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16|回复: 1

[吴风楚韵] 【红色黄梅】黄梅画家笔下的黄梅抗战地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中国

发表于 中国 2020-9-18 20:4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色黄梅】黄梅画家笔下的黄梅抗战地
畅行鄂东 黄梅政府 昨天
黄梅县是湖北省的东大门,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山明水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更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大革命时期号称“同志三千,群众十万”、享有“小莫斯科”的声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黄梅先后是湘鄂赣苏区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黄梅一直是抗战的前沿阵地和革命斗争的重要地区。黄梅人民的革命历史,是一幅波澜壮阔、威武雄壮的历史画卷。



岁月之根:参天古树成长的基础决定于根深蒂固。寓意中华民族团结起来,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将拥有任何外来侵略者永远无法战胜的力量。(作者王志俊)



蔡山周宣千年重阳木:蔡山田宝村周宣一千二百年的重阳木,新四军江北抗日游击队八大队在此地成立。(作者陶培峰)

烽火抗日军:作品表现的是我新四军江北抗日游击八大队(1938年7月在我县蔡山镇周宣墩成立)的一名机枪手,正在向来犯之敌奋力开火的场景,天空蓝而发红,像鲜血染成,可见战斗是何等的惨烈。(作者王志俊)



遭侵华日军飞机轰炸过的香樟树(作者陶培峰)



红十五军纪念碑(作者张荣华)
1930年10月16日,红八军第四、五纵队根据党中央指示,在黄梅县大河镇吴祥村成立红十五军。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下辖两个团,共约2000余人。10月底,奉命北上与红一军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这支工农红军是长征时第二支主力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编制中还保留二个团的番号。这支英雄队伍曾转战大江南北屡建奇功,为新中国诞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红十五军纪念碑(作者陶培峰)
红十五军纪念碑占地面积60亩,总建筑面积168平方米,四周花坛环抱,松柏掩映。入口处是高大的花岗石雕花牌楼门,横额镌刻“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地”。系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亲书。塔身高15米,屹立于犀牛山顶。座北朝南。花岗石台阶202级。每级都由两块1.5米石块铺成。象征红十五军。塔正面是徐向前元帅手书碑名:“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军诞生纪念碑。”背面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原红八军军长何长工的题词:“英雄业绩,与世长存。”



邓雅声烈士陵园(作者王林)
邓雅声,1902年出生于黄梅县杉木桥乡邓老屋(现杉木乡藕塘村)。因家境贫寒,邓雅声不能外出求学,就利用劳动之余努力自学。从1921年到1925年秋,在黄梅县教私塾,利用学生放假等机会,广泛同本县在南京、上海、武汉读书的宛希俨、吴致民、李子芬、王一飞等进步青年交往,从他们手中借读了很多传播马列主义、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与他们商讨变革社会的途径。



邓雅声烈士陵园(作者大商)
1925年,邓雅声加入中国共产党。邓雅声从入党起,就致力于黄梅的学生和农民运动,协助李子芬等大力发展“少年黄梅学会”。1927年3月4日,邓雅声代表黄梅农民出席武昌湖北省第一届农民代表大会。1928年去省委汇报工作时不幸被捕。湖北军政头目胡宗铎以关心黄梅同乡面目出现,许以高官厚禄,千方百计对他进行劝降,都被邓雅声严词拒绝。在狱中,邓雅声虽然一次又一次被审讯,精神上、身体上受到极大的摧残,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写下了“平生从不受人怜,岂肯低头狱吏前,饮弹从容向天笑,长留浩气在人间”这气壮山河的诗句。1928年2月19日被敌人杀害。



邓雅声烈士陵园(作者鲁建新)



柳林烈士陵园(作者陶培峰)
柳林乡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曾是红九团、新四军42团的主要活动地。在大革命时期,柳林人民为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献出了2128位忠诚儿女,新四军42团团长熊桐柏就长眠于此。1951年中央南方慰问团慰问苏区人民曾在柳林召开大会,台前书:“刑场上、牢狱中,如许健儿成烈士;大河边,柳树下,一杯浊酒慰英灵。”烈士陵园庄严肃穆,松柏挺拔,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场所。



苦竹乡乌珠尖(作者:陶培峰)
来云庵,又名栖江寺,背靠乌珠尖,是著名的“乌珠尖惨案”发生地。1939年,时任黄梅国民政府县长的陈宗猷,一面扮演怀柔角色,明里国共合作,一面暗渡陈仓,实施分裂部署。是年6月27日,陈宗猷以请抗日志士帮忙转运粮食到栖江寺为名,抗日先锋队、八大队中队长周振扬和游击中队指导员汪柱等30人组织粮食转运。其中二十八名志士先后将粮食运到寺中后,被埋伏在此的国民党军队一一抓捕,并被当场杀害。而半路相遇积极运粮的两名游击队员陈雁峰和王谷生因为体力原因,行路稍慢,在靠近寺庙路上,听到枪声,知道游击队遭遇陷阱,幸运地得以逃脱,并将敌人的阴谋当即向上级汇报。这段悲壮的历史称为“乌珠尖惨案”,当时震惊全国。黄梅儒人於甘侯,闻之此讯,当即大闹县政府,也险些被陈宗猷杀戮,幸遇到学生相救。多行不义必自毙,罪恶滔天的陈宗猷在全国解放后,化名潜回老家广西,后被抓捕,1951年,被黄梅县人民政府依法枪决。(本文来源于百度贴吧所有画作由黄梅县文联提供,转载自畅行鄂东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2

322

主题

4827

帖子

5272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272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20-9-18 21:32:3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分享!
帮助他人的同时就是帮助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