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1700|回复: 5

[特别关注] 关于主打“道家文化发源地”品牌 将荆门建成国际旅游圣地的建议

[复制链接]
来自
湖北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1-8 14: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1-1-8 14:32 编辑

关于主打“道家文化发源地”品牌  将荆门建成国际旅游圣地的建议
(市老子与道家文化研究会  市公关礼仪学会)

     荆门郭店楚简于1993年10月在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一号墓出土,一度成为国内国际人们关注的历史文化焦点。简文内容为多已失传先秦典籍,填补了先秦学术空白,对于研究学习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古文字和书法艺术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有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包含多种古籍,其中三种是道家学派的著作,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改写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典籍。
     郭店楚简问世后,围绕郭店楚简召开的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达30余次。2003年12月19至21日,由荆门市委、市政府主办、郭店楚简研究中心承办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荆门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及大陆的50多位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会后,郭店楚简研究中心收到了世界著名大学如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关于郭店楚简的研究成果。
     学者们认为,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道德经》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先河,是先秦时代的发蒙震聩之作,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思想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我们今天运用老子《道德经》哲学思想治国理政、遵德从善、为人处世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楚简是荆门地域文化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如何发挥资源优势,运用老子楚简文化塑造荆门对外旅游文化名城,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将老子申报为世界文化名人之首。
    十九世纪,老子一直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却没有确定为世界第一文化名人,有时甚至被屈居于孔子之后。我们认为,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的出现,老子的哲学观点理应高于孔子,荆门人应该承担起将老子申报为世界第一文化名人的重任。
二、将楚简《老子》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楚简《老子》一书从天地万物形成的规律到帝王如何治国治民和民众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均论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类社会遵循老子的发展规律则前进,否者则衰败。同样,一国帝王遵循老子的治国治民的规律则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反之则贫穷落后。二千多年的实践证明,众多世界伟人的治国理念均来自老子,如共产党宣言中的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初唐、楚国的兴盛等。
三、让荆门成为老子道学故里的朝奉地。
   老子在荆门的遗迹虽遭到破坏,但还有踪迹可循。一是老子的隐居地——象山。关于老莱子在荆门隐居,众多史料均有记载,其遗迹大致如下:在象山脚下,即龙、蒙、慧、顺泉旁建有草芦,草芦前有五亩四季如春之地,山上千年古树遮掩。泉水潺潺流淌,稻禾四季飘香。荆城南达楚郢,北至襄陕,东临汉水,西拒宜川,是南北古驿道,也是中原唯一的风水宝地,远胜诸葛隆中。要得老子真迹,必须复原老子草堂,复原老子垦山播种五谷之原貌。其实这很简单,只需在文明湖边建一草堂,将龙泉公园打造成“道德”圣地即可。目前,有人认为老子和老莱是二个人,其实,自楚简老子出土后,老子与老莱子就是一人无疑,老莱子是老子隐居之名。二是用“道德”精髓打造四山一园。四山即象山、东宝山、西宝山、圣境山。象山以老子著道德、垦山播种五谷为神韵。东宝山是老子驻足构想君臣、圣贤、辅万物之自然,将人类打造成“玄同世界”之神韵。西宝山则以自然形态为底蕴,打造成老子笔下的“大一生水、水辅万物”之圣境,即天地万物形成之神韵。圣境山是老子游历村野之地,以楚古居为主,打造成村民谨守道德之典范,使其成为世界各地拍摄老子影视剧之原型。一园即将城市运动公园或市政务中心门前广场打造成世界第一个老子道德文化广场。老子崇尚自然,荆门人只要不去人为地去破坏自然环境,在现有原物原貌的基础上花很少的钱便可以将荆门打造成国际旅游圣地,切不可建什么经台楼阁。如将圣境山民房稍加改建,或在以后的建筑中多一些楚居建筑即可。如果在象山艺苑林岚光阁前建一老子雕塑以供世人朝拜,老子这一人类智慧之星便不会流入他乡异土。将老子的道德精髓塑造成为人类千秋万代之魂灵,这不仅是老子其人其书的伟大,也是荆门人民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
四、让荆门“道德”之乡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首先是要扩大宣传,让荆门人知道德、懂道德、讲道德,市老子与道家文化研究会编写的《楚简道德经》简明读本,已由国家民族出版社出版,可供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学生人手一册学习。二是在荆门、沙洋、钟祥、京山城区和乡镇显著地方悬挂楚简《道德经》,在党政机关悬挂有关国家领导人引用过的《道德经》中的治国理政、廉政的警世格言,让其成为人生道德诤言。三是在学校、机关单位设立道德讲堂,宣传道德精神。四是在荆楚理工学院政教学院设立老子道德学院,组织专人编写楚简老子道德教材,当前国内已有老子学院,但都不完善。五是立足荆门面向世界评选道德之城、道德之星。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8 14: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1-1-8 15:32 编辑

