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来了
黄冈准备了很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图片图片图片
各种文化展演大家见得多了
但如此“个性”的特色展演
你一定没见过!
昨晚
遗爱湖畔掀起一场“酷炫风”
五里不同风 十里不同俗
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上展演活动精彩纷呈
元旦创文系列文化活动1月1日晚在遗爱湖举行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上展演。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宣传部长李初敏到现场观看演出并慰问演职人员。
黄州区、麻城市、罗田县、浠水县等县市和市直单位选送了14个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艺术轮番上演,为市民送上了一“桌”别样精彩的新年文化大餐。
每个节目都会看花你的眼~
民歌民舞,演绎不同风情
“哟嗬……耶……”当第三个节目罗田民歌《采兰花》唱响,随着原生态的高亢嗓音,一股辽阔悠扬的大别山韵味旋律扑面而来。在黄州工作、生活了好多年的夏女士,直呼“好亲切!就是这个味!”她介绍,《采兰花》属于罗田畈腔,是在大别山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农民们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所产生的一种民间文化形式。“这首歌展现了秀丽的风光和人们愉快的劳动生活,听完我好像回了一趟小时候的老家。”
除此之外,当晚黄梅戏《东坡》经典唱段《黄州美景花烂漫》,曲调悠扬,清新自然,歌声清脆,甜美婉转,让人百听不厌;民俗歌舞《迎亲》,将迎亲的场景进行艺术加工,并用艺术手法呈现在舞台上,以歌舞还原英山地区迎亲的场景;舞蹈《绣山情》以悠扬歌声,翩跹舞姿,歌颂美好生活,讴歌幸福时代。一曲曲歌、一段段舞,尽现“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大别山风情。
创新非遗,文化“鲜活”起来
你相信吗?一张张剪纸走上舞台;箩筐、犁耙、筛子……这些淡出生活的传统的生产、生活工具也上舞台。
在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上展演活动中,这些都成真了。
剪纸是中华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千百年来流行于世,名扬海外。《民间剪纸礼服秀》将剪纸图案制作成旗袍穿在模特身上,将传统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给人带来视觉冲击力。
“除了以走秀的形式展示农耕时代的生活、生产用具外,我们这场秀还加入了浠水县两个省级非遗项目——巴河天狮、洗马花灯。”浠水县文化馆副馆长周白介绍,《浠水民俗走秀》节目将淡出、消失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实物展现在舞台上,以艺术的形式,传承保护传统文化。“2015年推出这个节目以来,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绝技表演,扣人心弦
在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中,一条祥龙翻腾起舞,时而腾起、时而俯冲,变化万千;两个狮子不时做出腾翻、扑跌、跳跃、朝拜等动作,时而威猛,时而俏皮……舞龙舞狮人员高超的技艺表演,赢得满场喝彩,顿时明月幸福广场一片欢腾。1日晚,暖场的《鼓乐贺新春》过后,第一个节目《狮舞》表演点燃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上展演。
“妈妈,她们是液体做的吗?”看着台上做着不可思议动作的杂技演员,蔡女士四岁的女儿问道。蔡女士表示,“以文艺表演的形式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哪怕是孩子小不懂,但也可以在孩子心里种下文化的种子。”当晚,由浠水杂技团选送杂技《柔术》不仅展示了浠水杂技独特的风采,也散发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张口能喷火、闭口能吞火的艺人,不动嘴皮子就能带来欢笑的艺人,让现场的小朋友一个个精神抖擞。当晚麻城市文旅局选送的《腹语》、由罗田县文旅局选送的《绝技绝活》,将黄冈传统的民间绝技绝活搬上了舞台,让它们焕发光彩。
为了传承和弘扬我市优秀的非遗成果,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传统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的魅力,共享我市非遗文化成果带来的别样精彩,我市举办了这场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云上展演活动。它也是“感恩2020,祝福2021”遗爱湖公园元旦“创文”系列活动之一。
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在欢声笑语的气氛中
我们迎来了2021
最后祝各位小伙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