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点名,没你不行”,10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进入入户摸底阶段。 一、人口普查面临的问题 人口普查是一项科学、系统、严谨的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活动,具体到乡镇一级主要面临:一是普查业务工作培训难度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信息化程度高,全程要求无纸化录入。整个普查流程涉及省级行政资料整理系统、国家建筑物标绘普查小区划分系统、人口数据采集系统等多个系统平台,因此,对普查员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村居普查员因文化程度有限,普遍表示系统操作难度大,指标理解容易出错。二是普查工作经费短缺。人口普查工作量繁重,宣传氛围布置、普查员补贴等急需经费支撑,但市级经费往往要待整个普查工作结束后才下拨,而镇级财力紧张,导致宣传氛围跟不上,普查员工作动力不足等。三是普查员工作量较大。村干部是普查的主要力量,因为只有他们熟恐情况,融合度高,经验丰富,而村干部力量明显不足,往往是一个普查员对应几百个登记对象,工作强度超负荷,是致部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不高。四是入户登记遭遇“门难进”。普查员入户登记时,因群众对人口普查工作不理解、担心个人信息泄露等,往往被拒绝入户,有些人甚至连门都不开。 二、凝心聚力全动员 全过程把好质量关 (一)广泛宣传落实,群众积极参与。按照普查工作方案和的要求,在主要街道张贴人口普查宣传画、公告和标语。全镇发放《告市民一封信》和《预约上门通知书》,积极响应全市的人普宣传日活动,使“人普”工作家喻户晓,以得到社区居民对“人普”信息登记工作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二)强化人员保障,切实提高普查工作效率。高度关注保持普查员队伍的稳定。为选拔借调出的“两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安全,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困难,为外聘普查员购置保险。同时,对培训内容分阶段进行复习,加强“两员”的责任心教育,争强使命感和荣誉感。 (三)落实三项机制,确保普查工作到位。一是责任机制,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做到责任分工,落实到人,将质量验收标准贯穿在各环节中。二是督查机制,驻村班子包点村居,监督检查,严抓质量,业务指导,强抓落实。三是奖罚机制,公开、透明,保障人普,确保普查积极性。 (四)坚持“四化”要求,规范有序推进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进行中,坚持任务量化、时间细化、人员责任化、措施具体化四化要求。每日定期向各村居通报工作进度,向镇人普领导小组汇报通报评估结果,以便于领导小组全面掌握摸底情况,及时实行调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