                                                   
                                                       陆九渊与老莱子谁大?(闲话荆门城市发展十四)


     近几年,荆门在文化舆论宣传上,对陆九渊的美化宣传远远超过了老莱子。陆九渊为荆门人做了好事,荆门人筑祠奉祀,始终没有忘记他。陆九渊必竟是一位心学家,他在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地位岂能与道家始祖老莱子相提并论!
     老子和老莱子是不是一个人,司马迁生活在公元前约145年,老子生活在公元前571-471之间,二人相距只有四百年左右,他也没有将这问题说清楚,只是本着“疑则传疑”的原则,在<<史记。老子列传>>中记叙了老子的事迹后,也没有肯定,只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其意在存疑,而非定论。司马迁在这个问题上都不敢下定论,今人谁敢下定论?如果今天我们用这两个人打文化品牌,老莱子的卖点远远超过了陆九渊。

     现在荆门人宣扬他的“孝隐”,抹煞了他“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的根本思想。老莱子既然为道家始祖,在道教中是神,就应该让他入主正殿接受香火,产生经济效益,所以对老莱山庄的作用要重新定位。

   “夏商周后无圣人”,“我乡乃老莱子故里”,是名附其实的“圣人之乡”。全国很多地区为了造文化,不惜把“无”说“有”,如连潘金莲都争来做品牌,而我们荆门人却往往把“有”说“无”, 如关于道家始祖老莱子,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说“或曰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老莱子是名苻其实的道家始祖,而我们只推崇他的孝,不言他的道,在文旅上完全可以把老莱子和老子说成一个人,有人非要把他们说成是两个人,道家始祖老莱子这张拿出去打得响的品牌,荆门人用不好。

