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74|回复: 5

[古塔茶馆] 攻坚先锋|听, 山里的故事

[复制链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0-10-18 20:36: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攻坚先锋|听, 山里的故事

东方网
10-16

梅山村一角靓丽的文化墙

“绿蜡笔,画青山;蓝蜡笔,画小河;黄蜡笔,画麦穗;红蜡笔,画艳阳……”

村口的娃娃又搬着小板凳开始画画了,边画着眼前的美景,边喃喃自语,时而还被自己的“佳作”美得乐了起来。

孩子眼中这个美丽的地方,便是黄梅县城东梅山脚下的杉木乡梅山村。

村南,巍巍的梅山宛如绿色屏障,满眼苍翠。

村西,古老的悠悠河水绕村而过,直奔县河。

然而,早在几年前,这里却还曾是土坯破瓦,道路坑洼的贫困村。

近几年来,在村支部一班人的带领下,在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梅山村阔步走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村里的集体经济日益强大,梅山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旧貌换新颜,共圆小康梦。

梅山村的扶贫路上,是谁将脚下的泥土捧上了心间?听听老乡怎么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0-10-18 20:4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困难肯定会直接找你!

——80岁的宛师傅

从四面透风的土坯房,搬进干净整洁的新房子,“房子住的比原来舒心,感觉身子骨都硬朗不少!”80岁的宛师傅笑的合不拢嘴。

宛师傅是村里的五保户,也是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黄梅县杉木乡梅山村第一书记周治国的包保对象。在一次进村入户的走访调查中,周治国被宛师傅家破旧的景象愣住了,低矮的土坯房,光线昏暗,房子因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

“被雨水打湿的黄土屋里,散发着潮闷的气息,老宛清瘦的背影瞬间让我眼睛发酸。”周治国现在回想起初见老宛的情景,还止不住沉思许久。

老宛,是周治国对宛师傅的“爱称”,因为在家里,他有时唤自己的父亲也是以“老周”相称,因工作的机缘能回到“老家”驻村扶贫,让本就是黄梅人的周治国觉得更加不能辜负乡亲们的期望,而梅山村就像自己的另一个家,对待老宛就像善待父亲一样,更需要真心实意。

想到那颤巍的老房时刻都有被雨水浇垮的危险,周治国便心头一紧,改善老宛的居住条件,刻不容缓。

2019年3月,周治国和村干部一道,来到老宛家勘查地基,商讨方案。短时间内为他申请到危房改造项目,为老宛争取到了2.2万元的危房改造金,加上村集体支持的1.3万元,就这样,老宛的新家有了着落。

白墙红瓦,再次走进老宛家里,周治国的手被老宛紧紧拉着不放。

“房子修的还可以吧?不漏雨了,没有安全隐患我就放心了,以后有什么困难记得直接跟我说啊!”周治国握了握老宛的手,好像这样能使老宛更安心些。

“好,房子好,政策好,共产党好,我还能有什么困难呢,有你这样的好干部,有什么困难肯定会直接找你!”老宛眼里闪着泪花连连点着头。

安全住房问题是“两不愁,三保障”里的一项重要内容,危房改造是扶贫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港湾,贫困户更是如此。截至到今年8月,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累计向上争取到38万多元的危房改造资金,160多万元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让梅山村34户贫困户搬进了窗明几净的新家。


梅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房整齐排列

有你在,明年还想搞个旋耕机啊!

——村民梅展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0-10-18 20:55: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梅展新家的小院儿,两扇气派的不锈钢大门,印衬着门上的“福”字都闪着光亮。

“梅哥,在忙什么呀?”周治国笑着望向正在院内忙活的梅展新,言语间的熟络已掩不住的亲切起来。

“这个收割机有点小毛病,我把它修理一下。”

“这两年这个机子用得怎么样啊?”

