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李勋明 于 2021-1-8 14:32 编辑
关于主打“道家文化发源地”品牌 将荆门建成国际旅游圣地的建议 (市老子与道家文化研究会 市公关礼仪学会)
荆门郭店楚简于1993年10月在荆门市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一号墓出土,一度成为国内国际人们关注的历史文化焦点。简文内容为多已失传先秦典籍,填补了先秦学术空白,对于研究学习中国哲学史、思想史、古文字和书法艺术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其中有730枚,共计13000多个楚国文字。楚简包含多种古籍,其中三种是道家学派的著作,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改写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典籍。 郭店楚简问世后,围绕郭店楚简召开的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达30余次。2003年12月19至21日,由荆门市委、市政府主办、郭店楚简研究中心承办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荆门召开。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以及大陆的50多位专家参加了这次盛会。会后,郭店楚简研究中心收到了世界著名大学如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大学关于郭店楚简的研究成果。 学者们认为,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道德经》开创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先河,是先秦时代的发蒙震聩之作,对中国乃至世界哲学思想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我们今天运用老子《道德经》哲学思想治国理政、遵德从善、为人处世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楚简是荆门地域文化走向世界的城市名片,如何发挥资源优势,运用老子楚简文化塑造荆门对外旅游文化名城,已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将老子申报为世界文化名人之首。 十九世纪,老子一直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却没有确定为世界第一文化名人,有时甚至被屈居于孔子之后。我们认为,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的出现,老子的哲学观点理应高于孔子,荆门人应该承担起将老子申报为世界第一文化名人的重任。 二、将楚简《老子》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楚简《老子》一书从天地万物形成的规律到帝王如何治国治民和民众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均论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类社会遵循老子的发展规律则前进,否者则衰败。同样,一国帝王遵循老子的治国治民的规律则国家强盛、人民富足,反之则贫穷落后。二千多年的实践证明,众多世界伟人的治国理念均来自老子,如共产党宣言中的大同世界,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初唐、楚国的兴盛等。 三、让荆门成为老子道学故里的朝奉地。 老子在荆门的遗迹虽遭到破坏,但还有踪迹可循。一是老子的隐居地——象山。关于老莱子在荆门隐居,众多史料均有记载,其遗迹大致如下:在象山脚下,即龙、蒙、慧、顺泉旁建有草芦,草芦前有五亩四季如春之地,山上千年古树遮掩。泉水潺潺流淌,稻禾四季飘香。荆城南达楚郢,北至襄陕,东临汉水,西拒宜川,是南北古驿道,也是中原唯一的风水宝地,远胜诸葛隆中。要得老子真迹,必须复原老子草堂,复原老子垦山播种五谷之原貌。其实这很简单,只需在文明湖边建一草堂,将龙泉公园打造成“道德”圣地即可。目前,有人认为老子和老莱是二个人,其实,自楚简老子出土后,老子与老莱子就是一人无疑,老莱子是老子隐居之名。二是用“道德”精髓打造四山一园。四山即象山、东宝山、西宝山、圣境山。象山以老子著道德、垦山播种五谷为神韵。东宝山是老子驻足构想君臣、圣贤、辅万物之自然,将人类打造成“玄同世界”之神韵。西宝山则以自然形态为底蕴,打造成老子笔下的“大一生水、水辅万物”之圣境,即天地万物形成之神韵。圣境山是老子游历村野之地,以楚古居为主,打造成村民谨守道德之典范,使其成为世界各地拍摄老子影视剧之原型。一园即将城市运动公园或市政务中心门前广场打造成世界第一个老子道德文化广场。老子崇尚自然,荆门人只要不去人为地去破坏自然环境,在现有原物原貌的基础上花很少的钱便可以将荆门打造成国际旅游圣地,切不可建什么经台楼阁。如将圣境山民房稍加改建,或在以后的建筑中多一些楚居建筑即可。如果在象山艺苑林岚光阁前建一老子雕塑以供世人朝拜,老子这一人类智慧之星便不会流入他乡异土。将老子的道德精髓塑造成为人类千秋万代之魂灵,这不仅是老子其人其书的伟大,也是荆门人民对人类最伟大的贡献。 四、让荆门“道德”之乡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首先是要扩大宣传,让荆门人知道德、懂道德、讲道德,市老子与道家文化研究会编写的《楚简道德经》简明读本,已由国家民族出版社出版,可供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学生人手一册学习。二是在荆门、沙洋、钟祥、京山城区和乡镇显著地方悬挂楚简《道德经》,在党政机关悬挂有关国家领导人引用过的《道德经》中的治国理政、廉政的警世格言,让其成为人生道德诤言。三是在学校、机关单位设立道德讲堂,宣传道德精神。四是在荆楚理工学院政教学院设立老子道德学院,组织专人编写楚简老子道德教材,当前国内已有老子学院,但都不完善。五是立足荆门面向世界评选道德之城、道德之星。
|