    象山本为儒释道三教之山,如今佛没了,再忽视其道,是抹煞象山蒙山)人文历史,也是矮化象山人文。
    老莱子,一张荆门人拿出去打的响的名片,荆门人用不好!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8 14:4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景莱别墅记
周瀚
     风景之废兴,存乎人;人之培植风景也,亦会有其时。天下名胜之区,其先皆榛莽也;有人焉为之搜剔而出之,乃蔚为奇境。读钻鉧潭、袁家渴诸文,当其鸿蒙未辟,蛇虺族之,蓬蒿蔽之,谁复知西山之怪?特得柳州入深林,穷回溪,刈秽草,去恶木,而后争奇斗胜,异景豁然在山,灵固显晦有时,然不遇柳州,恐晦而不显,终为樵夫牧竖所蹴踏上下而已。其显也在人,亦际其时也。吾乡乃老莱子之故里也。出西效数百步,书院后有山庄在焉。上有亭曰“孝隐”,湫隘实甚屐齿所不及。
    岁戊戌,天津徐性臣太守来牧是州,公余课士之暇,缓步崎岖,适至其地,徘徊观望,怦然有动于中,慨然曰:“此前哲之遗址,何荒秽至此乎!夫表彰贤迹,使国人有所矜式,固守土者之责也。”于是捐数百缗购其旁隙地,建一楼,乃塈乃塗,不数月告成。颜曰:“景莱别墅”,并作文勒石以记。下有泉曰顺泉,乱石填淤,藤蔓纠缠。去之焚之,山泉之面目始呈露于案塌之前。
    登楼四顾:其南则陆文安祠,足令人兴高山之仰;讲经台、流清亭诸处,高下掩映,图画天成;文明湖浩浩荡荡,一碧万顷,凭栏远眺,心与波清。东则平山列嶂,排闼送青;玲珑宝塔,上插苍冥;望读书台之高耸,益怀想乎“三孙”。西北则层峦叠嶂,环若藩屏;云生檐宇,树绕窗棂;千岩滴翠,万壑含青;有曹将军丹青所不能绘者,似天若预为布置以助兹楼之胜,而太守即以一楼收千山于几席也。下则排列绣壤,纵横绮陌;溪流潆洄,清冷澄澈,沙鸥锦鳞,游泳翔集。把酒临风,其乐何极!余因有感焉:太守之为是楼也,岂为游目聘怀、藉觞詠以叙幽情哉!夫陟屺陟岵之思不以远近异。当其来游之始,感孝隐之名,念斑衣之戏,不禁情发于中,动梁公白云亲舍之叹。其筑楼也。所以自寄其仁孝之心。谁非人子?谁无父母?即藉以振顽立懦,俾此邦人士触目生警,重纲常,懔名教,亲其亲,长其长,以臻一道同风之盛。斯楼也。上以阐大孝之德,下以推锡类之仁,而因以展孺慕之殷;若仅谓培植风景,浅矣!
    余老矣,幸得陪从以畅游览。玩风光之美,则欣然以喜;慨孝思之挚,则戚然以悲。至荦确荆榛之地,忽易而为巍焕壮丽之观,为斯地幸!为莱子幸!广教孝之心,又为吾乡幸也!兰亭遇右军,竹树为之腾辉;西湖遭白苏,山川始觉生色。莱子之庄芜没于空山者,殆数千百年,迄今乃得贤使君为之涤瑕荡垢,以发林泉之秘。地之兴也以人,人之来也有时,讵不信欤?余聿观厥成,当如何鼓之舞之而欣幸不已也!太守爱民恤士,道德齐礼,德泽所被,山比其峻,水同其深,吏畏民怀,自有歌颂,勒之金石,兹不赘,谨记。
                           宝生周瀚撰。
                                          (碑在龙泉中学白鹤亭)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浙江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浙江省杭州市

