优秀的,他们利用自己的爱好来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活动课上,只见志愿者们拿起画笔,直播展示成果,看见一幅幅绘画图片,志愿者们心里是满心欢喜和成就感。听,那是志愿者美丽的歌声,和着优美的旋律演奏出来,又是一番风采。每天一节的活动课,让我们看见了志愿者和学生不一样的面貌,那时的的她们,沉醉于艺术,让他们的光芒闪闪发光。辛苦了,辛勤的志愿者老师们。 
图为结课仪式老师发言感悟 通讯员 周淼淼 提供 你——勤学好问的巴东学子 仍记得当时收到学生名单时的惊诧,“怎么会有这么多学生参加?”在我的理解中,支教中学生一般只会有几十个,但200这个数字却让我有些疑惑。或许是因为疫情,同学们在家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也懂得父母工作的不易。基于等等原因,我们更加确立了要好好教学的目标。记得开课前一天,有些家长主动联系我,说他弟弟语文成绩不是很理想,希望我能多帮助一些。或许,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好好学习。20多天的相互交流,我看见了同学们的认真,“老师,我想问一下,修辞手法有哪些?”“老师,描写人物的文章第一段要怎么写啊。”面对同学们的问题,我一一解答,并列举了相关例子。在解答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初中许多知识点没有学透,有时候不能准确的回答问题。“老师,今天没有布置作业?”其实,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有些同学假期作业挺多的,就放松了相关要求,但当看见同学们主动问起作业,我真的很佩服。记得以前,我十分讨厌老师布置作业,十分爱玩,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一代比一代强的原因吧。勤学好问,是中华民族学子的优秀品格。古有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 
图为巴东学生在家认真上课 通讯员 周淼淼 提供 支教时间虽短,但在这20余天的学习中,我们互相陪伴着,一起成长、一起进步着,一路有你,甚是欢喜。(通讯员 周淼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