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瓢一 于 2020-12-20 09:29 编辑
现在的广水市交通建设,让我想起了“蟹篓定律”。值得爱乡广水人深思。 一只螃蟹放在篓子里,一定要盖好篓口,因为它会爬出来。两只以上,是不是更该盖好,防止它们背垫背、手拉手、搭蟹梯爬出来?其实不然,螃蟹越多,越爬不出来。因为它们会你拉着我,我拉着你,你蹬我一腿,我踩你一脚。有种“我没爬出去,你也休想爬出去”的意味。就这样,谁也别想爬出去,都老老实实的呆在篓子里。我称之为“蟹篓定律”。
再看看广水市的铁路建设、高铁建设,也有很强的“蟹篓定律”意味。 你不在我所在的乡镇设站,我不但不支持你,我还要把你拉下水。凭什么你有我没有? 我一直是主张哪个地方设站的机率高一些就同心协力支持哪个地方设站的,可是一直以来并不完全是这样。 本来就属于鄂北一边远地区的贫困县级市,不支持也就算了,还“拉下水”。这让本来发展坎坷的路更坎坷,互相安分“无铁”的现状。 有人列举了东莞,东莞火车站、高铁站都没设在市中心城区,而分散于下属乡镇。 如果广水没有一个能够统筹全局,没有一个全局观念的领路人,像那些互相拆台的底层人,在应山城小打小闹,搞些“政绩”,忽略底层人,是难以盘活已陷入发展困境中的广水的。 好在现在为了平衡两大城区,两城之间正在兴建马都司新城。而应山城、马都司与广水站之间的公交系统,更应该完善。 火车绝对是最大多数最底层人的出行首选,经济条件不好,节省惯了的人,必定是首选火车。这个群体的人是大多数的人。虽然现在人们出行的方式是多样化了,高铁、动车、大巴、私家车、拼车、网约车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始终撼动不了火车的“铁老大”地位。
越发达的地区,火车交通越发达、越完善,因为这是基础。可以放眼全国甚至放眼世界,诸如广州、深圳、上海、南京、武汉、成都等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我们身在外地的广水人,不管广水站的建设与谁存在多大的利益关系,或者建设完善了与哪些地方、哪些集团存在多大的客源竞争或者有多复杂的利益纠葛,我们顾不上。 我们只想回家的时候能够一路畅通。千里之行一路顺畅,唯有进入广水地界后开始磕磕碰碰,不是得坐私车、拼车、有人接就是转几次公交。 有些外地广水人已经看透了,自己努力过好自己,选择了就地买房安家。难道还要让这样的趋势延续下去吗? 眼下这个时代,这样的火车站运营系统是及其不正常的。 所以,不管广水站怎么建,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方便社会中下层的人民,特别是社会底层的人民。 希望有关方注意到并落到实处。
一个地方的地方利益之争影响全市全区域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出行方便,将是一个地方的不幸,也是全市的不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