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恋母亲做的芝麻糖
添加时间 : 2020/10/9 11:06:17
作者 : 饶哲生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漫步人生路,心中根植了一种深深的恋。它不是壮阔的山河、也不是美丽花草,它是儿时母亲做的中秋芝麻糖。
小时候,每到中秋节,家乡家家户户都要做芝麻糖,以示庆祝秋收,这是家乡数十年不变的习俗。
母亲会做芝麻糖。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总在提前就开始筹备做芝麻糖的原料。她利用干农活的间隙,叫父亲上街抢购糯米糖,她则在家里煮糯米饭。糯米饭煮好后,母亲将松软的饭粒放到庭前的踏脚石上晾晒,让太阳把饭粒催成脆生生的饭米。
到了农历十四的晚上,月上柳梢头,母亲就开始做芝麻糖。她做芝麻糖有五步曲,即:“蒸、炒、揉、拌、切”。首先是蒸糯米糖,母亲往锅中倒水、水上摆一弯月状的竹质蒸背,蒸背上放一大陶钵,钵内放入2斤糯米糖,然后盖上锅盖,烧中火蒸。蒸糖的时候,香气不时从锅中溢出,飘然入室,既熏醒了我的梦、也熏醒了我急不可耐的味蕾。睡不着觉,我索性起床看父母做糖。半个小时后,糖被蒸出了油和水,糖和水混合的糊状物体,母亲称它为糖稀。
在糖稀自然冷却的过程中,母亲开始炒芝麻。她将芝麻滤水、炒热,待芝麻微香,铲出装入瓷碗。炒罢芝麻,母亲往锅里舀两勺棉油,将油烧热,添加去皮后的干花生米,用旺火翻炒,炒出香味,捞出微晾,让其有酥脆感。
随后,母亲叫父亲搓揉糯米糖。父亲开始用力揉搓。二十分钟后,他将糯米糖拍打、抻平成5厘米厚的大糖块。母亲端来之前弄好的饭米、花生、芝麻,倒入糯米糖中,再浇上两勺芝麻油,用锅铲来回推搡,勾兑,让父亲趁热混合拍打、揉搓。经过不停地反复搓揉、拍打,饭米、花生、芝麻这些原料渐渐融入了糯米糖。揉匀后,父亲将糖和原料拍打成了长一米、宽约八十厘米的长方形的大块状糖饼。
最后,父亲和母亲开始切糖块。切糖块是个技术活,得心细,讲技巧。父亲拿菜刀一边在糖的上头轻切,母亲则在下面用双手将糖轻缓地往前后方向推移,这样周而往复,一块块长约10厘米、宽约2厘米的芝麻糖便做好了。
看着那些黑白黄相间的漂亮小糖块,我口水连连,真想一下子把糖块吞进肚里。母亲见我一副小馋样,连忙拦住我的手,嗔怪地喊道:“傻儿子,莫心急,等糖冷,不然会烫嘴的!”可嘴馋的我,硬是从母亲的胳膊下偷偷地拿了一块芝麻糖往嘴里塞。谁知发烫的糖块一下子灼伤了我娇嫩的小嘴,痛得我哇哇大哭,眼泪像断线的珍珠流淌。母亲看我痛成这样,立即从水缸里舀一杯冷水让我喝,并把我搂在怀里左右摇晃,不停地哄我,那天,我又一次尝到了母亲怀抱的暖。
次日,嘴巴稍好点,母亲拿三块糖让我尝。在细细地咀嚼中,我感觉芝麻糖甜而不腻,软中有脆、糯里生香,鲜美无比。第二天,我带芝麻糖给同学吃。他们吃了糖,直夸我父母手艺高,并说那是他们尝过的最美味的芝麻糖。父母亲做的芝麻糖,让我赚足了同学们艳羡的目光,也收获了珍贵的同学情。
如今,父母去世了,再也没有人为我们做那么美味的芝麻糖。眼看中秋又近,我好想念父母亲当年做的芝麻糖,更想念我们一家人当初团团圆圆一团和气的浓浓亲情,因为,它是我此生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佳酿……
(编辑:白楚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