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 广东
- 精华
- 0
中士
 
- 积分
- 386
IP属地:广东省深圳市
|
经常发现,论坛上的朋友们,在为广水的未来做规划,甚至很多朋友(包括我以前)都认为广水应该回到孝感。我现在按照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一下广水的未来之路,和湖北省城市格局的未来走向。至少可以保证95%以上的把握,仅供参考。
因为看了一下历史,从秦朝开始、应山就隶属于随县,后来分分合合了几次。 借用现在最霸气的一句话,就是自古以来,应山就是随州的。所以说回孝感是不可能了。
我以前也非常反对,现在只能接受现实,好好认同这个归化感。但是目前来说,随州还是太弱了,好像是湖北省地级市中倒数第二。广水不能有幻想,不可能自己单独发展的,就好比嫁人,已经嫁过去了,就不能幻想这个好,那个好,要有个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行。虽然嫁了个穷小伙子,但是你好歹也算有了个归宿。肯定不能再幻想其他高富帅(武汉你傍不上,孝感的未来也好不到那里去)。按照股票来说,随州-潜力股,武汉-白马股,孝感-垃圾股。
但是按照我长期的经济学规律分析,后面的发展来说,随州不会很差,按照经济学上的吸虹定律来说,武汉周边不可能出现大城市,所以孝感,鄂州,黄冈,咸宁,包括曾经湖北第二的黄石,如今也被武汉吸虹,现在第9的位置可能都保不住了。只有远离武汉的地方才有机会出现大城市。湖北第二,第三,都是远离武汉,并且形成了几乎等腰的三角形(上一张图给大家看看)。
先说说之前:
之前湖北第一(武汉),第三(十堰)城市之间,出现了现在的第二襄阳。湖北第二(黄石)因为离武汉太近,已经被武汉严重吸虹,现在排名第9都难保。湖北第三的招牌-汽车工业,几乎都迁移到了武汉。所以未来,黄石将会继续走弱,十堰会缓慢下降,或者会止步如此。注意:这里说的是城市排名,不是经济下降,在国家高速发展的当下,肯定都会进步的,只是别人进步的更快。随着襄阳的发展,襄阳的代管市,随州也慢慢进入地级市的规模,而此时的广水市,因为在武汉和信阳之间,在加上慢慢起来的随州,三者者的吸虹效应叠加,注定广水市经济是被瓜分的对象(参考我曾经分析过的人口,广水市人口连续下降多年,而随州人口是增加的)。至少被三方压制难有大的发展趋势。这个不要反驳,经济看人口,人往哪里流,经济就往哪里走。广东,江苏,浙江一直是人口连续多年大量流入的地方(这个流入不是说流动人口,是常住人口),所以他们的经济不光现在强大,以后也会强大,除非人口流出的时候,才会出现拐点!东北三省人口持续下降,经济自然也是下降的。
在说说未来: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来,未来湖北的城市格局就是:以武汉为中心的三角形。红圈内的城市难有大的发展,所以不要以为武汉城市圈是利好,哈哈,利好的是武汉而已,其他几个都会被严重吸虹,补血武汉。所以对于其他城市只会造成流失(人口和经济)。红圈外其他城市的排名取决于第二和第三城市的经济体量和排名。按照常规来分析,未来襄阳肯定会一直占据第二的位置,甚至会大幅度拉开和第三(宜昌)的距离。如果襄阳长期大幅度拉开和宜昌的距离,湖北未来城市的排名。武汉,襄阳,宜昌,第四名会在荆州和随州之间。随州的发展完全取决于襄阳。虽然目前来说,荆州排第四,随州排倒数第而。但是随州力压荆州的机会很大。未来湖北几个大城市在这几个里面。武汉,襄阳,宜昌,荆州,十堰,荆门,随州。还有可能就是,天门,潜江,仙桃合并,然后竞争湖北第四城。如果他们不合并独立出来,会被武汉严重吸虹,毫无起色。
在说说未来的第二种情况:
武汉直辖市的呼声一直比较高涨,假如成了直辖市之后,估计8+1城市圈都是武汉的地盘了。届时,随州(包括广水),将会直面大号的吸虹机器,不会很乐观。同时省会可能是襄阳,武汉直辖后,襄阳面对武汉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格局了。包括整个湖北省和武汉周边其他省份的部分城市,都会被吸虹。利好武汉,大大的利空随州(包括广水),但是人们可以选择离开,到武汉发展。所以家乡经济只会越来越差。所以说湖北的伙计们的不要以为武汉直辖是利好(除了武汉人之外)。估计老百姓肯定不知道情况会希望武汉直辖,因为他们可以离开到武汉发展。但是政府肯定不希望。
广水市目前的情况只能和随州一起发展了。机会还是有的。等随州力压信阳的经济体量后(目前的差距太大,信阳会从这边吸虹)。广水的机会才会起来。除此别无他法。至于上次有大悟的伙计们笑话广水,其实大悟的未来好不到那里去,经济不好的城市,如果有了更快的交通,只会让更多的人流失(人口就是经济),除了被武汉吸虹,还有信阳也虎视眈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