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湖北省咸宁市 2020-10-16 08:34: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庆中秋,同庆同圆。这是国内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成果后的首个长假。
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我市共接待游客25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4.1亿元,分别同比恢复63.1%和70.3%,全市文旅市场呈现繁荣活跃、安全规范发展势头。
不仅是国庆节,节前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万千气象,溢满黄冈大地——
4月22日,蕲春县赤东镇神蕲艾谷产业扶贫基地大片蕲艾郁郁葱葱,长势良好。该扶贫基地连片发展蕲艾种植规模1万亩,辐射涵盖周边6个村,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带动贫困户150多户,解决扶贫就业400多人。记者 周伟 摄
谷子黄了、柿子红了、菊花开了……9月20日,从大别山区到长江沿线,以“抗疫保丰收,农民迎小康”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在黄冈各地旅游景点火热举行,广大农民脸上洋溢丰收喜庆。
市区6个项目、协议总投资155.7亿元;团风5个项目、协议总投资125亿元;麻城17个项目、协议投资48.9亿元……9月19日以来,黄冈第三届云上“一节一会”,在黄冈11个县市区轮番上演,疫后重振的希望孕育在一个个项目里……
经济社会发展一刻也不能耽误,疫情常态化防控更是一丝也不能放松。非常时期,非常作为。全市上下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奋力夺取“双胜利”。
“四进”攻坚,经济重启促复苏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生计。
天平两端,责重如山。
如何抓好统筹,弹好钢琴?
唯物辨证法告诉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就能纲举目张。
从暂停到重启,困难重重。
“疫情对市场主体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疫情一来,市场这只手基本断掉了,我们政府这只手这个时候要挺身而出。载体抓手是什么?就是‘四进’攻坚行动。”市委书记刘雪荣一语中的。
“四进”攻坚行动动员会议召开后,市县两级机关事业单位2万多名党员干部迅速集结,组成7472个工作专班,进驻1244家规上工业企业、783个重大项目、所有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聚焦“六稳”“六保”,聚力纾困解难,全力攻防疫之坚、攻发展之坚、攻稳定之坚。
“四进”以问题为导向,为重启复苏纾困解难。
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2月20日,黄冈战“疫”犹酣。市委书记刘雪荣到绿宇环保了解厂区疫情防控工作,详细询问将来复工复产可能碰到的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领到服务绿宇环保的“任务包”,先后4次深入企业现场调研解决问题。
市政府办公室专班进驻绿宇。原材料进不来,专班迅速帮助企业打通物流通道,协调从陕西、鄂州、武汉等地运回原料和产品,第一批3000吨原料仅用1天时间就运回公司。
“真不敢想象,我从浙江绍兴回来时,厂里只有几名留守管理人员和保安,短短4天就返岗253人,货物物流运输渠道也打通了,公司这才敢加大马力生产。”绿宇环保负责人张朔回忆起复工历程时说。
3月上中旬我市正式吹响复工复产冲锋号后,市委书记刘雪荣一次次深入园区、企业、工地,调研督导,把脉问诊。发现复工复产面临最突出的困难和问题是员工返岗难,特别是许多企业项目高管,身居武汉,彼时武汉还没解封。
4月13日,在湖北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内,总装车间生产线上一片繁忙,工人们正在赶制一批订单。自2月6日起三次复工复产以来,截至4月13日,科峰传动返岗员工508人,返岗率达99%,产能恢复100%。复工后,该公司平均每天接到订单额400万元以上,公司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记者 吴娅婷 摄
时不待我,争分夺秒。刘雪荣立即向省、武汉市防控指挥部积极争取支持,在依法依规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加快办理黄冈企业项目人员返岗。
为此,市发改委牵头的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一个个电话联系返岗人员,再对着地图设计最佳返黄线路,从3月26日中午至3月29日凌晨,专班人员冒着大雨和寒冷,在武汉龚家岭和黄冈高速卡口,协调黄冈企业在汉滞留高管人员共285人返黄并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同时对外省返岗人员,先电话与省市和外地防指联系,再按设计返黄线路,派车从九江等地接回数百名返岗员工。
功夫不负有心人。全市“四上”企业复工率、复岗率分别从3月17日的25%、11.6%提升至9月15日的99.7%、98.8%,亿元以上项目复工复岗率均达到100%,为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复苏回暖贡献了发改力量。
黄冈稳健公司是我市停不得的企业。在市委、市政府部署下,市经信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带队的工作专班进驻黄冈稳健医疗公司,每天4名干部驻厂服务,连续50多天值守在生产一线,先后帮助企业解决人员到岗、货物运输、技术改造、原材料供应等问题50余个,协调争取各项政策资金4289万元。黄冈稳健医疗公司已累计生产销售各类口罩15亿只,新增就业1500余人,完成工业产值12.88亿元,同比增长144.6%;上缴税收1.04亿元,同比增长64.3%。
“把破坏了的市场体系、打断了的产业链条修复过来……”在“四进”攻坚行动中,各工作专班按照市委部署要求,深入园区和项目一线现场办公,打通堵点、连接断点,当好“店小二”,推动企业和项目复工达产。
