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80|回复: 4

[鄂东崛起] 2020年前三季度黄冈经济运行情况

[复制链接]
来自
中国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中国

 楼主| 发表于 中国 2020-10-22 20:2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州区十七家高新技术企业获省政府“企业上云”奖励2020-10-22
10月19日上午,湖北科峰传动设备有限公司收到一笔省政府“企业上云”奖励资金2万元。据了解,黄州区17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企业上云”政府奖励资金33.48万元。

“企业上云”是省政府支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奖励性后补贴资金,旨在通过政府奖励,激励企业信息化建设。近年来,黄州区在着力推进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加大了高新技术产业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通过政府资金引导企业投入产业信息化,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黄州区高新技术企业中,“索菲亚”家居等4家企业具有智能制造能力,42家企业具有信息化管理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中国

 楼主| 发表于 中国 2020-10-22 20:3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麻城巧借电商助力农特产品外销2020-10-22
10月16日,麻城表彰10个扶贫工作先进单位,该市电子商务办公室系唯一政府服务部门。而在国庆前夕,该办成功举办菊花新产品发布暨地标优品云上产销对接直播活动,当日点击量破百万,线上农产品销售额801.2万元,在黄冈名列前茅。

自2015年成立以来,麻城电商办把扶贫作为电商业务的立足点,联合该市扶贫办出台《麻城市电子商务进农村对接精准扶贫工作方案》,将电商纳入全市精准扶贫“5+2”产业体系,明确电商扶贫奖补政策,鼓励电商、物流企业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这是湖北省电商行业第一例,引起了商务部的关注。该办成立电商三大服务中心,分别承担运营、服务和物流职能,电商服务点实现178个贫困村全覆盖,麻城电商经验在全省工作会上交流。整合物流资源,成立以电商快递物流为主体的快递物流中心,着力推动快递进村,实现贫困村全覆盖,且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创造出电商快递进村的“麻城经验”,进入国家经典案例推广库。四年时间,该市电商业务网上销售额从最初的12.1亿元发展到33.8亿元,其中农产品上行交易从最初的3亿元发展到11.2亿元,电商从业人员发展到3.9万余人。电商每年拉动贫困户2200多人投入创新创业,销售本地农特产品400多个品种。

开发“麻城印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对麻城特色产品进行形象包装和宣传推广,改进质量,开发新品种,60多种产品进入公共品牌,成为可进行质量追溯的特色产品。与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开设专馆、组织专场推介会,向市外、都市商圈进军,激活产销对接的源头活水,大力推动复工复产。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农产品滞销,麻城电商办迅速启动“战疫助农、主播带货”璞然茶叶专场直播带货活动,帮扶龟山镇8个贫困村、400多户贫困户网销茶叶,当天实现线上销售额50余万元。组织参加“湖北重启 抖音助力”直播带货、百度直播带货、快手直播带货、天猫6.18年中大促等大型活动,订单额超过2000万元。挖掘行业与特色平台,与公益中国、住建中国以及中国电力惠农帮、中国供销832、掌上高铁等平台对接,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促成销售1894万元。利用广州商务局推荐的唯品会、花生日记、腾讯大粤网、酷狗等大型平台,将50种农特产品推向线上销售。通过与山东卫视、星宏集群合作,在《家乡好物》节目中推介麻城菊花和鱼面,产品上线山东卫视官方商城。组织电商企业、农特产品企业参加电商博览会、各类农产品展示会20多次,现场销售3000万元。联合百事卖优选等线上平台、融辉超市等线下平台开展“情满端午 大艾无疆”艾产品销售活动,为贫困户吕露销售艾产品6000余单。

疫情发生以来,该办组织电商扶贫带头人、业主参加省商务厅组织的线上培训,300多人参加。邀请今日头条、天天快搜高级讲师到麻城开展线下培训,200多人参加。9月份,联合阿里巴巴乡村数字电商学院,举办千名电商主播带货技能大赛,吸引2953人参与,部分优秀学员首场直播销售额上千元。贫困户刘幼娟种植金丝皇菊,最初主要是销售初级产品,没有加工,没有品牌、没有销售渠道,麻城电商办主动对接,面对面传授电商经营办法,引导其注册品牌、设计包装,从理念上引导其从卖产品向卖品牌、卖服务转变。如今,刘幼娟的合作社变成了公司,有了注册商标,获得了绿色产品称号,正在申办自营出口经营权,产品6成以上通过网络营销,带动20多家合作社开展金丝皇菊种植。福田河镇的邹仁杰是位残疾人贫困户,麻城电商办指派专人传授电商技能,帮助建设快递物流点,现在他成了阿里巴巴的电商指导讲师,“励志”小麻花一度走俏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中国