 楼主| 发表于 浙江省杭州市 2021-1-8 14: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莱子是荆门历史上第一文化名人,是一位德恭行信、安贫乐道的“言道家之用”的哲学家。以“隐”、“孝”闻名于后世。老莱子姓莱(赖)氏,“以寿考称老莱子”,拟为春秋赖人(今湖北随州市)人,楚灵王三年随族人迁至鄢。楚惠王三年,老莱子在鄢地会见孔子。楚惠王八年(公元前481年)楚公室“白公之乱”,老莱子逃世耕于蒙山之阳。他主张“治人事天”、“清静为天下定”。老莱子的“隐”是对楚灵王及以后的楚王霸政的批判。老莱子的“孝”,是人性复归意义上的“纯孝”。
【关键词】老莱子;逃世;“隐”;“孝”
  老莱子是发端于春秋时期的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创始人。自春秋而战国,后起道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道家原创者的思想与自己的思想溶合在一起,经过高度整合之后,以《老子》传之于世。《老莱子》十五篇(或曰十六篇)散佚。后世只知《老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并不了解老莱子的思想,也有人认为老莱子就是老子,郭店《老子》面世,为我们认识老莱子,提供了文献依据。使我们有可能讨论老莱子的哲学思想。
老莱子是荆门历史上第一文化名人,清代荆门知州舒成龙认为,就《高士传》、《列女传》所记,“或言其隐,或称其孝,皆大节也。余谓莱子之孝,非隐无以成之;莱子之隐,唯孝益能终之。”(《荆门直隶州志·老莱山庄》)《史记·老子传》载:“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老莱子以“孝”、“隐”著称于世,为中国二十四孝之首;作为春秋晚期的思想家,以“言道家之用”奠定了中国天道伦理观的哲学基础,对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历史典籍中的老莱子
《庄子·外物》:“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脩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其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丘也,召而来。’仲尼至。曰:‘丘,去汝躬矜,与汝容知,斯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弗及邪?惠以欢为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知两忘而闭其所誉。反而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历。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
《战国策·楚策四》:“或谓黄齐曰:‘人皆以谓公不善于富挚。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事君乎?示之其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今富挚能,而公重不相善也,是两尽也。谚曰:见君之乘,下之;见杖,起之。今也,王爱富挚,而公不善也,是不臣也。’”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不乐,盖老莱子之行也。”
《史记·仲尼弟子传》载:“孔子之所严事,于周则老子,于卫蘧伯玉,于齐晏仲平,于楚老莱子,于郑子产。”
从《庄子》、《战国策》、《大戴礼记》、《史记》的记载来看,老莱子是与孔子同时的一位学者,孔子曾接受过老莱子的喻教。在孔子心目中,老莱子是一位德恭行信、安贫乐道的贤者。
《尸子》卷下:“老莱子曰:‘人生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也。其生也存,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
《史记·老子传》:“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汉书·艺文志》:“《老莱子》十六篇。”
从《尸子》、《史记》、《汉书》的记载来看,老莱子有专门著述,是“言道家之用”的哲学家。
《列仙传》:“老莱子,楚人。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蓬蒿为室,杖木为床,蓍艾为席,葅芰为食,垦山播种五谷。楚王至门迎之。遂去。至于江南而止,曰:‘乌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
《高士传》:“老莱子者,楚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莞葭为墙,垦山播种。人或言于楚王,王于是驾至莱子之门,莱子方织畚。王曰:‘守国之政,孤愿烦先生。’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樵还,曰:‘子许之乎?’老莱子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而鞭棰;可拟以官禄者,可随而铁鉞。妾不能为人所制者。’妻投其畚而去。老莱子亦随其至于江南而止,曰:‘鸟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人莫知其终。”
从《列仙传》、《高士传》的记载来看,老莱子是一位隐士,楚王“驾至莱子之门”,愿以“守国之政”相托,而老莱子却躲避到江南。
《荆门直隶州志·古迹》:荆门有“老莱山庄”,“山庄在城西顺泉侧,老莱子隐居养亲处也。”《州志》引《列女传》云:老莱子“作婴儿戏,斑舞诈跌,弄雏亲侧,博亲一笑。”《艺文类聚》引《列女传》云:老莱子“作婴儿自娱,着五彩斑斓衣裳,取浆上堂,跌扑,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雏鸟于亲侧。”