3月23日,黄冈晨鸣已全面复工复产,500余名员工到岗,所有生产线已恢复80-85%的产能。该公司从3月13日着手员工返厂、生产物料准备等复工复产工作,“四进”工作人员全力帮助解决问题,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记者 周伟 胡辉 摄
黄冈晨鸣负责人说,为推动公司复工复产,仅3月份,市委书记刘雪荣深入公司三次,督导解决许多实际困难。市委办公室工作专班,指导制定防疫工作方案、应急预案,帮助落实防疫物资,协调解决企业用工、安全、道路运输等难点问题,在短短4天内完成员工返岗、生产开机及浆板产品下线等全部生产流程。
在湖北正茂,市委组织部工作专班主动协调医疗机构上门进行防疫消杀,先后对224名返岗职工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组织多家金融机构上门调研,企业先后获批银行授信1450万元,并得到大别山振兴发展基金1500万元资金支持。
奔着问题去,迎着困难上。截至6月底,全市“四进”专班累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问题4371个,解决率达到93%。
牵住“牛鼻子”,以点带面、带动全盘。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项目,我市全力以“复”,跑出“加速度”。
农民戴着口罩下田下地,农机在田间奔腾欢歌,无人机盘旋喷洒农药,现场视频连线学习培训……我市早部署、早动手,全力完成春播任务,变灾年为丰收年。
据统计,全市夏粮总产同比增长27.86%、夏油总产增长18.48%。疫情之下,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一台台黄色的自动焊接机器人,灵活地挥舞着机械手臂,精准有序地进行着汽车车架焊接操作……5月20日,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车间内,高度自动化智能生产线、200多台自动焊接机器人、各种先进精密设备协调配合快速运转,火热生产气息“奔腾”而来。
渐进复市,又见人间烟火气。自6月1日起,市区在西湖一路、东门路、赤壁北路等20个点设立夏季瓜果临时服务点,总计可容纳摊位4000余个。过去推着三轮车沿街叫卖,现在每天早上6点半准时来划定的区域“出摊”。在壕沟路便民服务点卖水果的熊大姐高兴地说:“人比过去轻松,一家人的生计也有着落了。”
因时因势,收放自如,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定力。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才能更好谋未来、赢未来。市委、市政府打出争资立项、“一园一策”、千企大会等“组合拳”,加快推进“四大行动”,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重启、疫后重振。
项目是扩投资、稳增长的“压舱石”。
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我市不断创新思路、创新作为,以变应变,危中“抢”机,持续推进项目招引工作。全市通过“互联网+招商”方式,网络对接、视频洽谈、云端签约活动234次,集中签约活动24次。开展“最美逆行黄冈”网络招商推介系列活动,新引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57个,协议总投资1412.84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5个,协议总投资额885.49亿元。
武穴长江大桥建设项目自3月17日复工以来,掀起了大干快上的施工热潮。图为5月4日该项目正在进行钢箱梁安装施工。通讯员 黄颖杰 黄马杰 摄
8月28日,我市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顺丰两大中心项目——总投资6.87亿元的顺丰培训中心和总投资25亿元的顺丰生活配套中心开工。湖北绿宇环保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总投资33亿元,建设废料预处理、再生聚酯等装置及车间,配套建设超低排放循环流化床锅炉、配电站等工程。
1至8月,我市开展3次重点项目建设拉练检查、5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清零”行动,全市在建项目1051个,总投资3079亿元。
为应对疫情影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研究出台了系列支持发展政策措施,特别是党中央出台支持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一揽子政策,为推动疫后重振带来前所未有政策机遇。
4月9日,市委书记刘雪荣先后到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听取争资立项情况,与大家面对面交流沟通,现场就项目策划、申报、储备、资金争取和项目建设等把脉问诊。
市“四大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跟进,扎实做好统筹协调和推动落实工作,研究出台争资措施办法,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
截至8月底,全市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5.84亿元,同口径占全省份额的12.21%;争取2020年省预算内资金1.87亿元,同口径占全省份额的17.70%。先后五次申报纳入国家重大项目库2020年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267个,债券资金需求254.03亿元。全市政府专项债已储备项目83个,拟发行项目26个,发行金额15.67亿元。
长远谋划,蓄积疫后重振澎湃动能。
统筹发展,释放经济复苏磅礴力量。
三线作战,防汛救灾赢大考
9月6日上午9时,我市终止防汛应急响应。
防汛救灾胜利来之不易。
在有序推进疫情防控、疫后重振之际,黄冈又遇洪灾大考:连续9轮强降雨,山洪、内涝、外洪叠加,面临三线作战。
市委、市政府两手抓双统筹,防疫防汛同部署同推进,筑牢防汛防疫“双防线”。
未雨绸缪备大汛。
市委、市政府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科学运用黄冈防汛“三大定律”,坚持“预案预案还是预案,准备准备还是准备”,全域动员,全面部署,主动谋划,统筹推进防汛工作。