 楼主| 发表于 中国 2020-10-22 20:33: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安县乡村旅游亮点多2020-10-22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持续推进,乡村公路提档升级,农民旅游意识不断迸发,美丽乡村的田园风光吸引城里人纷至沓来,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红安县努力把“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打造成多个旅游亮点,不仅加快了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的步伐,也为其他地方发展乡村旅游进行有益探索。

红色文化游。红安是中国第一“将军县”,走出了一位国家主席,一位国家代主席,三支红军主力部队,以及两百多位开国将军。境内红色资源星罗棋布,不少乡村抓住国家重视开展红色教育、修建旅游公路等机遇,挖掘红色资源,建起一个个红色景区,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来此参观、瞻仰、感受红色记忆。如高桥河镇的“李先念故居纪念园”“亮剑”公园,七里坪镇盐店河村的“秦基伟将军故居”,永佳河镇叶河村的“李天焕将军广场”等等。

民居民俗游。红安县境内的古民居得到较好的保护,如今成为乡村旅游的“香饽饽”,各地加大了古民居保护、修缮力度,修旧如旧,室内挂上旧照片,摆上旧家具,乡村打造农耕文化,增加“非遗”项目展示,使民居成景点,民俗成看点。如华家河镇祝家楼古村落遗址、八里塆镇陡山村“陡山祠堂”,都成为当地的新名片。

采摘垂钓游。随着“能人回乡”战略实施,一批外出打工、创业致富的能人携带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回乡创业,反哺家乡,其中部分投资农业,以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建起了生态种植养殖基地,涵盖种殖、观光、采摘、养殖、垂钓、加工、旅游等多业态,既丰富了乡村游的内容,又解决了富余村民的就业问题。如高桥河镇的“华缘农场”,七里坪镇的“周家墩生态农庄”,永佳河镇的“优嘉葡萄园”,远近闻名。

生态观光游。优美的田园风光与美丽乡村的建设相得益彰,对久居城里的市民有莫大吸引力。各地乡村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巧打“生态”牌、“康养”牌,建起生态旅游景点,如天台山的森林公园,恒大集团在觅儿寺镇创办的“康养城”,华润集团在七里坪镇张家塆建起的“华润小镇”,永佳河镇“南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不仅是当地,也已成为市、县两级政府重点打造、强力推介的旅游项目。至于那些观光小景点,则遍地开花,如城关镇小丰山村的“乡村大观园”,华家河镇老君山云雾茶海,七里坪镇对天河漂流、香山湖泛舟,高桥河镇帝王湖“水上乐园”等等。(夏桂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精华
3

9217

主题

1万

帖子

2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2206

IP属地:中国

 楼主| 发表于 中国 2020-10-23 09:09: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茅箭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

秦楚网
10-21
10月12日17时许,群山环绕的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一辆66路公交车停靠在念情谷站台,8、9位村民正准备进城。

52岁村民丁义生挑的竹筐里是自己种的红薯、包菜、玉米等。刷完公交卡上车后,他告诉记者:“坐公交到十堰市区赶夜市很方便,他们都认识这是农村的菜,很快能卖完。”

这是茅箭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公交的一个缩影。


图为78路公交进村靠站(资料图)

惠民公交全覆盖

与鄂豫陕渝四省毗邻的茅箭区,素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誉,境内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山高地险。以前,对于地处偏远、深居大山的茅箭人来说,走出村口,就意味着要“出一趟远门”。

近年来,为全面打通交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生活在大山中的村民,享受到与城区市民一样的均等化交通出行服务,茅箭区交通运输局在村村通客车的基础上,始终坚持以服务民生为根本,持续提升群众出行的体验感和获得感。

2014年6月28日,十堰城区通往茅箭区茅塔乡东沟红色旅游区的66路镇村公交正式通车,不仅刷卡打折,而且对65岁以上等人员一律实行乘车优惠。6年来,驾驶员熊祖发已与沿线村民结下了深厚友谊。

