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76660|回复: 48

[今日广水] 广水的未来之路

[复制链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6

主题

372

帖子

38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6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20-11-5 15: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经常发现,论坛上的朋友们,在为广水的未来做规划,甚至很多朋友(包括我以前)都认为广水应该回到孝感。我现在按照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一下广水的未来之路,和湖北省城市格局的未来走向。至少可以保证95%以上的把握,仅供参考。
因为看了一下历史,从秦朝开始、应山就隶属于随县,后来分分合合了几次。 借用现在最霸气的一句话,就是自古以来,应山就是随州的。所以说回孝感是不可能了。
我以前也非常反对,现在只能接受现实,好好认同这个归化感。但是目前来说,随州还是太弱了,好像是湖北省地级市中倒数第二。广水不能有幻想,不可能自己单独发展的,就好比嫁人,已经嫁过去了,就不能幻想这个好,那个好,要有个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行。虽然嫁了个穷小伙子,但是你好歹也算有了个归宿。肯定不能再幻想其他高富帅(武汉你傍不上,孝感的未来也好不到那里去)。按照股票来说,随州-潜力股,武汉-白马股,孝感-垃圾股。

但是按照我长期的经济学规律分析,后面的发展来说,随州不会很差,按照经济学上的吸虹定律来说,武汉周边不可能出现大城市,所以孝感,鄂州,黄冈,咸宁,包括曾经湖北第二的黄石,如今也被武汉吸虹,现在第9的位置可能都保不住了。只有远离武汉的地方才有机会出现大城市。湖北第二,第三,都是远离武汉,并且形成了几乎等腰的三角形(上一张图给大家看看)。

先说说之前:
之前湖北第一(武汉),第三(十堰)城市之间,出现了现在的第二襄阳。湖北第二(黄石)因为离武汉太近,已经被武汉严重吸虹,现在排名第9都难保。湖北第三的招牌-汽车工业,几乎都迁移到了武汉。所以未来,黄石将会继续走弱,十堰会缓慢下降,或者会止步如此。注意:这里说的是城市排名,不是经济下降,在国家高速发展的当下,肯定都会进步的,只是别人进步的更快。随着襄阳的发展,襄阳的代管市,随州也慢慢进入地级市的规模,而此时的广水市,因为在武汉和信阳之间,在加上慢慢起来的随州,三者者的吸虹效应叠加,注定广水市经济是被瓜分的对象(参考我曾经分析过的人口,广水市人口连续下降多年,而随州人口是增加的)。至少被三方压制难有大的发展趋势。这个不要反驳,经济看人口,人往哪里流,经济就往哪里走。广东,江苏,浙江一直是人口连续多年大量流入的地方(这个流入不是说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所以他们的经济不光现在强大,以后也会强大,除非人口流出的时候,才会出现拐点!东北三省人口持续下降,经济自然也是下降的。


在说说未来: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未来湖北的城市格局就是:以武汉为中心的三角形。红圈内的城市难有大的发展,所以不要以为武汉城市圈是利好,哈哈,利好的是武汉而已,其他几个都会被严重吸虹,补血武汉。所以对于其他城市只会造成流失(人口和经济)。红圈外其他城市的排名取决于第二和第三城市的经济体量和排名。按照常规来分析,未来襄阳肯定会一直占据第二的位置,甚至会大幅度拉开和第三(宜昌)的距离。如果襄阳长期大幅度拉开和宜昌的距离,湖北未来城市的排名。武汉,襄阳,宜昌,第四名会在荆州和随州之间。随州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襄阳。虽然目前来说,荆州排第四,随州排倒数第而。但是随州力压荆州的机会很大。未来湖北几个大城市在这几个里面。武汉,襄阳,宜昌,荆州,十堰,荆门,随州。还有可能就是,天门,潜江,仙桃合并,然后竞争湖北第四城。如果他们不合并独立出来,会被武汉严重吸虹,毫无起色。
在说说未来的第二种情况:
武汉直辖市的呼声一直比较高涨,假如成了直辖市之后,估计8+1城市圈都是武汉的地盘了。届时,随州(包括广水),将会直面大号的吸虹机器,不会很乐观。同时省会可能是襄阳,武汉直辖后,襄阳面对武汉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格局了。包括整个湖北省和武汉周边其他省份的部分城市,都会被吸虹。利好武汉,大大的利空随州(包括广水),但是人们可以选择离开,到武汉发展。所以家乡经济只会越来越差。所以说湖北的伙计们的不要以为武汉直辖是利好(除了武汉人之外)。估计老百姓肯定不知道情况会希望武汉直辖,因为他们可以离开到武汉发展。但是政府肯定不希望。