从《列女传》、《荆门直隶州志》的记载来看,老莱子是以“斑衣娱亲”闻名后世的“孝子”。荆门古城西关外的“老莱山庄”,以及“顺泉”、“孝子田”、“孝隐亭”就是老莱子孝迹的写照。
二、老莱子的姓氏、籍贯
老莱子其人作为历史人物的存在,除司马迁《老子传》“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的疑笔以外,典籍中对老莱子并没有什么怀疑。其实,司马迁并不同意“老子”是老莱子的说法。司马迁说老莱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就是证明。《老子传》是今本《老子》作者的“传”,也就是“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的“传”。如果司马迁同意说“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就是老莱子,他为什么还要画蛇添足地说什么老子“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之类的话呢?这分明已告诉读者,老莱子另有他著,其学是“言道家之用”,与“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不能混为一谈。“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言”的那位“老子”是战国时老学首领李耳,不是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老子。与孔子同时且长于孔子的老子姓老氏,名聃,疑为春秋宋国沛人。老莱子是春秋楚人,当然不能说老聃就是老莱子。
老莱子前面也有个“老”字,老莱子是不是姓老氏呢?(晋)皇甫谧《高士传》称“老莱子”,亦称“莱子”。清代荆门知州舒成龙直接称老莱子为“莱子”。沙少海《庄子集注》引毕沅说:“老莱子本为莱子,而以寿考称老莱子。”[1]《文选·孙绰〈天台山赋〉》注引西汉刘向《别录》:“老莱子,古之寿者。”《荆门直隶州志》引《列女传》称老莱子“孝养二亲,七十作婴儿戏,斑舞诈跌,弄雏亲侧,博亲一笑。”看来,说“以寿考称老莱子”应是持之有据,不是妄说。
如果说“老莱子本为莱子”,那么老莱子应该姓莱氏。据《通志·氏族略二》载,古有莱子国,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齐灭莱,子孙以国为氏。老莱子不是齐人,是楚人,疑“莱”即“赖”。宋代罗泌《路史》曾说“赖乃莱也。”老莱子,姓“莱”氏,疑为“赖”之音转。上古“莱”属阳声韵,“赖”属入声韵;到中古“莱”(广韵落哀切,来咍开一平蟹)与“赖”(广韵落盖切,来泰开一去蟹)声纽相同,同为蟹摄,只有平声和去声之别。春秋时期有“赖”国(氏族方国),在今湖北随州市稍东而北[2]。楚灵王三年(公元前538年),楚灭赖。《春秋左传· 昭公四年》载:“楚子以诸侯伐吴,……遂以诸侯灭赖。赖子面缚衔璧,士袒,舆櫬从之,造于军中。王问椒举,对曰:‘成王克许,许僖公如是。王亲释其缚,受其璧,焚其櫬。’王从之,迁赖于鄢。”如果,“莱”即“赖”,老莱子便是春秋赖人,即今湖北随州市人,楚灵王三年随族人迁至鄢
三、老莱子与孔子相会
《史记·卫康叔世家》载:卫灵公三十八年(公元前497年)“孔子来。” 卫出八年(公元前485年)孔子“自陈入卫。”卫出九年(公元前484年)“仲尼反鲁。”依此,孔子当于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离开鲁国到卫国,自此开始周游列国,于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回到鲁国,时年68岁,在外十四年,曾至卫、宋、陈、蔡、楚等国。孔子过蔡时,曾遇避世之士长沮、桀溺;在楚,曾遇楚狂接舆陆通,还会见了老莱子。这些都是“道家者流”。孔子具体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会见老莱子的呢?《庄子》中很多地方提到孔子到楚国的事,有两处关于孔子南下到楚腹地的记载,一处是《徐无鬼》,一处是《则阳》。这两处都提到市南宜僚。《庄子·徐无鬼》载:“仲尼之楚,楚王觞之。…… 市南宜僚受酒而祭。”市南宜僚,即熊宜僚,居楚市南,又称市南子,善弄丸,楚国勇士。《左传·哀公十六年》载:楚平王太子建,为郑人所杀,其子胜在吴。令尹子西召胜于吴,使处吴楚边境,为白公。白公胜为报父仇,请求子西派兵伐郑,子西迟迟不发兵。于是白公胜与子西反目,欲杀子西父子(子期、子西)。“胜(白公胜)谓石乞(白公胜的部属)曰:‘王与二卿士,皆五百人当之,则可矣。’乞曰:‘不可得也。’曰:‘市南有熊宜僚者,若得之,可以当五百人矣。’乃从白公之言而见之。与之言,悦。告之故,辞。胜曰:‘不为利谄,不为威惕,不洩人言以求媚者,去之。’”《淮南子·主术训》云:“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无所关其辞。”上述事件,据《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载:令尹子西召白公胜于吴的时间是楚惠王二年(公元前487年),白公胜与子西反目当为楚惠王三年(公元前486年)。[3]《庄子·徐无鬼》记载孔子见楚王时,提到了“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的事,因此,孔子见的楚王,是楚惠王,时间是楚惠王三年,即孔子返回鲁国的前两年(公元前486年)。
楚惠王元年(公元前488年),楚迁都鄢(今湖北宜城市南)[3]。《庄子·外物》记载孔子见老莱子,是老莱子弟子“出薪”遇见孔子回报后,老莱子召见孔子的。这可能是孔子出游郊外而邂逅相逢的,因此,孔子见老莱子的地方,应是鄢都郊外(或远郊)的老莱子住所。楚昭王末年老莱子年近七十[4],迁鄢时的老莱子是21岁左右的年轻人,孔子时年14岁,老莱子长7岁。孔子见老莱子时66岁,老莱子73岁。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
精华
54