一花独放不是春。茅箭区交通运输局局长盛卫说,我们积极争取区委政府的重视支持,践行“路修到哪里,安全防护就到哪里,公交就通到哪里”的理念,按照扩宽提升一条公路、完善安防设施、落实交通路长制,全力守好出行“生命线”。组织安监、交管、执法、交通“四方”会审,确保公交线路成熟一条、开通一条,惠及沿线村民。

为彻底解决与房县交界的茅塔乡岩屋村村民出行需绕行、进城时间长的难题,2019年该局筹资6000多万元,采取降坡、改道、取直等办法,将离岩屋村最近的坪子村6公里进村路扩宽改造成两车道沥青路,将公交延伸到岩屋村。

岩屋村主任吕善明说:“78路公交车于2019年11月13日开到家门口,只要2块钱,不仅降低了村民的出行成本,而且方便了土特产品的运输销售,还大大提高了村民们的生活质量,交通部门真是办了大好事。”

大川镇段家村位于三县(区)交界处,是茅箭区最偏远的山村之一,出行不便一直以来是困扰全村。2019年底,该局筹资1580余万元的卡子村至段家村5公里通村道路提档升级工程完工。9月16日,村民们像过年一样欢喜,迎来了受疫情影响推迟开通的专线公交进村。

段家村党支部书记陈力说:“从村村通客车到公交进村,村民出行成本降低、而且更加安全,村民生活步步高。”

平时客流有限的公交进村,如何能保持长久?茅箭区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勇进说,通过反复测算,区政府每年将200多万元公交补贴直接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了公交开的长久。


公交效应现多赢

开通一条公交线路,方便一路村民出行,助力一方百姓脱贫致富。通村公交,直接带来了出行的方便,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茅箭区村村通公交的公交效应逐步显现。

正在烤玉米的74岁东沟村徐存荣婆婆,拿出自己的公交寿星卡笑着说:“以前一年难得进城一次,自从有了公交、可以免费乘车,想啥时进城就啥时走,方便的很。”

茅塔乡乡长蔡涛介绍,东沟村虽然距离十堰市区很近,但是山大地狭,出门绕路,大家种出来的东西也没法销售。公交进村后,东沟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坐落在东沟村的网红民宿桃源人家,在村里通公交后,游客量增加了30%,2018年店铺进行了扩张。


东沟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旭说,公交开进村,游客来的多,2019年全村实现经济收入730余万元,旅游接待量达4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50余万元,全村村民吃上“旅游饭”。

“村里已发展20万筒香菇、50亩艾蒿、20亩中药材、200箱蜜蜂,并成立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岩屋村第一书记卢勇如数家珍,“公交车开进村里,野生蜂蜜等供不应求,土特产品能变成钱,靠双手勤劳脱贫致富的人也多了,抹牌赌博的人都没有了。”

营子村蒙学馆幼儿园园长白小卉告诉记者:“公交进村,不仅解决了营子村幼儿的入园难题,而且城区家长都愿意将小孩送到园内学习。”

48岁的段家村贫困户范祖莲欣喜地说,公交通到村真方便,种的阳荷、洋姜、时令蔬菜再也不需要走5公里多路扛到卡子口了,车直接到我家门口,搬上公交车进城能变钱了。另外到城镇走亲戚办事也更方便了,当天进城晚上就返回。

通村公交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而且培育了公交先进典型。被誉为深山公交摆渡人的62路公交驾驶员王付先,扎根深山5年多,一条线、一台车、一个人,风雨无阻,默默奉献,安全行车,贴心服务,常年为村民无偿代送快递,被评为全国2019年“最美公交司机”。

“精准扶贫,交通先行。开通13条通村公交线路,覆盖了全区37个行政村,解决了山区百姓出行不便的问题,带动了山区经济、旅游、农业等产业的发展,拉近了山区与城区的距离,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茅箭区宣传部副部长张永说,2019年4月29日省政府决定茅箭区退出贫困县。


村村通公交,生活步步高。车行茅箭,一条条平安畅通的道路,一辆辆便民惠民的公交,一张张洋溢幸福的笑脸,一幅幅十堰版“富春山居图”。采访中,村民们心怀感激地述说着放心路、幸福车带来的便利与幸福,信心满满地迈向小康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