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湖北省武汉市 2020-12-15 15:00: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心开始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以小学低年级为例
添加时间 : 2020/12/15 11:10:01
作者 : 谢逸 谢汝秀 来源 : 武穴办事处中心学校
坚持精心策划,更新教育方法,运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潜移默化让学生在成长中的学会做人,通过小学二年级教学实践体会如下:
一、坚持示范效应教育人。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育中的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他们的学习最多、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俗语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老舍先生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这充分说明父母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深远。学习优秀教育方法,我在家长会上经常运用先烈、大家优秀的家教家风,号召家长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优秀品质,一定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坚持环境感染人。不同的教育环境会对学生产生不同教育效果。如,经常接受批评的学生,学会了谴责;经常接受鼓励的学生,学会了自信;经常接受讽刺的学生,学会了自卑;经常受到表扬的学生,学会了感激;经常生活在恐惧之中的学生,学会了忧虑;经常生活在认可中的学生,就学会了自爱。趋利避害,教育中,我积极运用赏识教育,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积极发掘他人的闪光点,放大他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坚持“宽容”包容人。新时代的教育,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社会方方面面都在影响着学生成长,认识教书育人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而是融入整个社会,面对学生成长中碰到了这样、那样问题。时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从各个方面去教育、关心,才能更好的理解、帮助解决不同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我班有一位特别顽皮的男学生叫李学成,一直以来教过他的老师没一个是称赞他的,甚至经常被叫到办公室批评,还经常无故骚扰同学,同学很多也不愿意跟他交往。后来我改变了以往对他的教育方法,每次他犯错都耐心引导他、鼓励他,慢慢的他接受了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经过近一个月的转化教育,该学生积极遵守纪律,学习也更认真了。通过感化,我深刻认识到了解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包容他们的不足和错误,才能呵护他们正面成长。“热爱”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好学生,还是所谓坏学生,只要正确引导学生,包容学生成长过程不足和错误,每位学生都会拥有良好的品德。
四、坚持表扬激励人。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在一堂在吵嚷的讨论课上,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其他学生将幸灾乐祸,场面将更加难以控制;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所以,有时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实践中,我经常对后进生闪光点进行表扬,通过表扬,改变后进生消极因素,变批评于表扬之中,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五、坚持倾听感化人。为人师者,为人师表。每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圈子,有喜、怒、哀、乐,爱护和关心学生,以自己的洁言洁行和高尚品德去感化学生,逐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重。只有这样,当每名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难题或不顺心的事时,就会想找信赖老师,指点迷津,一吐为快。因此,通过教学,我深深体会到,从学习和生活的每件实实在在的小事上去理解、去关心每位学生,与学生真心实意地融通,这样学生才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只有用真诚的心去听,才能倾听到学生心中最真的声音,促进每名学生学会做人,顺利成人成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