启动万福泵站等水利工程、重点防洪项目的复工复产,编修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方案,组织专班拉网式督查排查全市备汛备旱、涉水工程安全隐患,确保汛前整装待“汛”。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担当“定海神针”。
7月8日,新一轮特大暴雨致黄梅一度陷入重围:大河镇袁山村突发山体滑坡致9名群众失踪;县城发生严重内涝致560名高考学生一度无法进入考场;考田河水漫溃堤致近2000名村民被困。
这天清晨6时许,市委书记刘雪荣接到黄梅县委书记马艳舟向他报告紧急汛情的电话后,果断决策部署:他和赵斌、易先荣、上官福令等市领导兵分四路赴黄梅指挥抢险救灾;市长邱丽新在市指挥部坐镇。
2个小时后,刘雪荣与马艳舟会合,紧急会商部署,一系列应急方案,快速启动;一道道请示、指令,迅速发往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省直部门和全市各相关部门。4个小时后,华宁中学576名被困考生全部转运出校园,所有考生当天中午前均参加了高考。8个小时后,考田河水漫溃堤2000名被困村民及沿线2.4万名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到位;鏖战25小时后,考田河200米的溃口封堵成功,顺利脱险。
市级领导带领10个督导组分片包保各县市区,指挥指导防汛救灾工作。各县市区党政主职组织动员各方力量,投入抗洪救灾攻坚战。
5月25日,我市62778名初三学生回到熟悉的校园,开启课堂学习模式,积极备战中考。为迎接学生返校,各校多措并举,在学生出行、学习、用餐、住宿等关键环节做好准备,建立与常态化防控要求相适应的校园管理模式,确保学生们顺利开学复课。图为市启黄中学学生上复学第一课。记者 周伟 李娇 摄
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7月11日晚,市防指召开紧急会议,要求市直机关紧急调派1000名党员干部,支援黄州区长江干支堤防汛救灾工作。
不到2小时,市直66家单位、1003名干部报名参加,次日清晨全部进驻责任堤段50个哨棚,与黄州区干群混合编队,严格执行“66533”巡堤查险制度,战洪魔,守大堤,23个日夜,巡堤查险6.4万余人次,参与应急抢险1300余人次。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防汛期间,全市1637个防汛临时党支部、21万余名党员干部遍布江、河、湖、库堤坝,与群众一道巡堤查险抢险。
勠力战风雨,共画“同心圆”。
闻令而动,向险而行。2750余名人民子弟兵、9000余民兵集结抗洪抢险一线,顶风浪、筑堤坝、除险情、护群众,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钢铁长城”。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全市累计组织劳力90.06万人次、防汛机动抢险人员12.28万人、出动大型机械设备27681台班参与抢险,成功处置各类重大、较大险情153处。
众志成城保安澜。全市263公里长江干支堤、6条入江支流、1237座水库实现不垮一堤、不溃一垸、不亡一人。
弹好钢琴,统筹兼顾,综合打赢防汛救灾硬仗。
水退一寸,人进一寸。不误农时,生产自救。
重灾区黄梅县,5天,70余家工业企业恢复生产;7天,抢通路桥129处;10天,抢种10万亩稻田;15天,启动实施151个补短板项目。
筑牢防汛防疫双重“大堤”。
成立洪涝灾害卫生应急指挥部。一批刚下防疫火线的医护精兵,又奔赴防汛前线,指导防疫,开展灾区巡诊和医疗救治。
大汛无大疫,全市未发生传染病疫情,防汛防疫取得双胜利。
应急与谋远相结合,一批补短板项目落地。
全市共谋划交通补短板工程项目39个,总投资435.87亿元,37个水利补短板项目共投资54.1亿元,进入省水利厅项目库初稿,占全省22%……交出一份统筹兼顾谋多赢答卷。
持续发力,打赢脱贫收官战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这个诺言,力重千钧。这个诺言,昭示初心使命。
作为大别山片区脱贫攻坚主战场,经过多年奋战,全市6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89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从101.4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8437人,贫困发生率由16.83%降至0.14%。
行百里者半九十。前进路上不停步。2020年,全市剩余贫困人口4083户、8437人。同时,疫情给脱贫攻坚出了一道“加试题”:全市2907名确诊患者中有140名贫困人口,因病返贫风险加大;严格的封控和隔离,给就业和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扶贫项目建设按下了“暂停键”;扶贫小额信贷的使用受限等。
怎样答好黄冈这份答卷?
战疫、战贫两战并举,两战都要赢,力争让“加试题”变成“加分题”。
统揽全局,科学决策,密集部署,强力推动——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市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市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会和市精准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专题会21次,高频次研究部署、高密度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对标中央、看齐核心,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压实攻坚之责。
把握形势、以变应变、紧盯目标、精准施策——
决战脱贫收官之年,遭遇疫情,农民如期脱贫的困难是什么?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3月以来,市委书记刘雪荣密集深入麻城、团风、蕲春、罗田等地,到田间地头,进村企车间、访农家农户。
几乎所到的每个县市,他都要走进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因疫致贫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等“四类”重点人群代表家里,与他们围坐一起,拉起家常:“年收入有多少?帮扶政策落实没有?家里还有哪些困难?打算怎样增加收入?……”在调研中发现问题,针对实际解决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