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4560|回复: 0

[仙桃杂谈] 记忆中的沔阳城之九——“三澨波光”之源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1

41

主题

128

帖子

165

积分

下士

Rank: 2

积分
165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1-8 11: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忆中的沔阳城之九——“三澨波光”之源
                                                                                                        
                                                                                    文∕吴乃华  
                            
                                                                  玉带轻歌正向东,


柴河陡拐水流


两河相汇波光漾,


奇观月皓空。

2021.01.08.

      “三澨波光”是沔阳的古八景之一,说到它的原因,不能不提到流经沔城的两条古老的小河。
      首先说柴河,这是一条宋朝就有的古老小河。上从湖口弦起,向东经周家剅、陶家台、鹅翅膀,然后又向东北到严家牌坊,最后几乎九十度的角度经江北急转向南而来,直到傅家剅与玉带河汇合。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它从我们家后门口经过,我们家还常用它的水清洁一些物件呢。就在我们家东边不远处,还有一道砖砌的拱桥,名叫百子桥,它为人们下地干活和后陶家台人来往提供了方便。
      再说玉带河,它古称漕河,俗名王保河。1865年,东荆河发大水,因为监利县的杨林关段溃口,以致冲断了我们县的王河口的洪堤。因此,东荆河的水,成了它北面漕河的水源。这条河从王河口起,它向北流至沔城上关街,然后折向西进,绕古城的仁和门、南纪门、又北上经古柏门,再向东进至建兴门、九贺门、七里城。宛若一条玉带,环绕沔阳古城的南、西、北三个方位,所以这条古老的小河,名为玉带河。它最后又曲曲折折向东流经白鱼嘴等地后,在张沟注入通州河。全长35公里,河漕面宽约30至50米。
       “三澨波光”这个景点在玉带河的永盛桥(小桥)到汉津桥之间。这两座桥我都亲眼见识过,一眼看去,玉带河上的其它石拱桥的圆拱大半都成半圆形,能目估到它的圆拱直径,唯独这两座桥露在河面上的却是小半圆,是估摸不到它的直径的。1967年,小桥垮塌后,我还参加过它的清理工作,它的圆拱部分,深入南北街道泥土中近2米,这足以说明玉带河的河面在这一段是比较宽的。
      汉津桥又名浮桥,位于龙家湾街北的玉带河上,古时候是沔城最早的渡口。由明初的浮桥、正德年间小孔石桥、万历年间大木桥,几经兴建与拆毁,到清乾隆五年(1740年)知州禹殿鳖倡导民众捐资重建石桥,才有了保存两百多年的“古汉津桥”。这座石拱桥,长30多米,路面宽8米多,孔径8米左右,1973年被拆毁。
      玉带河在这一段,河水的流向是向东的,而急拐的柴河经江北到傅家剅的流向是奔南而来的,当柴河的水注入玉带河时,两水很自然地发生碰撞,并且,汇入后加快了玉带河的水流速度。站在堤岸上或者桥上观看这两河的交汇处,这里的水面,正好是两水倂为一水时所成的三汊河道。这里,有不同流速的三水冲撞堤岸所形成的漩涡,如遇皓月当空,微风吹拂,水声淙淙,水面波光粼粼,明月在水波中荡漾,实为不错的水面景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