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 2020-9-10 15: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青年网 2015-09-16 14:26
高尔夫球场因为高耗水并占用大片土地等原因,早在2004年就被国务院办公厅叫停;2006年,高尔夫球场项目又被列入《禁止用地项目目录》。然而,位于湖北省仙桃市排湖渔场的“飞鹭林高尔夫球场”,在国家土地高压政策与渔场职工维权“声讨”中,戒备森严的高尔夫球场“犹抱琵琶半掩面”。
近日,湖北省仙桃市排湖渔场老职工反映职工养老保险问题,称缴纳了养老保险金,老了却无法享受养老保险,2005年仙桃市委市政府排湖开发项目的实施后,仙桃市排湖渔场将排中、特养两个分场无偿拨给丝宝集团经营,丝宝集团借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风景项目之名,大肆建设高尔夫球场。有钱建高尔夫球场,却无钱给渔场职工买社保。
借助生态旅游项目 排湖湿地建设高尔夫球场。
出仙桃城区往西十余公里处,有一个巨大的湖泊由一条长河与汉水连通,这就是排湖。据历史资料记载,此地曾经是楚王游猎栖息的五乐台,曾出土青铜矛、铭文戈、铜箭镞等战国文物多件。
在当地民众指引下,隔着一条宽十余米的河流,记者看到,颇为茂密的树林空隙中,位于度假区内的草坪内不时有工作人员的身影掠过。在唯一通往度假区内的桥头,立着一块石头招牌,上面写着“五乐台度假区”,门口设有门岗,日夜值班,禁止普通民众进入度假区。
记者冒险划船进入该湖边,看到除了修剪平整的高尔夫球场之外,球场的工作人员在忙碌着。然而,其他没有开发的地方,多处土地荒废,地上长满了荒草,而有的地方被种植上高尔夫球场需要的草坪,为了补充高尔夫球场需要的草坪。
在湖北仙桃当地,“排湖建设了高尔夫球场”已是仙桃当地公开的“秘密”。当地百姓对记者说,“之前是排湖渔场,而后被政府征地,目前已经建成的飞鹭林高尔夫球场,确实打着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名义建起来的。”
据原仙桃市国营排湖渔场书记、现任仙桃市水产局副局长刘贤生称,当时的排湖渔场与丝宝集团开发合同是时任仙桃市市长陈吉学于2005年2月份在天怡酒店签订。
记者在仙桃市人民政府网站还能查到2008年6月26日仙桃日报署名的报道,报道称,排湖是我市最大的淡水湖泊,由湖北万钜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开发,拟在10年时间开发12000亩区域,建设一个集运动休闲、娱乐、度假一体的旅游观光带。目前,这一建设项目已完成航拍图绘制,正在实施大面积植树、控湖造地等工程,并拟建设高尔夫球场、度假中心、博物馆、风情小镇、白鹭保护区等项目。
同时,记者在中国仙桃市委办公室官方网站上查询到,2009年3月2日召开的排湖国际度假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成果汇报会上,丝宝集团排湖项目国际团队专家重点就项目市场定位,规划设计、高尔夫球场设计重点、项目实施计划、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工作进展和项目建设理念进行了阐述。
记者在网上找到湖北省五乐台度假区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竟然是一家叫飞鹭林高尔夫的网站,版权属湖北五乐台度假区有限公司所有,同时标注的地址就在湖北仙桃市五乐台大道一号。网站介绍称,五乐台度假区规划有三个风格迥异、宛如自然天成的高尔夫球场。其中,已经建成的18洞飞鹭林球场,总长7335码,是标准锦标赛级高尔夫球场。
记者在湖北省工商管理局网站上查询,湖北省五乐台度假区有限公司成立2005年,注册资金2000万元,法人代表为唐常军,经营范围为,房地产开发投资,旅游开发投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商业开发投资业务,体育休闲运动市场开发等,还有两大股东为,仙桃万钜投资有限公司和仙桃市天怡大酒店有限公司。据了解,五乐台度假区和万钜投资都是丝宝集团旗下产业。这个“体育休闲运动市场开发”包括高尔夫球场经营吗?记者拨打仙桃市工商局电话0728—3221293,一直无法拨通。
其实,早在2004年初,国务院就紧急下发《关于暂停新建高尔夫球场的通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得批准高尔夫球场”,高尔夫审批大门自此正式关闭。从建成的时间判断,这家名为飞鹭林高尔夫球场显然不符合要求。记者拨打仙桃市国土资源局监督电话0728—3225444,一直无法拨通。
2014年7月前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11个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落实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措施的通知》(发改社会[2014]1496号)文件。
据仙桃市排湖渔场职工介绍,从1987年期,每人每年200元的标准向仙桃市国有排湖渔场交纳养老金,当我们退休要求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时,才得知仙桃市国有排湖渔场并未有为我们办理社会保险至今我们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为此,仙桃市排湖渔场职工提供了一份2009年6月仙桃市排湖渔场关于排湖渔场部分职工要求解决养老保险的情况说明,2005年,市委市政府排湖开发项目实施后,仙桃市排湖渔场将排中、特养两个分场无偿划拨给丝宝集团经营,仙桃排湖渔场每年减少近200万元,每年的收支难以平衡。土地无偿划拨高尔夫球场,却无钱给以养殖为生的渔场职工买社保,目前仙桃市排湖渔场职工社会保险待遇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作为湖北省为数不多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排湖的保护与开发曾得到各方关注。有资料显示,早在2004年11月,世界自然基金会和湖北省林业局就将仙桃市林业局主持的《排湖湿地保护小区管理计划》项目纳入资助对象,主要关注排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调查和物种保护,及湿地保护与管理小型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
