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厕所革命”的部署要求,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最大化为市民提供方便、舒适、洁净的如厕环境。市城管执法委、市环卫局积极作为,强化服务意识,紧紧围绕“小厕所大民生”的服务理念,把公厕的社会功能发挥出来,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施工建设,新建一座、改造4座高颜值、高配置的公厕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对市民开放。
▲市城管执法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赵浚锋督办新建公厕工程进度
新建大桥公园公厕位于新港大道鄂黄大桥旁绿化带中,建筑面积约80㎡,其外观设计理念以黄色的现代风格,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公厕参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16》一类设计要求建设,设置了第三卫生间、管理间和无障碍厕位,集美化、文化、人性化于一体,是市区第72座城市公厕,填补了新港大道南段无公厕的空白。
▲市环卫局党总支书记张爱民验收大桥公厕,即投入使用
▲公厕外景
▲公厕内景
改造4座公厕位于黄州大道的区国税公厕、职高公厕,体育路国税公厕和西湖五路公厕。这四座公厕部分起建于上世纪90年代,多次被市民反映“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厕位较小、潮湿异味、老旧破损”等问题。公厕通过升级改造,“摇身一变”,以洁净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本次公厕改造,参照《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 14-2016》二类设计要求建设。改造后的公厕,设施更高档、布局更合理、外观更靓丽、采光更通透、配置更完善、内部更洁净、服务更人性,原本老旧的公厕焕然一新、再展新颜。
▲西湖五路公厕改造前后对比
▲黄州大道的区国税公厕改造前后对比
▲黄州大道职高公厕改造前后对比
▲体育路国税公厕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后公厕的内部设施
▲新增儿童座椅、婴儿操作台、飘香机、置物台等人性化设计
新开放的公厕,将结合实际情况,实行一人一厕和集中看管两种模式,挂牌上岗、保洁记录上墙、公开征求满意度,工作时间循环保洁,并强化《病媒生物管理制度》进行防控消杀,达到“四净四无两通一明”的管理要求和服务理念。
公厕见证着城市文明的进步,它不仅补齐了“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更是城市的文明窗口。2018年“厕所革命”以来,市环卫局一直致力于市区公厕项目建设,三年共完成建改公厕49座,如厕条件更是发生了巨大变化。后期,市环卫局将坚持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切实把“方便”工程做实、做细、做好,为美丽黄冈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