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鞋
添加时间 : 2020/12/4 10:00:01
作者 : 黄洪雨 来源 : 黄冈新闻网
晚上闲来无事,去我所租住的小区不远的闹市逛街。“卖鞋呀,本店有各种款式的老布鞋”……随着音响里一阵阵的叫卖声,我随波逐流,跟着人们走进了一家装修得古香古色、富丽堂皇的新开张的鞋店。当我走进鞋店,看着一排排货架上摆放着款式各异、琳琅满目的布鞋,让我想起了千里之魂牵梦绕的故乡,也想起了孩提时代和少年时代,奶奶手工做的布鞋。
我的故乡,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北岸一马平川、一望无垠的平原上。孩提时代,物质匮乏,人们没有外出务工,都在家里务农。故乡人多地少,每年勤扒苦做,除了能填饱肚子之外,没有多少余钱来置办衣服、鞋袜。布鞋便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一的行头。我妈妈是残疾人,我家的经济条件更是捉襟见肘,我们一家人脚上所穿的布鞋的重担也都全落在年已古稀、和蔼可亲的奶奶身上。
依稀记得,每年春季,奶奶会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日子,吃完早饭后,便用大锅熬半锅面粉糊,待面粉糊冷却后,让我给她打下手,搬几块门板和几条长凳子到院子前的空地上,待我把门板架在凳子上,奶奶先把旧报纸平铺在门板上,再用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笤帚,把面粉糊仔细均匀地涂在旧报纸上,接着把一块块大小不一,厚实的布料,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粘贴在旧报纸上,待布和旧报纸在太阳底下晾晒几天后,它们紧紧地融合在一起后,便小心翼翼把布料和旧报纸结合物轻轻地从门板上取下来,卷好后放在奶奶房间空间并不大的衣柜中,这是奶奶一年之中为全家人做布鞋鞋帮的材料。
在下雨和不干农活的空隙日子里,奶奶便忙里偷闲地坐在房间里,把旧衣服拆下来的布料和做衣服多余的边角料,用自制的细麻绳,一针一线、密密麻麻、不计其数的纳鞋底,等鞋底纳完后,奶奶便按家人脚码大小的鞋样开始为我和弟弟、爷爷、父亲和母亲做布单鞋和布棉鞋。唯独奶奶自己的鞋子无法再穿了,才舍得为自己做新鞋……小时候,半夜一觉醒来,还看见奶奶在微弱的油灯下,用一双长满老茧的手一针一线地为我们做鞋……这哪里是用手做鞋啊?这分明是用心和血为我们操劳。
十四岁那年,因营养不良长得面黄饥瘦。爷爷、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待我星期六从学校放假回家,他们便心急火燎地带着我去邻村一位老中医家里求治。当那位慈悲安详的老中医经过“望、闻、问、切”诊断后,轻描淡写地说,这孩子身体哪有什么病呀?你们回家买点瘦肉给孩子补补身体就可以了……可是家里的经济早就入不敷出,怎么办?奶奶回家后,把自己舍不得穿的唯一的新棉鞋卖给了村里早就想买奶奶手工鞋的吴奶奶换回了十元钱……当爷爷买回了猪肉,奶奶把一大碗色味俱佳、回味无穷的水煮瘦肉片端到我手中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这哪里是吃猪肉,这分明是奶奶用心和血为我调理身体。
我外出务工后,家里的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可是奶奶仍然在我每年出门前几天给我几双新鞋,让我带到外面穿,后来年事已高的奶奶眼睛已看不见穿针引线了,身患肢体残疾的母亲在奶奶身体力行的感染下,也开始做布鞋了,每次看到奶奶和母亲的布鞋,让我想起了古诗巜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奶奶和妈**手工鞋,不正是农村中千千万万勤劳、节俭的人们中的一个缩影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