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 前仆后继 多措并举 帮扶在根子上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驻利川市长乐村工作队持续扶贫结硕果 (中国环境监察网湖北恩施讯 胡丹 陈宏)2020年初,从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传来好消息,利川市长乐村顺利通过省、州、市三级验收考核,同时通过国家脱贫抽查、普查,全村342户贫困户1168人全部脱贫,捷报传来标志着脱贫摘帽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长乐村地处利川市南坪乡东南角,辖2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1025户405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346户1168人,留存贫困户20户61人。全村五保户(即分散供养户)21户,21人。村域大,贫困人口多,属于革命老区的贫困村之一,贫困人口比重大,是省级重点贫困村,放在以住这样的村是很难集体脱贫的,相当于发生了蝶变。9月10日,中国环境监察记者奔赴这个大山里的贫困村,探寻长乐村的独特的脱贫之路。 蝶变之路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扶贫工作队来了,我们村里的路更加畅通了,夜晚变得更亮了,环境变得更美了,集体经济变得更多了,孩子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村民对生活更加积极了。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驻农村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队长黄贵全如今走在长乐村的田间地头,乡亲们总是热情地过来打招呼,把他当成村里的一员,内心有一种亲切又踏实的感觉生态环境厅驻村工作队自2016年驻村帮扶利川市南坪乡长乐村以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脱贫攻坚系列决策部署,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总目标,突出驻村脱贫这个重点,稳步推进脱贫摘帽工作,在厅党组、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在长乐村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长乐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实现蝶变。 领导重视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打好脱贫攻坚战。全国人大代表、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吕文艳先后两次带队到长乐村进行扶贫工作调研,并主持召开定点帮扶利川市联席会议,详细了解脱贫工作重点难点,想方设法解决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吕文艳强调,省生态环境厅要按照中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一如既往地做好对利川市的帮扶工作。 厅党组成员彭良斌、李国斌、郭新明、周水华、万丽华,生态环境督察专员徐松、周智勇、蒋茂芳等同志先后多次来到长乐村对扶贫工作进行调研,为脱贫攻坚之路指引方向,为扶贫工作出谋划策、排忧解难。 在厅党组的带领和组织下,厅系统30个党支部和长乐村30户贫困家庭形成一对一帮扶,各党支部了解对口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共谋出路,共谋脱贫之策,鼓励贫困家庭树立脱贫致富信心。“省厅对我们是真心帮扶,感谢这些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恩施州生态环境局利川市分局局长张定柏说。 狠抓产业发展 实现家门口就业 力求尽快精准扶贫 工作队队长黄贵全经过充分的调查与研究,将较为靠近的几块小果园集中,并把其中的180亩林地流转,通过返乡能人、有种植水果经验的牟联胜承包,组建利川市长乐村生态果园,先后引进青花梨、八月桃、江脆李以及冬季桃等有特色的、高产的品种,并注资40万规整田园,在林间随季节变化节奏套种了西瓜与迟玉米,同时散养了2500只鸡,这些鸡可以吃虫、除草、顺带施肥。这让180亩流转土地,挂果率低的现象得到了改善。 9月10日的下午,58岁的贫困户牟联胜从果园里回来。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喷洒,防治鸟类的侵袭和病虫的危害,牟联胜要为园子里的果子套上纸袋。打药、除草、施肥、剪枝也是根据时令来劳作的。在搞好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乡村的同时,也要发展产业,给村民们带来收入。 工作队同时聘用当地25户贫困户以及身体有些不便的村民,平时做些力所能及工作,如护理果树与庄稼,施肥,采收果实等,此项目施行后,目前运转良好,促进了当地25户贫困户及村民增收,同时按约定果园收入的百分之六上交村集体,有效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3万元/年。 花椒产业是工作队在长乐村发展的主导农业产业。去年因为缺水、虫患等原因,造成小部分花椒树枯死。工作队和尖刀班专程赴四川汉元购买花椒苗,并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帮助村民进行补栽补种。 新冠疫情开始时,工作队成员、利川环保分局谭登发接到命令,要求他正月初一中午12点必须赶到村部,与村支两委一起办工。谭登发连换洗的衣服都没有带就按时赶到,紧急排查在汉学习与工作的返乡人员以及随友来玩的离汉人员93人,进行居家隔离,封村封组封店,组织物质派送,组建治安队,民兵应急分队,第天给重点人员量体温,排查重点对象。 2020年3月23日,武汉市以外地区离鄂通道管控一解除,黄贵全就立即驱车从老家黄梅赶往长乐村,每天不停地奔波在田间地头和村里农户间,一方面组织村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方面忙着组织群众开展春耕备耕、复工复产活动。同时组织村民捐款捐物,整个利川市获得捐款74万,长乐村总计捐款13万元,可见工作队的组织力度强与村民的积极性之高。 在工作队黄贵全与谭登发等同志的感召下,许多村民也自发地跟进,其中有位阮茂文的村民,是退伍军人,党员,志愿加入志愿队与民兵小分队,每天巡回村里10多个卡口,给卡口人员送瓜果蔬菜,同时捐款一万元,为长乐村捐款最多的个人之一。大家众志成城,终于击退疫情,迎来解封。 为了提高农户种植技能、增加收益,工作队邀请了花椒种植合作社的专家进行现场培训、种植技术理论培训等。工作队还为花椒种植户赠送了花椒栽培管理技术手册、树枝剪刀等工具。 “这些培训很有意义,希望能多举行类似的培训,帮我们如期致富脱贫”,农户热情高涨。为确保田无闲田、人无闲人,工作队发放补栽苗近万株后,又免费向长乐村村民提供4万余株优质汉元贡的椒椒苗。 “此次种苗发放,可为长乐村新增花椒种植面积280亩,长乐村花椒种植总面积将达到千亩规模。”黄贵全说,这为巩固脱贫成果,指引老百姓致富奔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问到长乐村是否有其他地方都存在的脱贫后,因为种种原因又导致返贫的事例?工作队分析说,其他地方最常见的因病返贫,这边想好了对策,利川市南坪乡副乡长张艳芬解释说,我们长乐村也有个“985”计划:平常治疗报销百分之九十,重症报销百分之八十,如果医疗费过高,个人承担的部分超过五千元的部分由集体负担,这样确保治疗的村民每次的医疗费用在五千元以下,这是一个家庭能基本承受的范围,故而不会因病返贫。如果发生其他自然灾害,集体也能应对。 按利川市委、市政府及南坪乡党委的要求,省环保厅采取“一拖二”扶贫方式,重点帮扶南坪乡长乐村,附带帮扶大罗村、一把村。除了长乐村之外,大罗村、一把村也获得了阶段性进展。 在利川市长乐村采访期间,记者还了解到,儿童之家和花朵舞蹈队主要创建人程丽琴是黄贵全妻子,典型的夫唱妇随,夫妻档扶贫。现在最年轻的扶贫队队员皮志鹏是接过父亲的扶贫棒而来的,是父子兵扶贫......在这中间,还有很多故事,正是因为省环保厅工作队数年的夫妻档与父子兵前后四任队长接力扶贫,加上领导的正确决策,因地制宜,前仆后继,多措并举,久久为功,湖北省生态环境厅驻利川市长乐村扶贫工作,终于结出丰硕的成果。(胡丹 陈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