165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李淳风后生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19769
QQ

IP属地:中国

 楼主| 发表于 中国 2021-1-8 15: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莱子
老莱子之弟子出薪,遇仲尼,反以告,曰:「有人于彼,修上而趋下,末偻而后耳,视若营四海,不知谁氏之子。」老莱子曰:「是邱也,召而来。」仲尼至。曰:「邱,去汝躬矜与汝容智,斯为君子矣。」仲尼揖而退,蹙然改容而问曰:「业可得而进乎?」老莱子曰:「夫不忍一世之伤,而骜万世之患,抑固窭邪,亡其略有弗及邪?及惠以欢而骜,终身之丑,中民之行进焉耳,相引以名,相结以隐。与其誉尧而非桀,不若两忘而闭其所誉。反无非伤也。动无非邪也。圣人踌躇以兴事,以每成功。奈何哉其载焉终矜尔!」(《庄子.外物篇》)
子思见老莱子,老莱子闻穆公将相子思。老莱子曰:「若子事君,将何以为乎?」子思曰:「顺吾性情,以道辅之,无死亡焉。」老莱子曰:「不可顺子之性也,子性刚而傲,不肖又且无所死亡,非人臣也。」子思曰:「不肖固人之所傲也。事君,道行言听,何所死亡。道不行,言不听,则亦不能事君,所谓无死亡也。」老莱子曰:「齿坚易蔽,舌柔常存。」子思曰:「吾不能为舌,故不能事君。」(《孔丛子.抗志篇》。《战国策》或谓齐黄曰:公不闻老莱子之教孔子事君乎?示之以齿之坚也,六十而尽相靡也。)
人生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同归也。古者谓死人为归人,其生也存,其死也亡,其死也亡,人生也少矣,而岁往之亦速矣。”(《尸子》卷下引《老莱子》)
老莱子曰:「鸟兽之毛,可绩而衣,其遗粒,足食也。」(皇甫谧《高士传》)

老莱子附录
孔子曰:「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国无道,处贱不闷,贫而乐也,盖老莱子之行也。」(《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篇》,《史记》索隐引有国无道二句。)
老莱子者,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修道家之用,修道而养寿也。(《史记.老子列传》)
老莱子,古之寿者。(刘向《说苑别录》)
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作婴儿自娱,着五采斒斓衣裳,取桨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鶵鸟于亲侧。(《后汉书》注引《列女传》)
老莱子者,楚公室乱,逃世耕于蒙山之阳,蓬蒿为室,枝杖于床,饮水食菽,垦山播种。人或言于楚王,王于是驾至莱子之门,莱子方织畚。王曰:「守国之政,孤愿烦先生。」老莱子曰:「诺。」王去,其妻樵还,曰:「子许之乎?」老莱子曰:「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而鞭棰;可拟以官禄者,可随而鈇钺,妾不能为人所制者。」妻投其畚而去,老莱子亦随其妻,至于河南,以莱子为老莱子,人莫知其所终也。(皇甫谧《高士传》)

读史,读世,观天,观地,观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湖北
精华
1123

2万

主题

60万

帖子

7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人在天涯ξ灵气袭人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积分
776373

东湖元老勋章东湖服务奖章东湖水王勋章东湖精华勋章

IP属地:湖北省

发表于 湖北省 2021-1-13 03:0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帮顶一下。
活着应该快乐,因为你会死很久。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如果你涉世未深,我会陪你看遍世间繁华;如果你历尽沧桑,我会带你坐十遍木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