广水市目前的情况只能和随州一起发展了。机会还是有的。等随州力压信阳的经济体量后(目前的差距太大,信阳会从这边吸虹)。广水的机会才会起来。除此别无他法。至于上次有大悟的伙计们笑话广水,其实大悟的未来好不到那里去,经济不好的城市,如果有了更快的交通,只会让更多的人流失(人口就是经济),除了被武汉吸虹,还有信阳也虎视眈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江苏
精华
0

42

主题

513

帖子

541

积分

上士

Rank: 4

积分
541

IP属地:江苏省

发表于 江苏省 2020-11-5 21:5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逻辑就是:离武汉越远越好。这是极为荒谬的。离武汉最远的恩施和十堰的几个县,武汉虹吸不到吧,然而全省发展垫底。发展好不好,关键靠自己。

什么襄阳当省会,更是意淫。湖北流经的长江各省之首,可能让一个长江的支流汉江流经的城市,去领导那么多长江流经的城市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6

主题

372

帖子

38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6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20-11-6 00: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山发展建设 发表于 2020-11-5 21:58
你的逻辑就是:离武汉越远越好。这是极为荒谬的。离武汉最远的恩施和十堰的几个县,武汉虹吸不到吧,然而全 ...

吸虹效应不是我说的,是诺贝尔经济学得主的研究成果,非常具备研究价值。对比一下北京和天津就知道了。京津之间的交通非常发达。所以注定天津的悲催。假如经济出现危机,天津第一个出问题,虽然他目前排在武汉的前面,甚至曾经是武汉的两倍,未来他肯定会被武汉超越,用不了多久。
十堰,恩施,哈哈,没有被武汉吸虹吗?最牛逼的二汽在哪里,都快搬光了。都搬家到了武汉。这里的吸虹不一定是说越远越好,说的是越远被吸收的比例相对来说低点。十堰的二汽被武汉分了大头,襄阳也分了一些。包括随州也捡了点边角料。
至于恩施,第一是地形制约。第二是家底不厚,全省都被武汉吸虹,因为他不光有经济力量,还有权利力量。二汽就是例子。比如按照距离来吸虹,100公里,20%,500公里内,过度到10%。你本身创造的不够10%,你就只有入不敷出的现状了。
随着和重庆的交通越来越方便后。不光武汉,宜昌,包括重庆也构成了一定的吸虹威胁。一将功成万骨枯,看看成都,他的排名是上去了。但是四川第二都穷的要死,还不如湖北第二。湖北的第二好歹也是华中地区省会之外的的第二。
还有一个情况是,吸虹效应在相同环境情况下来比较的,比如武汉,长沙,郑州组成的一个中原屏蔽线,加上江浙沪的大城市组成的沿海屏蔽线,把他们之间的安徽,江西压制的没有一点发展空间。要知道安徽历史上很牛逼的。
恩施和十堰,山区地形,本身就不适合发展大型的工业。武汉吸虹一点点,就入不敷出了。所以肯定发展不理想。十堰我点评过。未来会止步湖北的排名,目前的排名可能是最高的了。后面只会低,不会高。恩施不适合发展其他的,只能搞搞旅游,旅游也是一种最理想的吸虹效应,成本低,效果好。  但是随着和重庆的时空距离近了。也会被重庆影响,因为重庆不光是大城市,还是很知名的旅游城市。

