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湖北
- 精华
- 0
上士

- 积分
- 543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
4.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布局,畅享绿色便捷出行
(1)构建“十二横九纵五环”的城市总体骨架道路网体系。“十二横”——高铁站前大道、环北大道、北湖大道、陆羽大道、东江大道、人民大道、钟惺大道、汇侨大道、创业大道、发展大道、天仙大道、南湖大道;“九纵”——西环路、状元路、西湖路、接官路、东湖路-天门大道、竟东路、竟九路、杨林河路、东绕城路,“五环”——老城区内环(状元路-北湖大道-竟东路-汇侨大道)、天门城区外环(高铁站前大道-东绕城路-南湖大道-江汉路)、北外环(高铁站前大道-东绕城路-北湖大道-状元路)、南外环(接官路-天仙大道-竟东路-汇侨大道)、(北湖大道-东绕城路-发展大道-竟东路)。
形成合理的道路网密度:主干路路网间距 700-1200 米,路网密度为 1.48 千米/平方千米;次干路网间距为 300-550 米,路网密度为 1.69 千米/平方千米。2025 年以前,城市建成区平均道路密度达到 8 公里/平方公里。
(2)把握近期道路交通建设重点。构建“内畅外达”的城市交通系统。一是“达区外”——建设高铁站前路,“扩容”天门大道通往高铁站的市政道路,建设武天高速连接线,升级通往货运铁路站的道路,形成方便快捷的对外交通。二是“连城北”——实施状元路北延、西湖路北延、谌桥路北延至高铁站前路,通“城中”与“城北”断头路。三是“串城东”——建设环北大道东延,汇侨大道东延建设朱垸大桥,打通“城东”与中心城区之间的交通梗阻;新建杨林经八路,新建东绕城路延伸至高铁站前路,优化“城东”路网布局。四是“通城南”— —优化城南交通路网,打通西环路、状元路等断头路,连接东西发展大道,完善物流园区路网。五是“优老城”—— 新建大润发门前地下人行通道、人民大道交闸北路立交桥,化解人民大道堵点;建成天门大桥和西寺路大桥,缓解闸北桥通行压力。
(3)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贯彻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以创建全省公交示范城市为载体,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机动化交通中的主体地位,着力完善城市公交线网结构,构建以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无缝对接城乡、城际公交以及长途客运网络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优先保证场站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公交首末站、公交停保场、公交换乘站的建设力度。在原有 12 条公交线路的基础上,新增 3 条公交线路,新建 5 个公交首末站和多处公交中途站点。按照“窄马路、密路网”方式,完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三行系统”,加快慢行系统建设,结合道路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人行道、自行车道建设,缓解交通压力,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专栏五:城市公共交通建设
1. 新建 3 条公交线路
①开通侨乡客运站—义河大桥—人民大道—中百仓储—客运中心站—天门高铁站公交线路。
②开通汉北桥—人民大道—西湖路—陆羽大道—北湖大道—北湖湿地公园—环北路—天门高铁站。
③开通教育园—北湖大道—中百仓储—人民大道—文昌阁公交线路。
2. 新建 5 处公交首末站在原有 7 个公交首末站的基础上,新建小板、白茅湖、北湖片区、文昌阁片区、天门工业园 5 个公交首末站。
3. 新建公交中途站点
新建公交侯车亭、公交站牌 300 个。其中:港湾式公交侯车亭50 个、灯箱式公交站牌 50 个、电子公交站牌 100 个、简易公交站牌 100 个。
(4)加强市政交通设施建设。打通道路跨河断头路,完善过街人行通道建设。推进停车场建设,鼓励建设立体停车库,整合城区现有空地、依托老城区用地腾退工程配套建设停车场 9 处,力争至 2025 年底,机动车停车位供给总量控制在机动车保有量的 1.1~1.5 倍之间。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按照 30%比例设置充电桩停车位,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力争达到 1:15,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力争小于 2.5 公里,重点在公园、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建成住宅小区等区域配建充电桩。开展陆羽大道沿线、人民大道沿线、钟惺大道沿线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配套建设及运营.
信息来源:http://www.tianmen.gov.cn/hdjl/myzj/detail.shtml?collectionId=1456&siteId=70&status=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