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分布和建立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最为基础的一级组织,处于乡村振兴事业的最前沿。大沙镇坚持发挥党建引领,不断增强基层班子的凝聚力、创新力、战斗力,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切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基层力量。 一、基层党组织存在问题 一是党建主业意识薄弱。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基层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现象,学习流于形式,不够深入。极少书记能做到党建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抓落实,如今有了党建指导员,甚至有些支部委员认为自己就不需要做党建工作了,全部交给党建指导员就可以了。对如何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带领村民致富奔康的探索和思考较少。 二是监督管理权有所弱化。《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基层党组织既要对普通党员队伍加强管理,还担负着对村内班子成员和干部、管理人员教育、监督的职责。但在具体运作中,部分党支部对村干部的监督和约束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村务透明度不高,村级人、财、物管理,尤其是村级财务管理未能很好地解决。村(社区)党组织,普遍没有意识到并担负起这一职责,碰到问题不敢坚持原则,不敢做出监督,主要还是依赖镇纪委监督管理。 三是党员管理不够到位。对党员的入口把关不严,在发展党员中,个别支部书记私心杂念重,故意压制人才,发展党员讲裙带关系,只发展那些关系户,使优秀人才进不来,怕给自己日后增加潜在的竞争对手。有些党支部在发展对象转为正式党员后,认为教育学习结束了,忽视了对党员后期的考察,部分党员不积极接受新事物、学习新本领,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不少党员忙于赚钱维持生计,参与党务和村务的热情不高,不愿参加组织活动,即使到会也不愿发表意见。 四是管理机制落实不够到位。农村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党员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大部分党支部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发展等村务工作分裂开来,对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不用心,党员教育管理制度执行起来松松垮垮。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够严格、不够到位,党建阵地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党员教育基础工作不扎实,政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管理机制不够严格,大部分停留在做台账层面。村党组织对开展认定不合格党员工作顾虑较多,未能严格执行规定及时启动处置程序。 二、补齐基层党建短板的建议和意见 一是增强基层党员队伍战斗力。以配齐配强村党组织班子为着力点实施好“头雁工程”,进一步拓宽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储备渠道,进一步改善村党组织书记和班子年龄、知识、能力结构,加快培养更多“挑大梁”大专以上学历党员干部。加大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经营人才、管理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教育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切实解决村党员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本领恐慌”问题。 二是加大党建助推乡村振兴。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集中精力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聚集政策、信息等各项优势资源,在做强富民兴村产业上再发力,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产业升级为抓手,加快制定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将产业发展基础打牢,把乡村产业搞活。 三是提升基层组织治理能力。建好用好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加强资源配置和力量统筹,强化联系服务群众功能,不断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有效放大基层一线处置群众诉求能力。立足党建工作全覆盖无遗漏,推动党建网络更加精细化,有序引领村民通过自治、共治、德治、法治,通过民主协商等方式,有效实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制订完善村规民约,改变农村传统落后的宗族、宗派观念,抵制、消除封建迷信等各种不良思想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