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0-9-8 09:16: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长期和渔民打交道的省鄱阳湖渔政局工作人员张诗伟告诉记者,不少渔民十几岁就学会了打鱼,与外界联系很少,往往“认识的字还不及鱼多”,上岸走路都会“摇晃”,甚至是出现“晕陆”现象。
“为了守护鄱阳湖的一湖清水,再难也要让渔民上岸,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省禁捕办主任胡汉平说。
按照“禁得住、退得出、能小康”总体目标,我省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渔民利益,妥善解决渔民的生计保障问题。目前,各县(市、区)正在落实国家退捕补助政策,加快完善配套措施,强化社会保障兜底,积极引导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切实保障退捕渔民基本生活,消除后顾之忧——
从省级层面看,围绕退捕渔民转产就业,我省多渠道推出就业服务“1131”计划(为退捕渔民至少提供1次政策宣讲、1次就业指导和3次职业介绍,并确保退捕渔民至少可选择1门实用技能参加培训)。截至目前,我省已培训退捕渔民1.12万人次,实现转产就业渔民9000余人。对于有创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帮助申请享受创业担保贷款、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对于就业困难的渔民,按规定纳入就业援助体系,并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等措施予以安置。对于传统渔村,将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大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
连日来,记者驱车环鄱阳湖采访时发现,有的渔民从卖鱼到“卖风景”,有的从上岸到上班,有的从打鱼到护渔,开始有了新的生活:湖口县渔民李小宝上岸后开了一个水电装修的门店,除去一切开支,月收入有近6000元;余干县石口镇古竹村渔民朱少旺在康山大堤旁开了一家农家乐餐厅,月纯收入超过2万元。
…………
转产转业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同时强化社会保障兜底,也不容忽视。今年年初,我省就出台了《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指导意见》,根据户籍性质、收入来源、土地资料等情况,界定了专业捕捞渔民和兼业捕捞渔民两种身份,对专业捕捞渔民和兼业捕捞渔民参加养老保险补助,制定了两套标准,渔民可自愿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退捕渔民社保补助政策基本落实到位。
呵护一湖清水,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如果说奔腾东去的万里长江是系在祖国母亲腰间的金色飘带,鄱阳湖就是镶嵌在金色飘带上的一颗绿宝石。鄱阳湖是江西的一张美丽名片,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湿地之一,也是候鸟的天堂,是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
共同守护好鄱阳湖的一湖清水,是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效发展的题中之义。
在禁捕退捕实施过程中,禁捕退捕和渔民安置保障不仅是一项产业转型工程、生态保护工程,也是一项民生工程、系统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