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0-10-13 16:55: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重症医学科,被称为危重患者救治的“红区”。生死大营救的场景,每时每刻都在这里上演。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黄冈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吴雪花就在这个“红区”里,持续高强度工作了73天,成功地将75名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2月6日是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二五楼ICU正式启用的日子,这个隶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ICU开设病床35张,高峰期收治的危重病人多达30名,而护士缺口巨大。如何在保证医护人员自身安全和队伍完整性下,又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吴雪花打破常规,改变传统排班模式,将每天的护士分为5个班组,每个班组确保有2至3名ICU护士。吴雪花身先士卒进入隔离病房,随时指导和帮助年轻护士工作,就像是“红区”里旋转不停的陀螺,随处可见。每一次交接班都已筋疲力尽,但透支的是体力,满格的是决心和毅力。
自古忠孝两难全。除夕之夜万家团圆时,吴雪花一家5口却分处4地:丈夫王昌锋作为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和市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在第一时间和吴雪花一起收拾好行装,分赴两个院区开展救治工作。他们充满歉意地答应父母和孩子,等疫情结束后,补上一顿团圆饭。然而,这顿团圆饭再也没法补上。3月2日,近2个月未见儿子王昌锋的老父亲因严重心脏病猝死家中。弥留之际,老人用最后的力气挥手阻止了老伴给儿子打电话,他不愿打扰他们的工作。得知消息后,王昌锋和吴雪花夫妇悲痛万分,连夜将父亲送往殡仪馆火化,又迅速返回工作岗位。一路上,向来乐观坚强的王昌锋多次忍不住哭泣,吴雪花默默陪伴在一旁,无声安慰。
“我仅仅是这场艰苦卓绝的战‘疫’中,最为普通的一个。”10月12日上午,吴雪花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言说,将继续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革命老区精神,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付出更大的努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黄州区赤壁街道大地社区党总支书记林霞——
再苦再危险也要守好“第一道防线”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陈艳
“我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份荣誉,应该属于千千万万起早贪黑、不惧生死、默默奉献的社区工作者!”10月12日,在黄冈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黄州区赤壁街道大地社区党总支书记林霞动情地说。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关键所在。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1月25日,时任赤壁街道八一社区党总支书记的林霞立即返回工作岗位,投入紧张的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她不是在指挥部内,就是在各卡点、网格,或是在去隔离人员特殊群体家的路上。为了家人的安全,她把4岁的孩子送到婆婆身边,自己一个人住,有时忙晚了就干脆住在社区,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城市解封。
八一社区辖37个小区、3791户居民,集物业型、单位型、“三无”型、村组型小区于一体,人员多,下岗职工多,困难群众多,防控任务重。
抗疫早期,防护物资不足,林霞和同事们一个口罩戴几天,把雨衣当作防护服,对社区1万余名居民,每3天排查一轮,每人每天排查200多户,晚上汇总数据、转运人员,天天忙到零点后。人员转运,没有足够车辆,他们就用私家车、摩托车、电动车,只求把人员转送到位。凭着这份执着、这份责任,社区先后流调和转运密接者108人。
“当时怕被感染吗?”面对记者的提问,林霞坦言:“怎么会不怕呢?但危难当头,总要有人站出来!”幸运的是,林霞和同事们都安然无恙。
当前,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林霞战斗的阵地从八一社区转移到了大地社区,但初心和使命仍然未变,“只要疫情没有结束,坚守就要一直继续。我将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用我们的辛苦指数换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林霞坚定地说。
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市环卫局清洁服务公司副经理王志祥——
迎着病毒勇敢“逆行”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王桑
10月12日上午,黄冈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市环卫局清洁服务公司副经理王志祥,作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代表发言。
1月24日除夕夜,市委、市政府决定紧急征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集中收治病患。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党总支一声令下,52名党员纷纷请战,市区700多名环卫人迅速集结,迎着病毒勇敢“逆行”。
随后,环卫人又完成20多次大型的突击任务,在市疾控中心、市妇幼新院区、市二医院……党员带头上、工友踊跃上,渴了喝冷水、饿了啃面包,大家拼命抢时间。
1月29日(大年初五),环卫人再次接到紧急任务,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病人剧增,保洁人员严重匮乏,急需增援。
“这次任务要深入高污染病区,谁都不能保证不被感染,谁都不能保证平安归来,愿意去的,立下生死状。”
“我是党员!我先上!”老党员王志祥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党员的初心使命,驱使他第一个签下生死状。
“我是党员,我愿立下生死状。” 一瞬间,25名党员工友在生死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按下鲜红的手印,他们高举鲜红的党旗,再次奔赴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这一去,就是52天的坚守。
像王志祥这样的环卫工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舍小家、为大家”,战斗在最危险的“红区”,坚守着人民群众健康“防线”。
回老家过年的夏秋兰,大年初一步行六、七十公里路,为抄近路,大冷天蹚水过河,嘴唇冻得发紫,仍然按时到岗;环卫工吴建明,为不影响工作,委托社区干部照顾独自在家幼小的儿子;老师傅谢南新冒着病毒“粪口传播”风险,徒手疏通粪污管道……
没有感天动地的事迹、没有华丽动听的声音,环卫人默默完成好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化粪池清掏等一项项任务,零缺岗、零退缩、零感染。这就是他们交出的“成绩单”。
黄冈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代表、市公安局黄冈经济开发区分局新港路派出所所长涂新斌——
警灯常亮守护万家灯火
黄冈日报全媒记者 瞿慧一
“派出所的灯是不熄的灯,因为那亮的不是灯,亮的是我们对人民群众的承诺,亮的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期望。”10月12日上午,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市公安局黄冈经济开发区分局新港路派出所所长涂新斌,作为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代表发言。
疫情期间,全所43名民、辅警近3个月没有休息一天,日夜奋战在卡口查控、驻点值守、社会面巡控等抗疫一线。
除夕前夜,新港路派出所对辖区内所有宾馆的流动人员进行拉网式排查。宾馆里住满了返乡人员,明知他们是潜在的传染源,但全所民、辅警没有一人退缩。起先,他们完全是“赤膊”上阵,一家一家宾馆摸排登记,排查出从武汉来黄冈的高危人员50多人。
人民警察为人民,纵使遭遇的委屈再多,面对的凶险再狠,也必须直面而行。
1月23日,教导员方思清带队在市二医院值守,有十几个发热病人需要转诊,有的患者情绪十分激动,一些不理解的家属看到警察就开骂,甚至有一位患者往民警身上吐口水、甩鼻涕。民警一遍又一遍给病人和家属做工作,终于感动了他们。
2月18日,涂新斌带队在街面巡逻时,发现一名疑似逃犯的流浪汉,便带到所里审查。第二天,这名流浪汉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所里与他接触过的有11名同志,好在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涂新斌说:“其实,我们也是普通人,也怕传染危险。但我们是人民的卫士,职责高于天,面对危险,我们必须向险而行。”
疫情期间,43名民、辅警服务10万多名群众,大到刑事案件,小到邻里纠纷、疏通马桶,都要一一处理到位。虽然长期保持着高负荷的运转,很累、很辛苦,但肩上的责任让他们义无反顾。
“我们始终牢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从警永不悔,有战必亮剑!”涂新斌坚定说道。
(编辑:李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