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蕲黄四十八寨:藏在大别山深处的“大历史”
添加时间 : 2020/12/5 11:20:34
来源 : 新华社客户端

四十八寨之一春秋寨。

寨兵瞭望孔。方政军摄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方政军、余彦文)12月4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蕲黄四十八寨:小山寨链接大历史》的报道。
崇山峻岭的大别山,逶迤起伏、山寨林立,最有名的非鄂东蕲黄四十八寨莫属。笔者结伴登临众寨的黄尘古道,穿越时空,仿佛看到烽火边城的硝烟刚刚散去,呈现在眼前的是满目青山、丽日蓝天、风吹云动。
要寨七十二,名寨四十八
宋、元、明、清之末季,大别山南成为风云际会之区,豪杰啸起之地。诚如方志学家王葆心说:“地凭天险,利用战争。历代产乱世之豪俊……相继崛起。”(《蕲黄四十八寨纪事·鄂寨篇》)他们为抗暴保民保乡,号召大众利用险峻的山水形胜,出资出力,筑寨踞守,伺机突击进取。其时历建大小寨堡三百有余,要寨七十二,名寨四十八,称“蕲黄四十八寨”。
这些山寨鼎盛时期与河南潢川、罗山、商城、固始,安徽当时的英山、霍山、岳西、太湖、潜山的山寨相联络,与江南袁州(南昌)、瑞昌、大冶、兴国(阳新)、寿昌(鄂州)山寨相呼应,凌厉一时。
“蕲黄”为大别山南、长江以北行政区划的简称。隋开皇三年(583年)前,这里相继统属衡山郡、西阳郡。之后改郡为州,蕲黄二州并治。明初改州为府,洪武九年(1376年)至1912年,湖北省黄州府辖蕲州和广济(今武穴)、黄梅、蕲水(今浠水)、罗田、麻城、黄安(今红安)、黄陂(清雍正七年划出)、黄冈(今黄州区、团风县、武汉市新洲区),号称“黄州八属”,亦称“蕲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