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市中心医院传染病大楼、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暨妇儿呼吸专科楼项目均开工建设,市疾控中心新检验检测大楼月底投入使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之后,我市着力项目支撑、基层基础、队伍建设,抢抓机遇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落实政策,抓好项目支撑。我市抢抓中央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机遇,着眼疫情防控急需,制定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谋划公共卫生体系补短板项目172个,计划总投资150.8亿元。其中,纳入省级工程项目清单102个。目前,正按“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急后缓”的原则有序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工程建设,将有效提高我市重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届时将新增床位7687个。
全面落实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和规范化建设,整合提升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夯实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和村卫生室基础。目前,我市已建成由74个直报单位组成的信息报告监测网络,覆盖市县乡三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和综合型民营医疗机构,并建成由12个子系统组成的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每月开展风险评估,优化疾病监测预警功能。同时,建设并启用了传染病自动预警信息系统。
另一方面,我市着力招才引智,抓好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卫生健康复合型人才培养,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和各级党校培训的重要内容。以“神农名医”造就工程为引领,依托湖北中医药大学,加强高层次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积极争取基层服务项目,13名省“三支一扶”岗位全部分配到位,还将招聘166名基层医技人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