目前我国的《湿地公园管理办法》规定湿地公园可以通过国家、集体和个人,鼓励采用合资、合作、股份制等运作方式,实行“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建设管理机制,以促进湿地公园的发展。然而,在允许范围内,湿地公园的开发收益是否能平衡前期投资以及日后公园管理支出则还是一笔未可知的账。
有关专家介绍,从经营角度看,湿地公园肯定是无法通过简单的经营收回投资,甚至现在连维持日常的管理、维护都还需要相关部门的提携。所以,一些湿地公园开始铤而走险,借旅游开发名义暗箱操作违禁项目,以实现发展并获利。
据当地知情透露,建高尔夫球场的目的,就是准备建别墅,原因是有了高尔夫球场,别墅就好卖。某财经媒体报道也可证实,按照最初规划,排湖风景区内将建成游客活动中心、健康旅游区、湿地公园和休闲度假区等。这一事实,在仙桃档案史志网上亦有据可查。 而根据公开的报道显示,在签约后的几年,仙桃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数次与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就排湖开发事宜进行沟通。
之后,规划与土地性质变更。
2011年4月13日,仙桃市国土资源局决定以挂牌的方式出让仙地【2011】017号等17幅地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位置为,仙桃市排湖渔场,排湖景区内,土地用途为商用。
据某财经媒体报道,仙桃市国土局公开的“土地交易信息”显示,2011年5月13日,一家名为仙桃市排湖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突然大手笔购入排湖景区内的17宗土地,土地用途为“商服”。 在湖北省工商局网站上,记者查询到以下信息:仙桃排湖的注册资本金为2000万元,法人代表为洪远平,主要经营范围是房地产开发投资业务、旅游开发投资业务、商业开发投资业务、农业、林业综合开发投资业务、水产养殖及加工业务、交通运输业务、市场开发业务、码头、港口、酒店、餐饮娱乐服务。
根据公开报道的信息显示,2011年11月17日,仙桃市排湖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一项目已经按要求进行了清理和查处,目前正在接受处理。
禁令难禁执行力难 折射地方政府政策架空。
从2004年对高尔夫审批大门正式关闭到今天,十多个部门参与,近10次叫停,多次摸底。同时,按照文件要求,全国各地高尔夫球场按照取缔、退出、撤销、整改四类要求进行处理。取缔类球场必须在2014年12月31日结束,退出和整改工作则都必须在2015年6月30日前完成。
《通知》要求各地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现象,严肃查处违法占地、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行为。今后对顶风新建、拒不停工、清理整治工作中隐瞒不报的高尔夫球场,要严惩不贷,发现一个取缔一个,并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然而,仙桃排湖湿地公园的五乐台度假区内的飞鹭林高尔夫球场依然处于营业状态。
责任主体不明确 导致政令不畅。
长期从事高尔夫研究的刘守仁教授认为,对于清理整治后的高尔夫球场整体发展,要划定红线和禁区。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曾贤刚认为,景区建高尔夫球场获得了经济价值,缺失了生态价值。高尔夫球场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景观资源和水资源都有影响。同时,景区应该属于公共资源,大家都能享受到的风景。但是为满足富人的需求去建高尔夫球场,就变成富人的专属,是不公平的。
中国人民大学法院教授刘俊海说,我们有13亿人口,可耕地面积实际上不多,必须实行最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所以国务院多次强调严禁高尔夫球场项目审批。然而,在实践当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一些地方政府打着修建生态公园、维护公共利益的幌子,实际上追求的是开发商的商业利益和对GDP的盲目崇拜。说到底是地方政府为了当地GDP发展赤裸裸地违反土地管理法的行为。
因此,刘俊海建议,希望中纪委监察部等部门要跟进调查,对于存在这种高尔夫非法审批项目的地方,都应当一查到底。”
国土部明确表示,高尔夫目前在我国还不是全民普及项目,高尔夫球场是高消费体育场所。在全民体育运动设施和场所严重缺乏、一些中小学校连简单的运动场都不具备的今天,将大量资金和土地用于仅供少数人享用的高尔夫球场建设,不仅浪费公共资源,也侵犯了大众权益,对这一行为定将严肃处理。
湖北仙桃不仅违法建设高尔夫球场,而且造成大量土地荒废,引进投资是为了更好的建设当地,造福百姓,现连农民的社会保障都无法兑现,试问这种损害农民利益的建设,是否有害无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