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742|回复: 0

【原创札记】一首五言诗的前前后后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80

882

主题

6754

帖子

6756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756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0-3 08: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创札记·旧文首发】一首五言诗的前前后后
(1)
1993年,我在仙桃市郑场镇担任党委书记。当年初,省政府下发了《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意见》(鄂政发【1993】13号),这是一份“含金量”很高的文件。我理解,除了“国家禁止的东西”外,其他都可以放开。对于地处偏远的郑场镇来说,无疑是次机会。我们镇领导学习后,由我牵头,找镇直部门每一个负责人谈话,要求大家就落实省政府文件出点实招。大家都同意步子大一点。随后,我们镇出台了《关于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并把省、镇两级的文件张贴到了村、组。
仙桃市政协委员、永兴村的孤寡老人童思纯看了“鼓励私人办学”的条文后,拿出平生积蓄,在管理区的支持下,盖了所私塾,聘了几个教师,招一、二、三年级的学生,方便孩子们就近入学。
童家是教育世家,郑场镇志记载“童家也是世代巨富之家”,童思纯的父亲童敬之先生1948年为南下的解放军收马料、做军鞋、抬担架,工作很积极,组织上安排童敬之先生担任国家干部,童敬之先生坚辞,于1951年创办了永兴民办小学,当选沔阳县政协委员。几十年过去了,当市政协委员的儿子童思纯又办了个私塾。当过几年校长的我,骑车去看了看,感觉不错,当然予以支持。
但是不久,教育部门以上级教育部门没有操作细则为由,勒令童先生的私塾关门。童先生曾数次站于公路边,待我路过时求救。一次遇我,竞嚎啕大哭。后来,78岁的童思纯先生,又在镇政府大院里长跪不起,很有点武训办学的味道,令人心颤。人生在世,其哀大者,莫过于志难酬也。后来,镇上给了点补贴,私塾关门。
(2)
1996年初,我奉调到了潜江工作。一天晚上,我翻看1997年第3期《潜阳诗词》,上面居然刊登了童思纯先生的《读涂阳斌书记作品感赋》,读之令我汗颜,夜不能寐。
(一)
闻道涂书记/青天有大名/
宗源禹王后/自系某年生/
幼小知勤学/男儿渐长成/
文能惊四座/才足傲群英/
笔道农民语/书传社会情/
为官崇朴实/爱党献忠诚/
未善修边幅/专知重法令/
世人皆拥戴/清政自廉明/
采访华西至/旅游江南行/
年年留纪录/日日记征程/
放眼名山美/讴歌胜水清/
词华倾艳丽/文笔显轻盈/
看事通情透/论文说理精/
何曾求轰动/但愿苦经营/
实是真才子/喜当文艺兵/
中华昌国运/涂氏振家声/
拜望曾三往/相逢偶一惊/
风流何倜傥/气概独峥嵘/
(二)
挡道因无奈/呼冤确不平/
毅然兴学校/振奋起柴荆/
赤胆虽难剖/丹心岂易更/
未为时代重/肯作等闲轻/
何日宏图展/多年意志贞/
强行余忍耐/因恐泪纵横/
表态知深意/呈诗献结晶/
眼前车远去/耳畔笛长鸣/
我校终关闭/谁人敢抗争/
无须论黑白/何必辩输赢/
浩气唯长叹/雄心不复萌/
精神难振作/疾病久缠萦
寸寸肝肠断/纷纷涕泪倾/
忽闻蒙救助/残局许支撑/
应识真人面/堪怜处土羹/
令余深感激/在此谢恩荣/
(三)
发奋酬知遇/重新理笔耕/
诗才称独步/词价抵千城/
能许甘微绩/还期再远征/
豪情吞猛虎/壮志脍长鲸/
耗尽书生血/高扬艺术旌/
今将小民作/献与贵人评/
(3)
发表诗歌不久,童思纯先生就谢世了!
2003年5月,YZS同志在省教育厅《关于私塾学堂的调查报告》上批示:“类似的私塾学堂能否多办点,请GSHZ同志认真研究。”
10年过去了,总算有了答案!
可惜童先生已经走了10多年了!
(2007—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