“去年搞了16000块钱,前年搞了7000块钱,一年比一年好。”梅展新边回答边拍了拍手旁的收割机,一副自豪的模样。

不仅能脱贫,还能自发创收,这是曾经作为村里贫困户的梅展新想都不敢想的事。

两年前,当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进梅展新家,问到他有什么想法和需求时,紧张的梅展新是壮着胆说了句“想买台收割机”,他觉得有了收割机既可以服务乡亲,又可以赚点收入,也许就是最大的梦想了。没曾想,没过多久,驻村扶贫工作队竟真的主动帮他申请到了5万元的小额免息贷款,支持他买到了收割机。

然而买了收割机也还只是个开始,如何使用,怎么创收,周治国又开始紧锣密鼓地张罗起来,去年一年,梅展新服务周围的农田有200多亩,已然成为村里的农机能手。

“有你在,明年还想搞个旋耕机啊!”梅展新抓抓脑壳,笑容里透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坚定。

“这个想法好,我们一定全力支持。”周治国笑着说:“到时候,咱们再在村里成立一个农机合作社,希望乡亲们越来越好。”

为了让贫困户真正融入产业发展并长期受益,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持续将扶贫小额信贷作为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重要抓手。从2015年至今,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累计向梅山村的贫困户发放了230万元的小额扶贫贷款,并在2019年帮助梅山村建设成为黄梅县的信用村,为他们打通了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0-10-18 21:0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邮储银行驻梅山村第一书记周治国(左)入户走访

年底请你吃鸡蛋,来我这里看成效!

——养鸡场的黎老汉

“原先仅靠家里的几分田,一年收入不到2000块钱。现在我和老伴儿在家门口的养鸡场打工,忙是忙,但收入一年能有15000块钱咧!”75岁的黎老汉一脸幸福。

像黎老汉这样年龄大、田地少的乡亲在村里不算少数。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脱贫攻坚,根本之策还是得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产业项目,变“输血”为“造血”,才能从源头拔起穷根。

为了帮村集体增收,吸纳更多像黎老汉这样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今年4月,周治国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向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争取到了10万元资金,支持村里发展林下养鸡。如今,600多棵杨梅树枝繁叶茂,上万只土鸡在其中觅食嬉戏。

“走,走,咱们去棚子里转转。”说话间,周治国便被黎老汉领到了身后的鸡棚。

“养鸡场一共有三个棚子,万把只鸡,我这个棚子就有4000来只,平时把灯和灭蚊器全部都打开,灯火通明,也不怕打雷下雨,鸡在这里吃得好,睡得香,欢快得很咧!”一说起自己看护的这片养鸡场,黎老汉的话头就止不住地敞开来,老伴儿嫌他话多,忍不住拉拉黎老汉的衣角,但眼神却默默望向鸡群聚集的地方,情不自禁地点着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0-10-18 21:07: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等到年底,鸡产蛋后就能见效益,收益就来啦!”黎老汉指了指眼前冠红肚圆的土鸡笑着说。

“好,等您老赚钱了我再来沾沾光呀!”周治国也打趣起来。

“没问题,年底请你吃鸡蛋,来我这里看成效!”黎老汉的自信显得倍有底气。

村里有产业,乡亲们就有希望。据悉,2017年村里虽然成立了合作社,但由于没有项目做支撑,合作社一直未能运转。去年在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梅山村建了苗木基地和林下养鸡场。现在,依托合作社,12个贫困户实现在家门口打工,年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到今年年底,土鸡产蛋进入销售期后,又可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梅山村通组公路全部亮化


文化广场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炒炒炒,炒黄豆,噼呖啪啦翻跟斗……”一阵孩童的笑声响起,原来是画画的娃娃放下手中的蜡笔和小伙伴儿们在村文化广场嬉闹游戏。

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周治国说,希望他们永远不会经历贫苦的岁月,永远能美好如山中林,云中鸟,自强且自由,安定并富足。

在驻村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周治国和工作队一起,帮助宛师傅等23户乡亲改造了危房;争取贷款,圆了梅师傅的农机手梦想;提供金融帮扶,支持村里发展了苗木基地和林下养鸡。目前,一期规模100亩左右,总投资近300万元的香菇大棚也即将正式投产,帮助更多乡亲实现致富梦。