不知道大家能否记得,30年前,那时候交通还不发达的时候,一般的乡镇就是小的经济中心,无论什么时候,赶集都是人山人海,在镇上居住的人算是有钱人了。随着交通的飞速发展,如今的乡镇都没有多少人了。典型的被吸虹最严重的就是农村地区。乡镇向农村吸虹,县城向乡镇吸虹,大城市吸虹小县城,省会吸虹全省的有钱人。北上广深吸虹全国的精英,注定会越来月强大。
所以看人口结构就知道了。如果不相信可以实地调研一下,看看农村地区,和小点的乡镇,还有多少人?有时候一个村庄,白天,难得看到几个人,都是走不了的老人或者是留守的儿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6

主题

372

帖子

38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6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深圳市 2020-11-6 00: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乡镇向农村吸虹,县城向乡镇吸虹,大城市向小城市吸虹,省会吸虹全省。国家中心城市吸虹全国。也就是未来的格局可以从房价上看出来。
不能说远离武汉就一定有大城市,这个和地形,家底有关。只要是城市就有吸虹和被吸虹的现象。假如按照武汉100公里内,吸虹30%,150公里内,吸虹15,过度到500公里内,吸虹5%。如果你城市规模太小,你本身的吸虹小于5%,那么你还是会走下坡路。
这个吸虹不光在国内,还包括国际,为什么移民都会到发到国家,而不倒非洲,可能有人说说非洲太热,那么为什么不会选择,柬埔寨,尼泊尔,斯里兰卡,中亚等同纬度的国家。因为他们不具备吸虹效应,相反他们都被我国吸虹。
国家也是一样的,一个高度经济强国,周边也是会出现一批经济没有起色的国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74

主题

6783

帖子

6913

积分

上尉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913

IP属地:湖北省武汉市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1-6 10:26:4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推理是正确的,但结论是错的,至少实践已经证实了。老随州那边与广水自觉不自觉的划了红线,有项目以老随州为主,几十年就是这样过来的。发展需要资源,而资源永远是紧缺的,老随那边是刚成立的地级市,先天不足,所有流下来的资源都被一口呑,吃相很难看。远的不说,免得争执,就拿今年的抗疫来讲吧,刚开始相关资源十分紧缺,老随只顾自己这一亩三分地,不顾广水疫情也十分严重。而广水有官员在网上呼救各地和在外乡亲支援广水,后来还被声讨批评不该外扬。这样的人靠得住吗?广水划到随州,就等着不断垮下去吧,过去在孝感期间的一个强市如今沦落如此,还有什么望头,什么都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6

主题

372

帖子

38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6

IP属地:广东省广州市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广州市 2020-11-7 14: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非随州一直隶属于襄阳才行,从秦朝开始,应山就隶属于随州。后面分了几次,但是也合了几次,有史以来,应山就没有不被别人管辖过。甚至包括随州和应山一起都被安陆管辖过。从古至今的两条湖北经济带都没有经过应山。第一条就是武汉到襄阳的湖北第一经济带,第二条就是武汉到荆州的湖北第二经济带。直到民国时期,京广动脉出现的时候,给了广水机会,广水从一个小镇变成了和应山不相上下的城区,这个也是以广水镇为中心吸虹效应。广水西部的马坪也是,在解放前期是他的鼎盛时期,那时候商贾如云,戏院,影院,商户、茶楼林立。那时候的公路交通不重要,到武汉需要几天才到。但是马坪可以通航到武汉。速度就快了。同时运输量比公路大10倍都不止。辐射范围可以达到随州的洛阳,府河,大堰坡,析河的部分地区。如今这些乡镇全面超越了马坪。主要的原因就是随州的吸虹效应,马坪到随州只有23公里。另外一个就是上游修建了很多的水库,涢水已经不能通航。如今广水西部是长岭的天下,长岭距离随州和应山的路程几乎一样。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小的中心点。
吸虹效应就像一个黑洞一样。具备屏蔽性,特别是再加上权利干涉,那就更加严重了。无论是国家投资,还是个人投资,几乎都是都是按照盈利为目标的,除非国家的基础建设或者民生建设,其他都不会例外。 假如我们是投资人,现在需要投资一家店铺。假如全省投资成本都是一样的,你选择:武汉,随州,应山,长岭。肯定是选择武汉了。这个不会有任何悬念。假如一个大型企业需要到随州地区来投资,看中了应山。但是随州可以利用政策引入到随州,这个就是权利的干涉。也是吸虹的一种。二汽都是国家级的中央企业还不是大部分搬到了武汉。
但是这个吸虹效应也不是说一无是处,吸虹效应就像金字塔一样,中心城市就相当塔尖一样,但是随着中心的提高,塔基也会加大,也会慢慢提高的,只是很慢而已。
现在的广水也别无选择了。只能跟着随州发展了。也不要幻想着孝感,虽然孝感的GDP是随州的两倍。可能还不如随州。看看他们的地盘再说:孝感(孝感,安陆,云梦,应城,汉川,大悟,孝昌),随州(随州,广水加上刚刚成立的随县)。虽然我们也不是很喜欢随州,但是随州人和广水人不一样,都是欢埋头苦干的类型,不喜欢装逼。广水除了应广两城区外,没有一个乡镇可以拿得出手的。随州那边的乡镇那是全面发展远远超过。
所以说好好融入随州,除了老百姓要学随州,官员也要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0

