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2-13 07:4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北正式拿下6个“十亿元镇”,不在武汉,也不在孝感

喵喵妹
11小时前
关注
湖北是一个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非常成熟的额省份,潜江的小龙虾全国出名,也让这一个乡村产业成为湖北的代名词,也让潜江一代的百姓享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福利。今天要说的就是湖北在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上,被农业部认可获得推介的6个乡村,被称为是“十亿元镇”,但不在武汉,也不在孝感,看看是不是你家乡?

宜昌市枝江市七星台镇
七星台镇,是水电旅游名城宜昌市的东大门,享有“湖北大蒜镇”、“三峡油脂城”之美誉。全镇总面积129平方千米,辖2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七星台临水临铁临空临路,是枝江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宜昌建设三峡翻坝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名单。

七星台也是农业大镇、蔬菜产业特色镇,是国家农业部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萝卜、豇豆、莴笋、西甜瓜、玉米等无公害蔬菜远近闻名。合作社规模效应明显,明新蔬菜合作社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500强。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1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36.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0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8亿元,财政总收入213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11.7万元,常驻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19067元。

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
龙王镇位于襄州区西北部,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全镇下辖47个行政村、两个社区,17510余户,总人口7.4万。版图面积2**公里,耕地面积28万亩。龙王镇常年种植粮食作物增收乏力,农民有强烈愿望发展稻虾共作,引入了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潜江华山公司,后发优势强劲。通过发展稻虾共作,农民亩均增收3000元左右。目前全镇稻虾共作面积已达2万亩,龙虾产业真正成了当地百姓的脱贫致富产业。2020年11月,入选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名单。

襄阳市枣阳市新市镇
新市镇,俗有一脚踏两省,鸡鸣闻四县(市)之称。全镇桃种植面积已发展为7.7万亩,年产近9万吨,实现总产值3.7亿元,有着“中国桃之乡”的美誉。新市镇党委立足镇情民意,结合“三安行动”开展,找准突破口,以强化“技能培训”为抓手,积极拓展“电商”销售渠道,通过网上销售,新市镇的桃子畅销黑龙江、湖南、广西、广东等全国各地,极大的提升了枣阳“新市鲜桃”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荆州市监利县黄歇口镇
黄歇口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该镇大力发展水稻生产,是全国重点的产粮基地,曾多次评为湖北产粮第一镇。该镇坚持遵循产业化的发展思路,整合农业资源,运用工业化的理念招商引资,采取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培育市场,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粮食、畜禽、水产“三足鼎立”、农产品流通、加工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格局,全镇经济驶入“快车道”。

咸宁市嘉鱼县潘家湾镇
潘家湾镇,积极引导农户进行种植养殖产业转型,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形成了甜玉米、长豆角、小龙虾、泥鳅等特色种植养殖产业。2020年上半年潘家湾镇农产品亩产效益均有提高,甜玉米每亩纯收入近1750元,长豆角每亩纯收入近2680元,小龙虾每亩净收入约4000元,泥鳅每亩净收入约8000元。通过规模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天门市张港镇
张港镇,又名张截港,古称“塔湾”。张港镇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花菜种植,通过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培育市场经营主体,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花菜产业, 成为“中国花菜第一镇”。如今,张港镇花菜种植面积已稳定在7万亩左右,每年花菜总产量保持在20万吨以上, 年产值超10亿元,花菜加工产值达到4.5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300元。

事实证明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不仅是产业的推广,更加造福一方百姓。湖北的小伙伴们,你的家乡有什么好的特色产业?你知道吗?欢迎分享给大家,为自己的家乡代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