“撸起袖子,加油干!”周治国觉得,只要乡亲们能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据悉,截至2020年8月,邮储银行湖北省分行已为梅山村争取各类项目资金220万元,扩宽硬化村级主干道2.2公里,全村通组公路全部亮化,新建15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实现了全村79户187人全部脱贫。

一个民风淳朴、经济活跃、宜居宜业的新梅山正阔步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山东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山东省青岛市

 楼主| 发表于 山东省青岛市 2020-10-19 19:4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浠水:栉风沐雨脱贫路 砥砺奋进奔小康

新浪新闻.潇湘晨报
10-17
(上图为散花镇郁港村全貌)

一条条硬化道路直通农家;一座座村舍小楼整齐排列;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浠川大地上,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摆脱贫困的脱贫攻坚场景令人振奋与欣喜,印证着浠水县脱贫攻坚的铿锵步伐。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浠水县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贫困发生率下降到0.19%,贫困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农村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立足当下,面对850户1633人计划脱贫人口脱贫验收任务,以及对已脱贫的12.9万贫困人口和已出列的97个贫困村进行巩固提升,浠水县积极作为、愈战愈勇,强力攻克贫困堡垒,实现稳定脱贫不返贫,高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时下,浠水的山川田野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角响彻每一个角落。



清泉镇夏凉村三下乡活动



浠水县光伏发电站

坚定信心,干群合力战贫困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收官之年浠水县遭遇疫情、汛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但县委、县政府坚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不变、力度不减、靶向不偏。

“紧盯目标要求,拿出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勇气,担当尽责,尽锐出击,发起总攻,坚决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3月15日,全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视频会上,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话语铿锵。

组织领导到位。成立以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抓实“四个层面”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网格体系,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工作高点谋划、高位推进、高效落实。

党建引领到位。以党建促脱贫攻坚,夯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基层基础。狠抓思想教育,组织集中培训,开展集中轮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素养。狠抓支部建设,深入开展“红旗支部”创建活动,将脱贫攻坚作为重点创建指标。狠抓后进整顿,开展“村村走到”活动,逐村走访摸排,制定“一村一策”整改方案。

表率发挥到位。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考察督导脱贫攻坚工作,其中对97个贫困村、6个重点攻坚村村村走到,“一村一策”巩固提升,“一村一方”攻坚存量贫困。30余名县级领导坚持大员上阵,到联系乡镇和贫困村察实情、办实事、纾民困、解民忧。

工作推进到位。在财政支出压力十分突出的情况下,2020年浠水县统筹精准扶贫财政资金10.06亿元,为全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大对驻村帮扶情况的抽查,持续组织开展“户户走到”活动,以实干“热度”传递扶贫“温度”,换取群众满意度。



洗马扶贫车间



清泉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火龙果基地

靶向精准,找对路子拔穷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本方略,只有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问题,才能开对“药方子”,拔掉“穷根子”。

首先做到精准识别,找准真正的扶贫对象。浠水县多次组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回头看”和“数据清洗”,做好系统数据的动态管理,通过建立动态管理数据库,构筑起贫困人口第二道防火墙。

推行精准退出,由帮扶干部与群众共同算清收支明细账,形成脱贫人口初步名册,按照“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对标再进行全面核查,确保脱贫退出精准无误。

“脱贫任务艰巨,干部必须干在实处,有所作为。”硬抽人、抽硬人,调整33名驻村第一书记任职,重新选派1000多名县乡干部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组成“阵容强大”的649支驻村工作队一竿子插到底,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帮扶全覆盖。

驻村工作队员白天走村串户,摸清贫困户情况,晚上帮贫困户分析致贫原因,思考致富路子,将帮扶举措落到实处。涌现出一批如赤诚奉献的余明先、带病坚持工作的姜林、一心为民的邵建中等优秀扶贫干部,他们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聚民心。