16

主题

372

帖子

386

积分

中士

Rank: 3Rank: 3

积分
386

IP属地:广东省

 楼主| 发表于 广东省 2020-11-9 20: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上有一条官道,中心点好像在马坪靠近余地的兴隆附近。有好几首唐诗,在马坪詹王广场的墙上有写。  之前通常从随州到应山,马车或者步行,估计一天时间,所以刚好在中点有一个小的驿站。 什么时候有机会我会过去找一下,估计肯定有一条古街的。  
其实徐家河水库的修建,也制约了应山到马坪和随州的交通方式,之前可能是修路的能力不够。图片上那条红色的线条不可能修通。应山到随州的官道是,城关-关庙-马坪-十岗-析河-随县。30年前,应山三大城区,东-广水,西-马坪,中-城关。  修了徐家河水库后,淹没了一条马坪的古街。应山的西翼彻底断折。应山到马坪的直线公路,就绕道到了余店。 另外一条公路是到长岭的,G346没有修通之前,从长岭到应山需要2个多小时。
到随州那边的官道基本也中断了。所以就和随州慢慢隔离开来。
估计是因为那时候,应山到长岭马坪车程2小时,交通极度不便,汉丹铁路修通后。马坪,长岭,坪林,共计设了3个火车站,也没有以广水的名义设一个大点的火车站,所以全部都取消了。这个也是一个败笔。如今的麻竹高速是应山到随州唯一的便捷通道。红红色线条比较接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北京
精华
0

13

主题

1767

帖子

1807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807

IP属地:北京市

发表于 北京市 2020-11-9 2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借楼主吉言,希望广水还有未来。人杰地灵之地,必有辉煌的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0

115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中校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8195

IP属地:湖北省随州市

发表于 湖北省随州市 2020-11-9 21:46: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矛盾太深,互相掐架,发展个屁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广东
精华
1

35

主题

1570

帖子

1634

积分

少尉

Rank: 5Rank: 5

积分
1634

IP属地:广东省

发表于 广东省 2020-11-9 23: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观点非常片面!你只看到了大城市的虹吸效应,而没看到它之后的辐射效应!北京、上海以前虹吸了周边,现在反而辐射效应更强!武汉也一样,因为它们在快速发展之后都需要向周边扩张,扩张就需要大量的土地。比如黄陂,以前属于孝感,后来属于武汉,难道它现在还会比在孝感差吗?
     当然辐射效应只是针对拥有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而随州永远都不可能成为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以它永远只会虹吸广水,不可能辐射到广水!因为,随州在武汉与襄阳之间,都相差一百多公里左右,中间不可能再出现一个大城市,并且它本身也被武汉和襄阳虹吸;加上随州只管辖着广水,自己永远都吸不饱,不可能具有辐射能力!
      所以说,你所谓的广水市要有归属感,其实就是在愚弄和忽悠广水人,甚至在自欺其人!
      还有就是你说黄石的落败,并非是武汉的虹吸,而是自身的资源枯竭;还有十堰的汽车,武汉和襄阳的汽车工业都是新开发的小车项目,并非是十堰固有的货车工业;你不清楚就不要瞎说,搞得像一个砖家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