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浠水县把“扶智”和“扶志”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将“精神扶贫”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始终,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围绕发展猕猴桃、瓜蒌、食用菌等增收项目,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连接在一条条特色产业链上,让他们学技术、增能力;深入开展“我脱贫·我光荣”宣讲会等活动;组织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开展“一塆一堂课、一户一解读”宣讲活动......脱贫路上,越来越多如“苹果女孩”潘群、赶着番鸭奔小康的李新忠、百合种植能手徐细旺的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双手摘掉了穷帽子。



村路畅蔡河



猕猴桃基地

多措并举,强基固本促脱贫

小康路上,不让一名困难群众掉队。浠水县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扶贫与扶志并重、精准滴灌与整村推进并行,找准扶贫路径,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产业扶贫方面,坚持“长抓410、短抓4特优”产业发展思路,全县发展猕猴桃1万亩,发展葛根6万亩、油茶7万亩、名优特水产9万亩。抓实“能人回乡”计划,引进64个带贫龙头企业,培育757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带动贫困户3.8万户。发展阳光产业,近年来投入7900万元,为所有贫困村每村建设一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

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全面完成1376户2342人的搬迁任务,入住率100%,拆旧率100%。建设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产业后扶项目,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教育扶贫方面,建立从学前教育到高中阶段教育全程资助体系,近几年,每年发放教育资助资金约3000万元、4.4万人次,发放校车补助约270万元、4500人次。

健康扶贫方面,从2017年起,每年投入资金4000万元左右,为贫困人口构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补充保险“四位一体”保障机制,实现县内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达到90%以上,大病和特殊慢性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个人年度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不超过5000元。2018年开始,每年另外投入资金2000万元左右,对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保费进行补贴,进一步减轻家庭支出负担。

兜底保障方面,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用于保障全县农村特困供养对象和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基本生活。

生态扶贫方面,通过大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长防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精准灭荒等重点项目,带动85个贫困村、约6000户贫困户持续增收,每年发放补贴资金约3000万元。

就业扶贫方面,举办“春风行动”招聘会,组织贫困人口与县内重点企业对接。对无法外出的贫困劳动力,从2017年起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其中今年整合资金3959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8000个。

“村里的艾草粗加工车间马上完工,我们可以去打工赚点零用钱。”“村部建成了老年人活动中心,配有书籍、电视、象棋,没事可以去逛逛。”今年夏天,该县医保局驻团陂镇牌楼河村扶贫工作队和村民围坐一起开院子会,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村里的变化。

“惠民政策应享尽享,让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困有所济,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浠水县人民政府县长付宇说道。

力度不减,巩固成效防返贫

让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浠水严格按照“五级书记抓扶贫”要求,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保持脱贫攻坚形成的组织指挥体系、政策保障体系和全社会参与机制总体稳定,确保政策不断、力度不减。

将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因疫致贫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等“四类对象”作为今年攻坚的重点,逐村逐户逐人开展摸底,找准风险点,建立帮扶台账,抓好因户因人施策。

健全结对帮扶机制。建立完善“五个一”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即对每一名监测对象落实一位包保干部、一张问题清单、一份帮扶计划、一项增收产业、一本销号台账,采取“一户一档”“一户一策”“一户一专班”的办法,一月开展一次走访,及时解决生活生产困难,特别是孤寡老人、留守儿童、五保户、重病户、重灾户等特殊群体,做好帮扶工作。

健全政策落实机制。对今年以来,特别是疫情期间上级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全面梳理,形成政策清单,其中对于剩余贫困人口和脱贫不稳定户落实现行的各项扶贫政策,对于边缘易致贫户,从扶贫小额信贷、产业奖补、危房改造、公益性岗位、临时救助、兜底保障、医疗救助、防贫保险等8个方面予以扶持,确保不出现返贫和新致贫现象。

健全兜底保障机制。投入资金700万元,为全县所有农村非贫困人口购买防贫保险,及时化解生活生产风险,筑牢脱贫防贫底线。

行在奔小康的路上,浠水县干部群众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让如期脱贫圆梦小康成为渐行渐近的美好现实……

(编辑:白楚云)

【来源:黄冈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